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五百三十二章黄明系大会

统计大明 第五百三十二章黄明系大会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五百三十二章黄明系大会

腊月二十日,朱慈烺在金陵皇宫太子东宫旁边的文华殿正殿举行了皇明系大会。

文华殿建成之初是太子关政之地。作为“太子视事之所”,“五行说”东方属木,色为绿,表示生长,故太子使用的宫殿屋顶覆绿色琉璃瓦。

一开始有人提议在奉天殿举行,朱慈烺觉得这有僭越之嫌,所以给否决了,后来又因为东宫正殿实在太小,有人就提议用文华殿举办。

文华殿一开始是天子便殿,后来朱元璋时太子太孙开始理事,所有就给太子用了给太子用了。

后来因为太子大都年幼,不能参与政事,嘉靖十五年仍改为皇帝便殿,后为明经筵之所,建筑随之改作黄琉璃瓦顶。金陵皇宫文华殿上的琉璃瓦也一起改为黄色。

朱慈烺考虑到以后自己在金陵这样大型的活动不少,东宫现在因为部门过多已经显得拥挤了,最后还是决定换瓦,然后启用文华殿,为此还特意跟崇祯请旨。

崇祯自然是答应了,换瓦之后,二十四司的办公地点就挪到了文华殿,而东宫就变成了东宫六典和皇明系商号的办公场地。

其实该处理的事情,前几天朱慈烺都挨个把他们叫到东宫处理过了,今天这个大会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大家宣布一下成绩,还有就是联络一下感情。

大家虽然都是太子系的,但是平时各忙各的很难聚在一起,不聚在一起,怎么能显示太子系的强大,怎么坚定这些人的信心,增强凝聚力呢。

这次大会采用的是分坐汇报的模式,也就是朱慈烺坐在正位,这些人分列左右两边,然后各设置椅子和小桌子。

桌子上摆着笔墨纸砚还有茶水,有点像后世的开会,不过后世开会发言稿什么的都是安排妥当然后复印装订之后大家拿着勾勾画画,简单记录一些东西就行了。

大明朝又没有复印打印,抄写无疑增加了泄露的风险,而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多数数据对他们都是没有用的。

与其浪费那人力,还不如提供笔墨纸砚让他们自己做会议记录,这样他们至少知道会上在讲什么。

坐定之后,谁要汇报就站起来,然后开始读,第一个站起来的就是皇明商贸,作为皇明系的第一挣钱产业,皇明商贸自然腰杆最硬。

皇明商贸今年表现不错,各种原有的大宗产品销售稳定,新兴的货物也都有亮眼的成绩。

今年销售最火爆的还是玻璃制品,其中小块玻璃窗是今年收益最高的产品。

因为技术限制,现在玻璃能生产的最大块也就是一尺长宽,不过这种玻璃用来装饰窗户完全够用了。

相比于纸糊窗户和薄纱窗,玻璃窗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透光挡风,高端大气上档次。

现在有钱人家,客厅的窗户要是没有换成玻璃窗,你都不好意思待客。

第二挣钱的是皮毛,得益于陈玄北进大量收购,还有九边地区的采购,今年皇明商号的皮毛生意赚了非常多。

尤其是明军开始穿皮鞋之后,大明也开始流行起皮靴,还有皮毛大氅和风衣。

今年西伯利亚狐皮大量到货,皇上赐予内阁大学士、六部主官和大明二品以上大员,没人一件狐皮风衣。

加上明军师级团级主官的礼服,一下子这种皮毛风衣大氅就流行起来了。

第三挣钱的就是食盐销售了,虽然这个生意做的只有半年,但是他们销售的大部分都是盐商的库存。

不愿本钱,卖了都是利润,那是卖多少赚多少,新的食盐销售模式,大量小商贩也开始买货,自然销量暴涨。

第四块……

说了一大堆之后,管事的终于总结,并且展望明年。

明年一些已经销量饱和的传统产业大明国内销售主要是维持稳定,而明年二月二大明第一届博览会,皇明商号可是重点商铺,相信一定能收获大量订单,生意更上一层楼。

第二个是梁天赐汇报皇明粮号的情况,相比皇明商贸注重挣钱为主,主要炫耀自己挣钱多少。

皇明粮号主要讲述的就是自己购粮多少,存粮多少,以及出售粮食转运粮食多少,还有就是给多少灾区送去了多少粮食。

还有就是明年的存粮计划,以及新的粮食运输通道,专用运粮船的订购等等事情。

第三个是皇明银行,如果说皇明商号是最赚钱的一个,那么皇明银行就是最有钱的一个。

居民储蓄存款净盈余一亿两,纸币发行保证金近亿两,黄金储备八百万两,然后皇明银行还承担着大明税收的转运拨付工作。

也就是说随时都有千万以上的常备税金在皇明银行的金库里存着。

王喜汇报完之后,屋里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导致屋内的温度都上升几度,当然这不是因为这些人把冷气吸光了。

而是因为他们没想到皇明银行竟然这么有钱,自己老板有钱,那自己的腰杆不也硬了么。

其实按照后世的规律最挣钱的生意肯定是开银行才对,不过因为存钱和贷款制度还不完善,所以皇明银行还并没有爆发。

未来可以预见,皇明银行必然超越皇明商号成为朱慈烺手里最赚钱的一个机构。

而且这些钱里面还有那个纸币准备金,这些钱其实都是皇明银行的利润,只不过现在大明刚刚稳定,朱慈烺还不敢动这笔钱。

现在货币改革铜币造币因为要收购旧币所以没有什么利润,但是银币等确是盈利的。

银币自然不是纯银的,纯银质地软,易变形磨损,所以银币中掺有十分之一的铜,百分之一的锡,是一种合金币。

但是在流通中,这样的银币一两可是跟白银一两等价的。

也就是说造币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利润,这个利润虽然不是暴利,但是它制造量上来之后,利润也不容小觑的。

所以明知道造铜币赔钱,朱慈烺还是力推货币改革,因为这件事不仅是好处多多,而且综合来算不会赔钱。

就算铜币现阶段是赔钱的,但是等民间杂币收完之后,再用新铜铸币,那么这个利润也达到了两成,以后将会是一条稳定的财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