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九百三十五章我真没有垄断

统计大明 第九百三十五章我真没有垄断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九百三十五章我真没有垄断

第十二赚钱的是皇明垦殖公司的股份获利,大明目前两百多个卫所改制的垦殖公司都有皇家的股份。

这些卫所发展的好的,一年挣几百万都有,发展的不好的,光种地一年也有几十万两白银的收入。

皇家在这些产业里占股百分之二十,有的更多,所以现在每月能给朱慈烺提供一百二十万两的收入。

而且随着这些垦殖公司的发展壮大,他们的赚钱能力也越来越强朱慈烺分到的也越来越多。

坐享分红,这个总不至于也算掠夺民财吧?

第十三位的是皇家造币厂,造币不是印刷纸币,印刷纸币是不挣钱的,但是大明的铜币银币和金币都是采用合金铸造,铜币含铜百分之七十,银币含银百分之八十,金币含黄金百分之九十。

加入其他金属是为了增加它的耐磨性,不过也变相的赚钱了,不过在纸币成为主流的大明这些金属货币只是一些辅币。

大明从国外购买铜锭加上国外购买大明货物兑换的经营还有从民间回收的铜币金银等进行重熔重铸。

每个月能给大明带来一百一十万两的收入。

原本皇明银行应该是大明最赚钱的行业,但是今年的盈利能力确只排在第十四名。

原因就是大量的贷款都被朱慈烺或者内阁给贷走了,

旱灾的持续让朱慈烺不得不大量的搞工程建设来促进就业和百姓增收,这钱原本是没有的。

朱慈烺只能从皇明银行借贷,不仅借贷还是超额借贷,贷款数甚至超过皇明银行的货币总量。

就算皇明银行不给朱慈烺加利息,但百姓存款利息重要兑付的。

好在皇明银行前期借给垦殖公司和各商会不少钱,现在吃利息之后竟然还有一部分盈余。

上个月皇明银行实现盈利九十万两。

皇明银行不存在垄断,现在获得外贸许可证的商会都有银行,没有获得外贸许可证的也有不少也成立了银行。

再说银行这个行业也不是全民参与的项目,开不开放对百姓也没有啥影响。

第十五名是皇明捕鲸。

这个就不用说了皇家垄断,从捕杀到销售一条龙全都是皇明商号体系自己完成。

现在之所以盈利这么少正是因为他们在大量的订购捕鲸船和培训新的船员。

即使挥洒下去那么多的订单养活那么多的人手,其每月也能盈利八十五万两。

这个倒是可以考虑开放,不过考虑的鲸鱼种群繁衍等问题,捕捞可以不能过度捕捞。

可以给这些商人发放捕鲸许可证,限定他们每年的捕鲸数量。

找了十五个行业之后朱慈烺终于发现一个可以分享的行业,主要是皇明商号自己有点吃不下了,机器大生产继续推进对于润滑油的需求越来越多。

在石油中提炼润滑油的技术还没有研制出来的时候,鲸鱼鱼油是目前最好的润滑油。

当皇明捕鲸提供不了足够的货的时候,只有依靠民间捕鲸力量来提供支持。

现在远洋捕鱼业还没有兴起,不过近海捕鱼业,尤其是东南、南海、黄海、海参崴外海这些地方的渔场确有很多大型渔船光顾。

海运和捕鱼业是培养百姓海洋意识,为将来的海军提供优质兵员的大事,让越来越多的人从海洋获利将来大家才能离不开海洋。

第十六位的是皇明食品,皇明食品一直存在很低,但是和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

例如百姓日常吃的罐头、咸肉、腊肉、熏肉、火锅底料等等这些。

这样一个存在感很低的行业因为旱灾这几年的快速开发,现在一个月也能提供八十多万两的收入。

其最厉害的是前年,一年售出了几千万两白银的肉食,这两年灾情缓解大规模的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减少了,所以他们的收入也下降了。

现在他的收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过自己捕杀野生动物加工,一部分是通过购买加工。

再加上水果罐头这些,收入一直不错。

这个不存在竞争,实际上不少百姓、商会、垦殖公司甚至赏金猎人也在做这些生意,民以食为天,垄断粮食本身朱慈烺从来就没有考虑过。

第十七位的是制糖业,皇明糖业只生产白糖,仅仅靠着白糖产业皇明商号每年就能盈利千万两白银以上。

之所以上个月才盈利八十万两,那是因为这不是没有过年么,过年了糖的销量一定会暴涨。

这个更不存在垄断一说,目前大明每年的糖销量实际上是超过食盐的,盐不可以多吃,但是甜食很多人都喜欢。

尤其是欧罗巴人对于糖的需求一直居高不下,大明有一半的糖都是出口的。

民间有能人研制了碳中和法制造白糖加上红糖黄糖冰糖等等销售,占据了这一块市场的大头。

这个行业也没有必要分享。

第十八位的是皇明香料,荷兰人和葡萄牙占据了香料群岛中的香料主产区,不过大明的地盘大啊,百姓勤劳啊。

不是主产区只要适合种植,大明百姓就能把他变成主产区,在香料贸易中大明是后起之秀。

目前大明香料上月盈利七十五万,年盈利近千万。

这一块皇明商号也没有垄断,民间参与香料贸易的人更多,挣钱也更多,皇明商号经营的只是优质的部分。

第十九名是皇明粮号,曾经这个每年盈利数千万的集团,现在月盈利只有七十万两。

粮价回落,但是比起大旱灾之前又高了一些,旱灾之前,江南的米价只有一石六钱到七钱银子左右。

皇明粮号收购之后再销往其他地方,利润维持在三成以上,除去运输人工费用之后还有不少赚头。

现在大米每石的价格是八钱多的样子,要不是皇明粮号有规模优势还未必能挣到钱。

不过明年旱灾过去之后,内地粮食需求减少粮价应该还会进一步回落。

米价一两银子一石这个不仅是能防止粮食涨价,还能起到稳定物价的作用。

皇明粮号也没有垄断,实际上大明也确实有不少其他粮商,不少还是皇明粮号的供应商。

因为粮食种类太多,加上新大陆、南大陆、南洋和莫卧儿,大明的粮食种类超过二百种,皇明粮号只从百姓手里收购主要粮食,那些小种类的则从其他粮商手里购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