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三百三十四章燧发枪即将出现

统计大明 第三百三十四章燧发枪即将出现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三百三十四章燧发枪即将出现

朱慈烺说的抽调人手,指的就是建设新的钢铁煤炭联合体,目前可供选择的有莱芜、邯郸、包头、鞍山、马鞍山、佛山等几处。

就今年的形式来说包头和鞍山可以剔除,即使能在前线建立钢铁厂,那里也没有足够的市场消化这些产品。

而莱芜跟邯郸又和永平重合,等于是自己跟自己争夺市场,所以朱慈烺初选之后打算在两个地方中选一个。

佛山不止出过黄飞鸿,也不止卖瓷砖,实际上从宋明开始这里就是重要的冶铁中心。

在焦炭没有普及之前,北方练出来的铁因为煤的品质问题含硫磷超标,不仅脆而且产量一直不高。

而佛山依靠岭南丰富的木材和竹子资源,采用竹炭木炭炼铁法,得到的铁质量上乘,远销大明各地和东南亚各国。

这里有成熟的产业工人,也有完善的市场,但是缺点也很明显,竹炭木炭炼铁形成的口碑,朱慈烺的高炉炼钢法未必有人买账。

在一个相比于马鞍山来说,岭南毕竟偏居一隅,不像马鞍山依托长江航运和京杭大运河可以迅速把货物销遍整个江南。

而且正应为有航运优势,其可以获得淮南淮北的煤矿,甚至湖北的煤矿的煤炭支持,不像佛山想要煤矿还需要从新勘探。

但是马鞍山没有基础,要想在那建新厂,那么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至少要经过大半年的建设才会看见产出,而想要形成产量至少需要一年以上。

朱慈烺倒是不急着下决定,目前永平矿那边还在攀产量的关键时期,朱慈烺怎么也要等永平的铁产量超过二十万吨,钢产量超过十万吨之后在筹划新厂。

之所以跟王富贵这么说,只是想督促他加快技术革新,建更多更大的炉子。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整天重复建设这种小高炉,水平连大炼钢时代的土高炉都不如。

当晚燧发枪研究组那边就传来好消息,弹簧钢达到基本要求,可以保证至少二百次回弹已经具备实用价值。

二百次回弹也就代表着二百发纸弹的寿命,跟火铳铳管也差不多了,现在火铳铳管也就二百发的寿命。

也就是说等弹簧废了之后,这支火铳基本上也就报废了。

二百发纸弹是多少呢?大明围歼建奴战役,新军四万人每人平均放了十二枪,而开封围歼流寇战役,新军平均每人发射了六发纸弹。

淡然极个别的战役热点地区,人均发射可能达到三十多发,甚至极个别人射出四十发纸弹。

不过那也就是极个别的现象而已,正常的情况下,一场中等烈度的战役人均发射纸弹不会超过二十发。

也就是火铳二百发的寿命足够新军打十多次建奴,一战要是能消灭两万,那要是枪干废了,那至少得打死三四十万建奴,建奴加一起加上蒙古附庸也没有这么多。

而且火铳生产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以现在大明的总产量可以保证每月两万到三万支火铳。

所以十五万新军火铳还没有干废新的火铳也就生产出来的。

燧发枪最后一个技术瓶颈打破,那么去年朱慈烺下发的新枪设计任务显然是东宫火器局胜利了。

至于工部和兵部那边根本就没啥新进展,那些官僚一开始劲头很足,但是随着财权被统计司收走之后,这个项目就没有人管了。

钱上面管的严了,这些人根本就没有兴趣帮别人申请资金,而负责研究的官僚在花光最后一笔预算之后。先后去兵部和工部托人帮他申请预算。

结果这个推给那个,那个推给这个,负责人一生气,自己去申请,统计司的钱又不是白拿的。

统计司让他上报研究进度,取得的成果,预计多久能完成,预计还要花多少钱。

他一看这些就傻眼了,虽然他号称善于营造,但是那只是号称,进度成果啥的,他根本不知道。

回去一问那些工匠也是一头雾水,那个要求他们觉得达不到,上面崔了他们就精心打造一把鸟铳凑数,说在努力还没有达到要求。

检查的官员一看,这武器挺新的,射击威力也像模像样,就鼓励几句,继续吃饭喝酒去了。

所以多久能完成,要花多少钱,鬼才知道。工部和兵部的联合研发就这样搁置了。

反正大明现在的新火铳新军用的也挺好,也没有人催他们,他们就领着工钱混日子呗。

至于內监的研究机构倒是一直在努力尝试,这些太监韧性十足,但是就是脑子不太灵光,一直没有啥进展。

也不能说全部没有进展,至少在至少火铳的过程中,他们还是有不少的发现的,加上他们內监有巧匠又有各国进贡和官员进贡的各种火铳样本。

所以两边的进度相似,都是卡在弹簧钢这一块,所以这个项目实际上就是东宫跟內监在争夺。

这个争夺其实大家都明白,不过是邀功的一个工具罢了,就像新式火铳一样,等燧发铳研究出来还不是内廷跟太子的工坊共同生产。

这样的氛围下,两边还时不时还有一些技术交流活动,这也是进度相似的一个重要原因。

朱慈烺第二天又把王富贵叫来:“你这个弹簧钢量产情况这么样?”

王富贵眼睛一亮:“成了么?回殿下,这个弹簧钢需要特殊的回火淬火工艺,所以量产的话每天一个匠人能生产三十片左右。”

朱慈烺估算了一下一人三十片,那么三十多个人生产这个就能供应火铳作坊的使用了。

朱慈烺满意的点点头:“很好,那你回去组织三到四十人专门生产这个,务必达到日产一千片的规模。”

王富贵有些为难:“太子殿下,这个能做弹簧钢的工匠现在只有一个,要是加快培训最少也要三个月到半年才能培养出三十个这样的工匠。所以殿下能不能宽限些时日?”

朱慈烺邹起眉头:“怎么会这么久?难道不能用一些熟练工匠专门学习这个技术么?不要从学徒里面找人,从铁匠里面找!”

喜欢统计大明请大家:统计大明笔下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