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九百三十章修路?

统计大明 第九百三十章修路?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九百三十章修路?

大规模推广经济作物,既能增加当地百姓收入,又能使得他们跟大明内地联系更加紧密。

最关键的是,西南本来土地就少,多种一亩经济作物,那么就少一块地种植粮食。

当西南的粮食都需要从外面购买供应的时候,你说你想造反?你怕是想饿死吧!

现在的西南,道路还在延伸,山高峰险,开山修路难度大,难度大不代表修不了,反正只要慢慢来,实在不行就上炸药呗。

这个时代有没有啥环保卫士,这个山不好绕?那就炸塌,操作的好,直接能炸出一个路来。

几条方略并行,有急有缓,全部都是阳谋,即使土司们有聪明的发现了问题,那又如何,耽误人家挣钱?不用朱慈烺动手有的是人指责!

再加上朱慈烺还掌握着宣传喉舌呢!请一批专家教授给这些偏远地区上脱贫课,让他们论证一下山区脱贫靠种粮食是完成不了的。

到时候大家形成这样的观念,谁还管你不种粮食影响你的造反大计?

朱慈烺用阳谋办事,那些土司想搞上不了台面的阴谋诡计,到时候就可以重点打击。

一旦计划实现,这些土司就变成要人没人,要粮食没粮食,下面的百姓有吃有喝生活的还不错,你说你造反?谁跟你玩,我们开开心心的过日子不舒服么!

放下西南的奏报,继续翻看下一个。

海军申请新一波的打击海盗行动,这两年因为大明主力舰队一直都在莫卧儿驻扎,导致对个海域的控制力下降,不少海盗势力又开始死灰复燃。

尤其是那些西方的海盗,仗着自己船上有火炮经常抢劫路过的海船。

对于大明海贸影响还一般,因为大明实行的是外贸许可证制度,能参与海贸的都是商会级的大势力,一次出港的船只少则七八艘,多的时候几十上百都正常。

这样的船队多少都有自保之力,甚至重要货物都会邀请大明海军护航。

再加上抢劫大明商船后果很严重,大明海军能全球范围内通缉!大明锦衣卫的情报能力实在太强了,除非不想出海混了。

或者你把人杀光,抢来的东西自己用或者丢掉,只要你敢销赃,大明锦衣卫就能查到。

虽然海盗对大明商船抢劫的少,不过各藩国的船这两年可没少出事,尤其是今年情况更是愈演愈烈。

不少藩国都朝理藩院上奏了,所以参谋部想搞一次大行动,清缴一波海盗。

朱慈烺考虑了一会,签字同意了,这个东西就像是严打一样,你一下子禁绝很难,你严格了他就少一点,一旦你松懈,他立马死灰复燃。

只有这样过一段时间扫一遍,才能维持海运的安定。

打击海盗也算练兵了,大明海军成立的时间还短,正需要不断打仗提高素质。

下一个是内阁报送的,交通部想要修一条从天津港到京城的水泥路。

经过这几年的实验论证,水泥在修建桥梁、房屋、堡垒等方面都变现出了自己的优势,天津港口码头工程和博览会工程中大量使用的水泥使得大家终于看到水泥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

以前还没有人想过用这玩意修路,因为代价太大,石头破碎要么是人力,要么就是水力,这种破碎效率想要支持修建一条水泥路,那估计要集合全大明的水泥产量。

这个价格内阁都付不起。

现在不一样了,蒸汽机发明之后蒸汽碎石机就已经提上日程,蒸汽碎石机加上蒸汽磨粉机联合作业,使得大明的水泥产量已经翻了十倍有余。

尤其是明年旱灾过去之后,那些本来要调拨到抗旱工程的蒸汽机估计都会改回工厂,新的蒸汽机制造厂也已经竣工。

可以预见明年的水泥产量又是数倍的增长,有了足够的水泥,内阁就敢干大事了。

后世证明水泥路这种易断裂变形的材料不适合修路,大型载重车辆几年就能把道路压坏。

不过大明又不一样,大明没有那么重的载重车,即使双马的四轮车,载重也不过三四吨左右而已。

既然不怕路面被压坏,那么平坦的水泥路就成为了优质的修路材料。

后世水泥路之后,是下层三合土,中间水泥地基上面再铺上沥青石子的道理。

大明现在蒸馏塔技术已经掌握,不过各种汽油煤油重油的混合物利用渠道有限,总不能为了分离出沥青就把其它东西丢掉吧?

不丢掉存在哪?不说这里面有易挥发的,就是不挥发,不考虑密封,那一个个木桶或者铁桶那都要钱造不是。

本来沥青是炼油的副产品,你为了获得副产品把正品扔了,这怎么说都是败家行为。

在沥青石子路无法普及的时候,这种水泥路就成为了最优解。

反正这个是内阁出钱,交通部也是知道京津交通目前是大明最繁忙的,能提高这个路断的效率那么对于大明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而且内阁还非常风骚的提出了建立收费站,也就是说用他的路要交费。

这条路要从京津原有道路旁边走,你愿意掏钱就走好路快走,你要是不愿意也可以走原来的路。

朱慈烺看来看去,怎么都觉得这不就是告诉公路么?

原本打算批准的比又放下了,高速公路收费,内阁这个想法有点风骚,果然这种事情并不是凭空出现的灵光一闪,哪怕到了大明这种收费道理模式也并不是独创。

同意吧,这可不是啥好事,修路本来就是方面百姓的,你方便百姓还要收钱就过分了!

不同意吧,修一条路要花那么多钱,要是没有回本的办法,内阁能有多少钱?一年能修几条路?

所以同意,以后各地修路效仿,大家看到有利可图,纷纷拿钱修路,大明的水泥路会很快延伸,基建速度会大大加快。

不过将来百姓肯定会抱怨。

不同意,基建速度慢,即使有计划的出钱修路,内阁至少也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筹够钱完善大明的路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