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八百二十八章拍卖会开始

统计大明 第八百二十八章拍卖会开始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八百二十八章拍卖会开始

二月二龙抬头,朱慈烺一早就出现在博览会门口,虽然朱慈烺觉得自己来的已经很早,不过依旧有不少百姓连夜就过来了,等在门口。

朱慈烺看着大家期待的眼神微微一笑:“开市吧!”

下面铜锣响起:“吉时已到,开市!”

安保人员迅速放开闸门,百姓鱼贯而入,上次松江府为了限流又是收费又是减慢速度,最后才堪堪挡住热情的人流。

天津可不怕这个,百万以上的接待能力,就算天津城的人全来了也没有任何问题!因为到目前为止天津人口才刚刚突破六十万而已。

当然除了城内的百姓,包括周围的永平、京城、往南的沧州等地都有不少百姓前来看热闹。

除了百姓这里更是万商云集。

开市刚五分钟,喜报就传来,已经突破五百万两的交易量!

十分钟不到就突破一千万两,随着铜锣响,喜报传四方,商人的热情再次被激发。

朱慈烺知道这些人为了促成这种繁荣提前已经联系好了很多商户要在第一时间完成交易。

看到宣传效果不错,朱慈烺也没有打算追究这个事情。朱慈烺一直待了一个小时,人流流入达到最高峰。

下面的人欣喜的汇报着:“截止五分钟以前,入博览会的人次已经突破六十万人,超过天津城的总人口。

这次活动真的可谓是万人空巷,空前壮举!”

朱慈烺看着人流感觉有一种过年逛庙会的感觉,看到一切运行顺畅,他也就放心了。

另一边的打拍卖场,一个时辰前,参与的商会就开始陆续入场,因为检查程序非常繁琐,所以这些人提前进场,然后坐在那等着。

今天在座的都是最有头有脸的商人了,不过一个个到了会场都是正襟危坐,连说话都格外小声。

朱慈烺虽然提升了商人地位,但是全大明都知道,皇上最关心的人还是军人,最感兴趣的事情还是打仗。

连内阁部长想见皇上一面都难,这些商人更是别想。

所以这种难得的能见到皇上的场合,回去足够吹一辈子的盛事,没有人不小心应对。

其实来之前,这些人都接受了为期七天的礼仪训练,包括入场、出场、问答、行礼、餐饮、谢恩等等一大堆礼仪。

没有人觉得没有必要,经管大多数知道他们未必有机会跟皇上说一句话。

李若琏悄悄的跟朱慈烺说:“陛下,那边已经准备好了。”

朱慈烺点点头:“那就走吧!”

登上马车绕过专门准备的道路,不到一刻钟就来到了拍卖场,整个建筑呈一个圆形,跟天坛样式相仿,比起方形建筑,其内部更加的显得广阔,而且上面分层开天窗等等比起方形建筑更方便。

朱慈烺到来,其他人自然要躬身行大礼,按照道理来说,这些商人是要行跪礼的,不过朱慈烺觉得没有必要就给否决了。

朱慈烺登台,喊了一声免礼,赐坐,一众人谢恩之后才坐定。

原本楼上还有雅间和儿臣礼台的,不过皇上来了,你们谁还敢比皇上高不成?皇上再上面站着你在雅间里看?你是想造反吧?

再说二三百个参加的商会,也用不到这么多位置,这个可以容纳两三千人的拍卖场这次仅仅坐了一千人不到。

朱慈烺看看四周的商人:“朕登基以来,大明商业持续繁荣,从崇祯八年的时候,每年商税不足百万两到去年一年商税近两亿两。

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离不开在座的各位的支持,大明今天的强盛,有你们一份功劳。

曾有人说,商人就是囤积居奇,就是低买高卖,不事生产,于国无益,不应该支持,应该打击。

朕不这么看!朕觉得士农工商,为何不是士农工,三民而是四民?历代既然觉得商人不好为何没有消灭商人?

因为商人是有用的,是大明百姓的一份子,更是总要的组成部分!

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商人调运物资,百姓所缺由商人转运,才能获得。

若是没有商人,你种地缺一把锄头,自己去上山开矿,去烧煤炼碳,去自己打铁最后终于获得一把锄头。

一个书生想要写字,首先要去野地抓黄鼠狼,去竹林寻找竹竿,制作毛笔,然后用松木熏制墨锭,再用木麻秸秆造纸。

等你东西造好,田也慌了,读书也耽误了?

所以没有商人不行!但是为什么商人这么重要确被全社会憎恶,被上下不喜呢?

就拿这次旱灾来说,明明百姓已经很困难,有些人宁愿家里的粮食发霉发臭,喂了老鼠都不肯低价卖给百姓,就等着涨价了赚钱。

有些商人以次充好,欺诈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赚那些黑心钱。

还有些人压榨百姓劳工,恨不得别人日夜不停的为他劳作挣钱。

更有些人一毛不拔,偷税漏税,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应当,钱都是自己赚的,朝廷收税就是扒皮喝血!

你们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

当然朕相信在座的大多数商人都是好的,今天我们首先要表扬的就是在这次旱灾中表现最好的三家商会。

胶州商会、泉州商会,金陵商会。三个商会不畏万里之远,不畏风浪之急,从海外运回粮食,八百万石,七百万石,六百五十万石。

靠着三家的努力大明有超过五百万百姓因此活命,为了奖励他们的功绩,朕决定新的一次外贸许可证评定,首先给三家颁发。”

胶州商会靠着离高丽和倭六国近的机会,主要从七国收集粮食,加上从辽东等地的垦殖公司高价购粮,还有新大陆地区的西班牙等地收购夺得了这次运粮的第一名。

算是黑马中的黑马,不过他们每石粮食的代价超过三两银子,但是卖给朝廷只获得了二两,也就是说八百万石粮食他们不仅没有赚钱还亏了近千万两。

很多人都觉得他们傻,其实也是有苦难言,胶州商会不被陛下说喜,准确来说是孔家不被皇上所喜,所以胶州商会只能花钱买乖。

要知道按照惯例,新皇登基,为了表示自己重视文教,一般都会对孔家进行封赏,孔家的爵位已经封无可封,所以后来的皇帝一般都以封赏土地为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