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七百二十五章真正的科学

统计大明 第七百二十五章真正的科学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七百二十五章真正的科学

崇祯八年式和九年式研制的都很顺利,到了十年式的时候,大明的技术似乎遇到了瓶颈。

不仅建造进度成倍拉升,而且质量也不如人意,作为第一舰队的旗舰,到达马尼拉的时候就发生小型渗水事故十多次。

其中舰船设计不合理和需要改进的意见整理的三百多处。

朱慈烺也理解,毕竟八年式和九年式,是一种技术追赶,在欧洲经验和大明造船经验的结合下,前面两种船建造的都很顺利。

十年式是创新,即使是同时代的欧罗巴跟十年式一样大的战舰,也是欧罗巴最前沿科技。

大明不是没有造过这么大的船,而是没有造过这么大的战舰。

谁也没有料到炮口每增加一寸船身受到的力就会倍增,大明也不知道仅仅开炮的后坐力横摇系数能达到十度以上。

然后是钉子,船小的时候,钉子钉进去船就牢固了,但是船大了之后,船身来回摆动,加上火炮射击的震动,很容易钉子就崩掉了。

所以不得不使用铆接,然后发现铆接也不是那么容易,铆接头容易被海水腐蚀,三千多吨的大船,每上船台修一次都需要付出很大的时间和精力。

如果铆钉不能坚持一年,那么就不能在船上使用。

十年式还好,虽然是大明技术的瓶颈,追后它还是建成了,经过工匠的努力,也能量产了。

但是难产的十二年式,有可能要等到明年变成复兴二年式了。

这个是需要大明的造船技术整合之后再突破!所有的经验在这个大家伙身上都要打一个问号。

在科技没有更新的情况下,只能依靠工匠一次次的实验,确认每一个步骤和零件都没有问题。

例如船帆的厚度多少,面积多少,揽绳的粗细,船锚的稳固性,炮火的后坐力,甚至排水之后船底的水压等等。

这不仅仅是一艘船,这是对大明造船业的一次革新,在这个时代,再没有一种东西能代表一个国家的科技和工匠实力了。

而旗舰实际意义不大,但是它代表的是国力,依照后世武器使用的经验,最好的最先进的,数量可以少,但是不能买有。

当然实用性来说,还是能大量建造的,威力和造价平衡,正好合用才是舰队的主力。

十年式就扮演着旗舰的角色,他代表的是大明的国力和面子,把他开出去,其庞大的身躯,密密麻麻的炮管就是对敌人最大的威慑。

大明现在最划算的船是崇祯八年式,经过改进和让民间造船厂协助造船壳,这种船的建造成本已经降到最低。

而民间船厂通过对该船建造中新技术的吸收,也推动了自己的技术进步。

例如江南地区今年就出现了一种新福船,外型上模仿盖伦船,船帆上也是软硬兼具。

原本没有朱慈烺参与,西班牙已经开始没落,从这个时候开始,英荷之间的争端才是十七世纪后半程的核心矛盾。

也正是这个时候造船技术飞速发展,战列线战术开始日趋成熟,战列舰分级制度确立。

朱慈烺讨了个巧,大明先确立了分级制度,并且提出了战列线战术。

历史上风帆战列舰发展到顶峰的时候,曾经出现过一百三四十门四层炮窗排水量超过五千吨的巨兽。

但是英国用舰炮教给西班牙和法国一个道理,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一味求大,只能最后糗大了。

所以十二年式并不是什么多着急的事情,朱慈烺的打算是通过推动十年式的建造来促进大明造船业的进步。

如果十年式批量建造,那么九年式的成本一定会进一步降低。

等到跟西班牙开战的时候,十年式和九年式组成的主力舰队里,每个舰队有一艘到两艘更大的复兴二年式,正好比现在的第一舰队提升一个量级。

而再往后船只吨位的增加和新技术的应用,军舰建造就不再追求更多的火炮了,而是改为更大的火炮。

一直到铁甲舰时代,再到巨舰大炮时代,这是一个完整的技术演进过程。

回到船模室,朱慈烺看到了大明最新设计的是十二年式,本来已经定型的船又改,完全是因为上次的大琉球海战的功劳。

荷兰不愧海上马车夫的称号,仅仅十几条船无论是火力还是吨位上,都不如大明,但是他们单船的火力密度完全不弱于大明多出十几门炮的大船。

而且在船只灵活性上,船速上都有优势,要不是大明船多采用围殴的办法,大明还不一定能胜。

如果相同数量的大明战舰和荷兰战舰对战,那么输的铁定是大明战舰。

从这次海战中,大明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在船只灵活性和船速上进行了改进,不仅是十二年式进行了重新设计,包括八年九年和十年式都有相应的改进。

从船模上看,新十二式船身又被拉长,船首吸收了飞鱼级的成功经验采用了飞剪首方尾,为了使得船身重心更低,进一步消减了甲班上的建筑。

管事的介绍:“现在就等着新炮试制成功,新炮如果成功,新船的战斗力将会倍增。

管事说的新炮就是带有膛线的前膛炮,随着大明炼钢技术的日趋成熟,钢材质量进一步提高,钢炮已经开始逐步取代铸铁炮。

而海军这边,对于机动性没有那么高的要求,所以选择上更多,炮厂根据朱慈烺提出的米尼弹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式火炮,米尼弹加上膛线,其穿透力大增之后也使得开花弹变为了可能。

在开花爆炸弹出现以前,即使战列舰战列线对射,想要击沉对方的船只都是一种非常麻烦的事情。

哪怕到了十八世纪,跳梆战依旧是海战一个重要的科目。

直到开花爆炸弹出现,海战的方式才被彻底改写,炮战的结果不再是一方扛着一声洞洞回航,而是被轰碎轰沉。

所以大明需要开花弹,只有使用开花弹的战舰,才是真正的战列舰。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为了毁坏敌船,大明战列舰还要准备火箭弹和弩炮。

不过朱慈烺也仅仅知道原理,对于技术材料一窍不通,所以炮厂接到命令之后面对这种新式武器展开研发。

在新炮的技术参数和操作指南没有确定之前,战列舰也不能提前定型,万一炮位留的不对,装不下怎么办?万一炮窗太小怎么办?万一有什么新步骤,炮位没有预留操作位怎么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