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八百四十六章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统计大明 第八百四十六章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八百四十六章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朱慈烺示意了一下:“把消息送到军部,让他们制定合理的办法!”

朱慈烺可是皇帝,遇到棘手的问题都自己想办法,那还养一大帮子人干嘛?吃闲饭么?

果然下午李通就带着参谋部计划过来了,朱慈烺看了一眼之后皱起眉头:“召开军部作战会议!曹文诏在不在?让他也参加,定在明早吧!”

李通心里一阵失望,看来这一战的总指挥可能就是曹文诏了,没办法,人家是陛下东宫旧臣,大明目前骑兵作战指挥能力的第一人。

李通躬身回到:“曹将军应该在张家口,如果等他,这个会议最好大后天再召开。”

朱慈烺把计划递回去:“那就回去好好完善计划,这一战要求快、准、狠,等会议讨论通过,立刻进入准备阶段。

你要提前把计划做的详细,别一天到晚被人说参谋部是吃干饭的就会纸上谈兵!”

李通笑着回复:“无所谓,他们是不懂,如果不是旱灾,参谋部的几个大计划早就展开,哪还轮到这些跳梁小丑张狂!”

李通开心是因为,按照皇上的意思,这一仗估计要打了,现在进入准备阶段,只要准格尔那边稍有异动,大明这边就会迅速出手。

不管准格尔怎么操作,大明至少不会输。

最近报纸上掀起一股讨伐军部和参谋部的声音,在北疆失地,在新大陆无作为,在莫卧儿帝国那边完全依靠藩国兵力维持。

不少人表示大明花这么多钱养兵,结果军队这一两年屁事没干,别说开疆拓土了,北疆原本已经进取中西伯利亚的有利形势,现在都变成连鄂毕河都守不住,经常有垦殖公司被骚扰。

新大陆那边也是,只要出现欧洲人的地方大明军队就立刻停止前进,一枪不放就把土地拱手相让,一副见外国人就怕的奴才模样。

这无疑引起了百姓极大的不满,大家辛辛苦苦养兵,前几年新军百战百胜,每年都会有大量土地入账,虽然看的到摸不到,但是新土地带来的新物产普通百姓每年都有享受。

但是这两年,大家饿着肚子养兵,结果士兵屁都没有打回来,不少人指责是新军堕落了,还是参谋部都是一帮蠢虫,制定的计划有问题。

朱慈烺自然是知道内情的,命令就是他下的,但是他绝对是不会站出来给军部背锅的。

其实军部这两年怎么没有建树了,打下红河平原,扫平柬埔寨叛乱,拿下恒河三角洲,这些重大胜利都足以载入史册!

可能是百姓现在眼眶变高了,这种拓土千里的功绩大家都看不上了!

其实土地大小并不是决定功劳的唯一要素,例如现阶段一个红河平原能给大明带来的收益比起整个南大陆都多。

当然占领南大陆和北疆这些地方是赌将来,红河平原这样的地方是赌现在。

李通也不担心,他们又不是报纸吵吵几句就要下台,军部归皇上直管,所以他们只需要对皇上负责就行,至于那些百姓的指责,李通不仅不生气,还很开心。

因为他这是替皇上背黑锅,皇上知道,皇上下的命令,百姓叫嚣的越狠,军部越委屈不吭声,皇上再思想上就会越偏向军部。

李通回去完善计划,飞鸽快传招曹文诏进京。

曹文诏之所以在张家口,是因为大明骑兵学院就设立在张家口,这里原本是骑兵第一师的驻地,所以设立骑兵学院方便教学和实战演练。

不过最近骑兵第一师一直驻扎在河南,镇压中原可能出现的叛乱,所以曹文诏作为骑兵学院的院长一直就在张家口教学。

受到召唤之后,曹文诏非常激动,扔了书本就快马进京,前几日有人还笑话他‘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作为皇上当年还是太子的时候的嫡系,曹变蛟的叔父,他原本应该是心腹中的心腹,但是自从曹变蛟担任骑兵第一师的师长之后,曹文诏就被‘升任’了教书先生,骑兵学院的院长。

看着是升迁,不少人觉得这是被雪藏了,曹文诏也是有苦说不出,作为将军谁愿意老死于林泉,谁不想跨马出征,在疆场搏一个封妻荫子的万户侯!

但是曹家受皇恩太重,不仅自己是将军,自己的侄子曹变蛟也是将军,而且曹家还有八个子侄辈的在军中担任校官以上的职务。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曹家现在就是复兴朝最大的将门世家。

作为曹家家主,被雪藏被打压那是必然的,是选着自己发光发热赖着权利不走,还是给子孙留条路,让曹家不至于成为别人的眼中钉。

显然曹文诏选择了后者,从这三年的形式来看,师长已经是大明带兵的最高军衔,再升一级,那么你只能选择要么去四总部,要么就去军校教书。

除非有重大战事,需要几个师以上的军队协同作战,才会临时成立战区,这些师以上的将军被临时任命为军长等官职,指挥打仗。

就像周遇吉一样,周遇吉也跨过了这个槛,他现在因为一直在莫卧儿指挥作战,一旦他回到大明,那也是进入参谋部或者教书的命。

曹文诏激动的原因就在这,让他到军部开会,他都多久没有去京城了,开会肯定是重要会议了!

作为军人的直觉,曹文诏觉得这是他被大用的征兆,所以放下书本,牵着仆人准备的快马就朝京城飞奔。

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

军部要求他两天赶到,所以中途都是驿站快马一路狂奔,从张家口到京城四百里,每五十里换马一次,一次携带两匹马替换,曹文诏只用了一天一夜就赶到了京城。

朱慈烺听到消息之后有些无语,四五十岁的人了,还当自己是小青年呢!骑马一天一夜跑四百里,你这是干啥?证明自己没有老么?

曹文诏还真就是这个意思,当他先去参谋部交令,然后回府半夜叩开京城曹家大门的时候,整个曹家都被他惊呆了。

大明新军规定,各级主官不得擅自离开驻地,被征调时要在到达的第一时间交令,确认抵达。

曹文诏回到府邸打听,全府上下也没有人知道最近有啥大事发生,就是报纸上一直在说军部北疆战事不利丧师失地,曹文诏怀疑莫不是要他统管北疆战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