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六百二十五章功自训战出,爵自开疆来

第六百二十五章功自训战出,爵自开疆来

崇祯终于开始接受朱慈烺搞军功爵:“那要是搞军功爵,大明的军功爵应该是怎么样的?”

朱慈烺自信的说道:“儿臣计划的大明军功爵制度一句话概括‘功自训战出,爵自开疆来’。

把功和爵分开,爵位分为镇字国公、定字州公、开字县公、县侯、万户侯、威字侯、征字伯、平字伯、开字伯、一等至三等子爵、一等至三等男爵、勋十六级。爵位可以继承,但是必须要每代降一等。

而所有爵位最后降低到勋爵之后,将不再降低,勋爵除了名位之外,将不再享受国家俸禄。

但是其每五年可以向皇家学院推荐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可以是他们家的爵位继承人,也可以是其他人。

勋爵为最低之爵位,除得爵之时封赏之外,帝国将不再承担其余的封赏和俸禄,但是所有勋爵都有每五年推荐一个学生到皇家学院学习的名额。

勋爵之上的爵位,则依照等级封赏俸禄等递增。

爵位必须由开疆拓土之功劳方能获得,没有开疆拓土则不获得爵位。只能获得功勋。

功勋分为将五等,校尉四等,尉卫四等,士四等,兵四等。共二十一级。

其中功勋除了跟功劳挂钩,还跟指挥的军级挂钩,但是爵位确不跟军级挂钩。

军队指挥作战之时,只根据功勋位来确定上下从属关系,爵位只能用于军队之外。

作战之时朝廷如果任命则按照朝廷任命划分从属,如果朝廷无任命,或者部队打散,失去指挥机关等等情况,下级功勋者必须服从上级功勋者指挥。

功勋位为终身制,但是确不能传下一代,功勋主要奖励相应的职位津贴和一次性奖励银钱,一般不奖赏土地等。

只有获得爵位,拥有开疆拓土的功劳才可以获得一定的土地奖励。

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因为土地不足而引起将来赏无可赏的局面。

而功勋位紧紧是作战或者训练演习优异时获得,且跟银钱挂钩,不继承,即能保证其进取之心,又不至于滥发。

而之所以在军中以功勋位定尊卑指挥而不是以爵位定,也是考虑到一些爵位继承人未必会有相应指挥才能。

军队自然要用专业人才,而功勋位最能代表其的才能,因为爵位可能来自祖宗余荫,但是功勋位一定是他们自己一刀一枪的拼出来的。”

崇祯听的有点挠头:“你这又是爵位,又是功勋位,还有相应的官职级别,是不是太复杂了?为何不化繁为简?”

朱慈烺嘿嘿一笑:“父皇,这样省钱啊!”

崇祯一愣:“省钱?”

朱慈烺点点头:“父皇您想,要是一个人立功了,我们既可以提升他的官职,也可以提升他的功勋位,还可以给予爵位,或者给予物资上的奖励。

只要四样给一样,这些士兵也就满足了,统一在一起,就不能搞这么多级别了。”

崇祯心里面盘算着:“但是你这好像并没有解决秦军功爵制度的弊端,若是各军为了获得爵位无休止的发动外战,大明不是一样要消耗国力?

然后就是各地战争时,怎么保证大明内部一直不会空虚?”

朱慈烺解释道:“因为大明有参谋部,制定作战计划,制定国家战略,不再是以一人之喜好,而是几十乃至数百人不停分析总结出最优解。

这样既能确保少数人头脑发热犯错,也能保证‘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情况发生。

至于无休止的发动外战,这主要有两个限制,一个是父皇的圣旨,只要父皇保持清醒头脑,自然就不用担心他们乱来。

第二个就是预算限制,大明每年的军费是提前计划好的,是有限的,不是像以前一样,想花多少就花多少。没有了加税,再上折子要。

而预算的编制也不是他们要多少给多少,预算是根据大明明年的收入,还有各种需求的平衡最后定下的数字。

所以大明的军队,想要发动战争,其战争规模和战争计划要父皇批准,还要受到预算限制。

这样就避免了这些人盲目打仗的发生。”

崇祯眯着眼睛,崇祯觉得,现在军队越改他越看不懂了,太子好像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大到他这个皇帝都觉得自己只是棋盘上的一颗棋子,而不再是棋手了。

其实在崇祯看来大明的军队制度已经足够完善了,完善到他这个皇帝想要插手军事都感觉无从下手。

参谋部里面一大帮子年轻军官,对他这个皇帝是毕恭毕敬,但是确没有一个是那种忠诚的唯命是从。

崇祯知道,人心是经不起试探的,一旦他开始试探,那么可能就会导致皇帝跟太子系的间隙。

在崇祯还没有研究明白这个制度的运行机制,没有找好插手的地方的时候,自己这个儿子又过来告诉自己‘制度还不完善,还要改革!’

崇祯心里是慌乱的,他还年轻,还没有到而立之年,满打满算他今年才二十八岁,他还不想退休。

就算按照大明皇帝的平均寿命四十岁左右来算他还能在干十多年呢。

但是现在明明大明内部安定江山稳固,他当皇帝都有种风雨飘摇的感觉。

儿子太优秀了,他这个皇帝当的不踏实啊!

有心不同意军改,但是想着太子热切的模样,在想想那些参谋们为了军改制定了详细的政策。

自己要是不同意,军队那边热切等待的人会不会很失望?军队会不会进一步离心离德?

朝堂上反对太子的呼声一波接着一波,反对穷兵黩武的人一个接着一个,这其实要是没有皇上的默许,怎么会这样?

可能崇祯自己都不知道的时候,那些善于揣摩圣意的人已经看出了皇上的心思。

但是很明显,这么多人跳出来,也没有压制住太子,甚至现在太子已经有脱离朝堂自成体系的趋势。

一旦人家不需要你,你就是在叫嚣也威胁不到别人。

崇祯神情复杂:“皇儿,你过完年之后还要北上么?”

朱慈烺奇怪的看了崇祯一眼,不是聊军功爵制度么?怎么又绕到北上的问题了?

朱慈烺拱拱手:“今后五年大明将会尽量减少战争,唯一的摩擦地点就在北疆了。

北疆既要建设又要和沙俄作战,而且这些战争动辄决定数百万里国土的归属,儿臣要是不去不放心,也不甘心。

再有就是去往美洲的道理也打通了,儿臣想连那边一起管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