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八百一十一章大明战忽局

统计大明 第八百一十一章大明战忽局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八百一十一章大明战忽局

杨嗣昌的分析,让人挑不出毛病,这种一步一步的分析最后让人看到自己其实没路走的情况,让一众军官都沉默了。

老头也捋着胡子:“是啊,要是能谈判,谁还打仗呢!奥斯曼的路究竟在哪里呢?”

杨嗣昌自信的笑笑:“奥斯曼帝国,处在三洲交汇之地,环顾四面皆敌,各国都垂涎奥斯曼的路,想从这里路过,但是确不肯让让道路的拥有者得利。

北方是沙俄野蛮人南侵,东面是中亚的蒙古后裔和各种草原民族的西侵,西面是欧洲人欲除奥斯曼而后快,南面埃及人名为奥斯曼之臣实则早有异心。

在汉人的历史上,也有一个这样的国家,他们跟奥斯曼的情况几乎是一样的,你知道他们后来怎么样了?”

大家都被杨嗣昌提出的问题吸引了兴趣,一脸期待的看着杨嗣昌。

杨嗣昌显然也没有卖关子:“这个国家叫做秦,那时候大秦的东面是比他强大一倍的晋国,比他们强大的国家超过五个!北面是崛起的突厥人,也就是奥斯曼人的先祖,西面也是胡人遍地经常入侵秦国。

那时候秦国国都都几次被胡人攻破,那面则是崇山峻岭,如此四战之地,秦人一样横扫**,用了六代人的时间一统了华夏,以弱胜强,成为一个光耀千古的大一统王朝。

你们可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所有人都听得热血沸腾,不由的攥紧拳头,是啊!人家怎么做到的?为什么秦人能做得到,奥斯曼确做不到?

不可能,奥斯曼帝国一定也能做得到!

杨嗣昌成为了话题的中心,站在地图前指着地图说道:“奥斯曼有三大劣势,第一,四面受敌,第二地形多变而零散,第三土地多贫瘠不适合耕种。

当时的秦国也一样,土地贫瘠,地形狭长,四战之地不适合作战。

秦国首先兴修水利,改革农田水利增加粮食产量,积蓄力量的同时,先消灭周围的零星威胁,通过九次迁都,最后从西北偏远地区的一个小国成为争霸的主角。

面对大国争霸战争积极改变策略,大秦通过‘远交近攻’‘合纵连横’两项国家战略,先后灭掉六个当初比他们还强大的国家,成为华夏的大一统王朝。”

老年人很配合的问道:“何为远交近攻和合纵连横?”

杨嗣昌端起一碗茶,喝了一口:“远交近攻和合纵连横是一个整体,简单来说,就是交好远处的国家,孤立近处的敌人,破坏敌人的联盟,尽可能拉拢更多的盟友来对付你的敌人。

这样一来你们面对的敌人始终就是一个或者少量的几个,通过不断的远交近攻和合纵连横之策最终击败所有敌人。”

老年人感叹:“大明不愧是东方文明之国,如果我不是因为年龄太大,都想去大明去留学一番,去见识一下东方智慧。

各位,你们正直年轻,为什么不前往大明,去学习,去交流,去领略东方的智慧。”

其中一个青年突然忍不住问道:“如果让顾问先生来制定奥斯曼的战略,顾问先生认为应该怎么来强大我们的国家?”

杨嗣昌哈哈一笑:“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不正是强大奥斯曼帝国么?奥斯曼有三个劣势,但是换一种思路想,不正是三个优势么?

第一奥斯曼四面受敌,但是正是因为四面受敌,所有锻炼了强大的奥斯曼军队,他不听的打仗,所以士卒个个都是百战精锐。

第二地形多变而零散,这不仅让奥斯曼不方便,敌人不一样不方面么?广袤的国土,敌人不能通过一战或者两战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奥斯曼就可以有足够的时间休养生息。

第三土地贫瘠,正是因为奥斯曼的土地贫瘠,所以奥斯曼从上到下,从百姓到国君,都对富饶的土地充满渴望,人人好战敢战,这不是奥斯曼用于如此广袤土地的原因么?

现在奥斯曼帝国最缺什么?缺少的是一个把国力充分发挥,把所有的地盘串联并形成合力的道路。

这个道路既包括陆路,也包括海路,从奥斯曼的地图可以看出,海军是奥斯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奥斯曼强大的关键。

众位可以想象,如果奥斯曼失去了海洋,那么将会是一种局面?

而现在制约奥斯曼的是印度洋上的海军和地中海的海军相互独立,相互支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就导致奥斯曼必须同时建立两支海军,而作战的时候确只能用其中一支。

这就像是两个成年人打架,一个人打仗只能用一半的力气,只能用一只手,那么这样岂不是要吃很大的亏?

正因为这样奥斯曼在地中海海军虽然屡屡建立优势,但是确一直没有消灭敌人,导致敌人一次次的卷土重来。

那么一切的关键在哪里?什么方法能让奥斯曼的海军形成合力?打仗的时候不再自缚双手?”

这样一引导,这些人都想到了,这不就是苏伊士运河么?当初开挖苏伊士运河的时候,杨嗣昌就说过这个优势。

现在旧观念重新再讲,大家都不得不承认,谁也看不出大明这样做对奥斯曼的坏处,大明因为自己的战略形成了一套学说,不断的提醒奥斯曼人苏伊士运河有多重要。

虽然是新瓶装旧酒,但是确没有一个人反驳,苏伊士运河修通好处都是看的见的,不管是军事还是经济,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其中一个军官担心的说道:“可是最近那些埃及人捣乱的很多,很多人都担心会威胁运河工程的安全,将来就算运河修成,如果这些威胁不解除,运河也不会安全。”

杨嗣昌自信的微笑着:“这些捣乱的人是谁支持的?是不是那些西方的欧罗巴国家?

他们为什么要不遗余力的支持这些人捣乱?这不正好证明了这里他们也知道很重要么?

既然是敌人都在意的并且极力反对的事情,你们有什么理由不积极去做呢?

自己人支持你做的不一定是对的,但是敌人害怕你办成的事情,那肯定是对你最有利的。

不过我认为这是好事,现在动乱,这不正好是给你们提醒,让你们有充足的时间,做好准备处理这件事情。

如果欧罗巴选择隐忍,在战争的关键时刻才鼓动这些人破坏运河,那才是对奥斯曼伤害最大的,不是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