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八百三十五章

统计大明 第八百三十五章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八百三十五章

除了看炮台之外,朱慈烺还是为了看一看这里的要塞炮,这里的大炮可是代表了大明大炮铸造的最高水平!

登上炮台高处,整个天津码头港口区域全都尽收眼底,下面繁忙的人群,来来往往的船只,杂乱而有序的往来。

尤其是那些外国船只,全都把大炮盖上炮衣,垂下炮口,悬挂着交易旗入港。

这个工程为什么这个时候完工,就是让这些外国人看看,大明的京师固若金汤,让他们知道,大明的强大和不可战胜!

巨大的炮口,雄壮的军威,繁华的城市,尽显天朝气度。

看着这个炮台朱慈烺感慨万千,清末的时候,列强多少次从这里打进京城,英法联军,倭寇还有八国联军,这里见证了多少华夏的屈辱。

这样一个地方明明朱慈烺紧紧五年的努力就可以把这里变得固若金汤,为什么满清用了五年都没有做到?

朱慈烺看看一边的炮台驻守旅旅长:“你是第一期炮兵学院吧?我记得你叫宋志成?”

旅长敬礼:“是,感谢陛下还记得!”

朱慈烺拍拍他的肩膀:“干的不错,炮台还有什么不足么?对工程还满意么?你觉得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么?”

宋志成高声说道:“满意!报告陛下,臣觉得还可以加上横江铁索,防止有人急袭码头区域。”

朱慈烺看看码头来往的船只:“铁索横江?有必要么?大明再次驻扎了这多军舰,要是再被人偷袭了码头,那要海军还有何用?”

宋志成高声说道:“禀告陛下,天津海防空虚,根本没有多少军舰再次驻扎,这里只有海军学院试验新舰。

混编第一和第二舰队的时候,已经把海军舰船抽调的差不多了,去年和今年又有维护粮道的任务,海军很多舰船都去护航。

天津炮台虽然固若金汤,但是天津并没有足够的军舰驻守。

这次陛下成立第三舰队,也要调往印度洋,如果敌人突袭天津港口我等必定死战,但是设置横江铁索可保万无一失。”

朱慈烺摸摸鼻子:“海军已经到了没有军舰守卫渤海的地步了么?”

李通看了看宋志成尴尬的说道:“回禀陛下,军舰确实少,但是没有到防御不住的地步,宋旅长应该是担心海军发展,忧心忡忡,所以心情急切了些。”

宋志成在一边奇怪,这些话不是李通让他说的么?不是之前都说好了么,让他提一提海军舰船不足,鼓动皇上启动造舰计划么?

怎么现在就自己说话,李通反而一副不知情的样子,是不是自己说错话了?

看着李通朝自己使眼色,他一下子明白了,应该是时机不对。

李通接着解释道:“渤海防御体系是以天津、金州和威海卫三个要塞为支点,以庙岛群岛为链条的一个综合防御体系。

海军舰队主要巡游庙岛群岛地区,所以天津的军舰就少了一些。

这不是考虑到第三舰队还没有调防么,等到第三舰队调防之后,这边会派其他军舰驻防,天津防御一定不会出现问题。”

朱慈烺没有深究此事,看了看这些大炮,海防大炮并不是一个炮筒子伸出城墙垛子就行了,这是一个体系。

既然是一个永固性工事,所以整个炮台上的重要炮位都有厚厚的水泥和花岗石墙,大炮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炮筒,他是有跑车,有绞盘,有高低机的一个复杂东西。

复杂到朱慈烺一眼都看不出有些零件是干嘛用的。

参观完炮台,接着又去天津军港检阅第三舰队,第三舰队是最近半年内下水的军舰组成的舰队。

因为大规模消减了造舰计划,所以这些船普遍都是三等战列舰和飞鱼炮舰。

飞鱼炮舰就是在崇祯八年式加上飞鱼快船的基础上综合两者的有点发展来的一种新型军舰,在保证速度足够快的前提下,火力有不会降低很多。

尤其是把当年的熟铁炮和青铜炮改为现在的钢炮之后,火力上增加了,总量上降低了,省下来的吨位对重点部位进行了加固。

大明海战经验确实不足,直到去年才有人提出来,对海军军舰重点部位加固的概念,也是没有吃过弹药殉爆的亏。

前面虽然跟荷兰人交过手,但是荷兰人也没有实力击沉大明的军舰。

所以海军战舰采用的还是全部都一样厚薄的船壳。

不过随着欧洲新造船理念的陆路翻译运回,大明吸收了这些先进知识之后开始补齐自己的短板。

军舰设计上正在进行新一轮的革新。

朱慈烺也是把这事抛在脑后,能记住船的外贸就不错了,一些细节的东西,以也不能指望他后世看几张图片就能记住不是。

舰队停泊在港口,朱慈烺登上其中一条,海军整齐的站在甲板上列队欢迎。

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脸,年轻又阳光,这些人都是海军学校毕业,大明海军人才急缺,这些学生有些还是在实习阶段就被迫进行远航!

莫卧儿帝国那边,正在集结他们的舰队,正在建造新的战舰,一副要在海上跟大明决一死战的模样。

大明不能使用添油战术,不能等下去,必须一举击溃对方的海军,击毁他们所有的造船厂和造船设施。

否则大明迎来的将是灾难性后果,莫卧儿太大了,他们三角形的半岛延伸进大洋,到处都是海岸线。

大明如果陷入添油战术

在19世纪,强制种痘已经在西方国家展开,而医疗卫生设备也在这些地方普及开来,西方国家人口增长速度也不断上升。英国的人口更是每五十年便翻一番。1801年,英国有830万人;在1901年,人口增加到3,050万人;而在2006年,则有超过六千万人。美国的人口也从1800年的530万增长到1920年的1.06亿。在2010年,美国已经有超过3.07亿人。

二十世纪初和中叶的苏联人口经历了较大起伏。由于持续不断的战争,截止到1945年二战结束,苏联丧失了约九千万人。随后苏联的人口平稳增长,但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人口又陷入停滞。2012年俄罗斯有1.43亿,比1991年的1.48亿有所减少,如果人口发展形势不变,到了2050年,更会降到1.07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世界进入相对和平的时期,科技、医疗水平持续改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十分迅速。这些国家主要来自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以中国为例,1850年的清朝约有4.3亿人,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有5.8亿人。尽管战争不断,一百多年间人口还是增长了1.5亿。从五十年代起,中国的人口也迅猛增长,1982年人口普查显示中国人口超过十亿;现今,中国有超过13亿人口,庞大的人口数迫使中国政府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以减缓人口增长。世界第二多人口的印度在1750年约有1.25亿人,1941年达到3.89亿;而当前印度已经有超过12亿人口。印尼爪哇地区的人口从1815年的五百万人升到当前的1.3亿人。墨西哥的人口从1900年的1,300万增长到2009年的1.12亿。非洲的肯尼亚人口也从1920年的290万增长到当前超过3,700万。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许多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