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八百章京城走水

统计大明 第八百章京城走水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八百章京城走水

朱慈烺处置政事的主要手段是什么?你以为是先进的顶层设计?

其实并不是,他是靠锦衣卫,靠着‘锦衣恐怖’。

自从朱慈烺登基到现在,被正规司法程序处置的官员还不如锦衣卫抓的十分之一。

朱慈烺自然知道这不是好现象,但是确一直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军部会议结束之后,朱慈烺开始反思自己,大明的顶层构架到底正常么?如果其中一家独大,会不会威胁皇权?

首先内阁就算了,这东西已经被阉割了,不能插手军部,不能插手锦衣卫,甚至连财政权都被朱慈烺拆分了,内阁现在连统计部都不能掌控,谈个屁的威胁皇权!

军部?理论上,军部只是朱慈烺的参谋和辅助机构,参谋部虽然号称有调兵权,但是参谋部的所有调兵计划都要经过朱慈烺审阅批复然后用印才能发出。

是的,除了授权的战场战区指挥可以在自己职权范围内调动打仗,参谋部其余调兵都需要皇上批准,哪怕是一兵一卒都是。

从繁杂的政务中解脱出来之后,朱慈烺并没有在军事上偷懒,所以军部脱离掌控的可能性不大。

怕就怕这帮人再来什么下克上,不过这些人显然没有蠢到这个地步,他们也知道现在朱慈烺最忌讳这个,所以各种军中社团都取缔了,铁血会也被朱慈烺纳入自己的控制。

锦衣卫呢?李若琏可以说是跟随朱慈烺最久的一个,也是朱慈烺最放心的一个,做事有分寸,为人有进退,能出色的领会朱慈烺的意志,任务完成的漂漂亮亮。

但是就是这种放心才是最让人不放心的!

不过李若琏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现在锦衣卫的名声已经坏的发黑,这样黑的坏人造反,能成功才邪门了!

剩下的皇明商号系更不用说了,一群以太监为主的商业部门,怎么威胁皇权?

顶层设计没有问题,但是大明的底层基础确是混乱的。

朱慈烺在当太子的时候,就企图对底层进行改革,其中取消了官和吏之间的那道枷锁就是最大的改革。

这一条调动了吏员的积极性,而大明在快速扩张的情况下这一条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对,反正大家都有官当,而且官员一直处于不足的状态。

既然没有人的利益受损,那么自然反对的人就不多,而等大家都习惯之后,这种事情就变成理所当然了,就更不会有人反对了。

第二就是对衙役进行了权力增强,企图把他从原本的衙门系统独立出来。这个没啥说的,三权分立嘛,其实就是平衡之道。

县令的权力不能太大,否则这些人就会一手遮天。

第三就是加强了乡长里正的权限和责任,这么做的目的自然是终结皇权不下县,从后世来看,统治的触手越精细,那么国家也就越稳定。

第四就是财权的独立,因为当初大明的税收制度是地方留够自己的开销之后按照各部要求上缴。所以以前的独立税制并不纯粹。

改革之后,税收为税务部直管,而地方开销是由统计部拨付,不让地方县官参与收税,那么就能斩断其加税摊派的想法,至少解掉百姓身上的枷锁。

然后各部因为职能需要,开始在省、府、县等开设分级机构,进一步又摊薄了县令的权力。

不过这些改革最终还是没有摆脱县制的基本构架,尤其是各种权力被拆分之后,底层的县制不仅没有变得更清晰,反而更加混乱。

遇到好事一拥而上,都觉得自己应该管一管,遇到坏事相互推诿,觉得这事跟自己没有关系。

特别是这次旱灾,遇到分发粮食,一大帮人想帮忙,遇到去监视河工修路工程,这些人又觉得跟自己没有关系。

一开始的时候,朱慈烺安排下去这事,完全是皇明商号自己在运作,其余的衙门完全是在看热闹。

后来经过圣旨和内阁发文之后,明确了各部门在抗旱中的责任,并且抓了一大批不作为乱作为贪污等等官员,最后让下面知道了皇上和内阁的态度。

这样之后,底层各部门才开始运转起来。

不过如果内阁上下不能理清,这种乱以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如果再在关键时刻爆发,那么会造成什么恶劣的影响?

所以结束了军部会议之后,朱慈烺在之后的几天都参加内阁会议,厘清底层构架,确立各部们之间的分工协作。

同时制定各种预案,朱慈烺以前没有觉得这种预案有啥用,但是真的问题出现,有准备和临时抱佛脚确实有很大的区别。

至少不用下面的官员再不知道该怎么办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来。

名称什么的不用改变,改名字并不能解决问题,所以县令还是县令,衙役还是衙役,税吏还是税史。

不过改革之后,各部门的权力被限定,义务也被限定,如果遇到各种问题,各部门如何协调如何配合,谁担任什么样的角色都被详细列出。

等这一段忙完,元宵节也到了,朱慈烺登上皇城城墙,与民同乐,看着京城各处闪烁的灯光,还有提着灯笼的人群,朱慈烺逛街的心思又蠢蠢欲动。

不过元宵节就算了,这个时代,元宵节很容易走丢,偷小孩拐卖小孩更是多发。

要是他被拐卖了那就尴尬了。

突然东城的一处火光吸引了朱慈烺的注意,并不是什么烟火表演,而是走水了。

朱慈烺转身问一边的李若琏:“若是走水,都是谁负责灭火?”

李若琏拱手:“禀告陛下,皇宫的消防由禁卫军兼管。

而皇城之外原本由五城兵马指挥司负责京城火盗事宜。各城专门设有火兵或者火丁,这些人除了负责防御敌军火攻引起的火灾外还防范其他火患,常配备有水桶、藤斗、麻搭、竹梯、斧、锯、水龙等设备。

复兴历之后,军部接管所有五城兵马司职责,其中火兵并没有取消,只是转为预备役监管,由地方预备役组织专门进行训练。

而京城等大城市因为房屋密集,一旦火灾蔓延就会造成重大损失,所以除了预备役火兵之外,还有专职的火兵。”

两人聊天之时,那边出现了房倒屋塌的声音,这个朱慈烺并没有担心,这个时候,大家都醒着过元宵节呢,所以损失的只会是财物,这些倒塌应该是在设立隔火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