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九百九十七章归化城外

统计大明 第九百九十七章归化城外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九百九十七章归化城外

贵喜明显有点反应不过来,普通女子玷污皇家血统?这个普通女子是指异族普通女子还是所有普通女子?

指所有的有点说不通啊,毕竟这皇家选妃和选皇后不都是小户人家之女?

朱慈烺也发现自己有点口误了:“朕的意思是异族女子不能随意进入皇家……”

朱慈烺说完有觉得不对,这堵住了异族进献的路子,难保以后崇祯出行没有地方官员豪绅进献美女。

虽然大家都知道崇祯已经过气了,但是架不住跟崇祯生的孩子那将来都是王爷公主啊。

对于一个小地主和地方豪绅来说,巴结不到皇上,自己亲戚里面有某个王爷,那也是非常有体面和实际好处的事情不是。

所以要是不明令禁止,这种事情就会一直有人搞投机。对于他们来说,也就是送个闺女的事情。

对朱慈烺来说,一个王爷一年十万两的年奉,一生最起码能吃他五百万,后面爵位递减几代人能让朱慈烺亏上千万乃至数千万。

所以这帮家伙是在割朱慈烺的肉呢!

偏偏这件事朱慈烺还不能命令禁止,要不然也不用维护所谓的体面了。

朱慈烺挥挥手让贵喜下去,这个问题只能拖着,说不定拖着拖着就解决了呢!

因为按照大明的发展速度,肯定会越来越有钱的,等社会稳定之后,朱慈烺还会进一步把货币贬值。

反正只要不给这些王爷什么的涨工资,以后一两银子跟后世一元钱的购买力相等的时候,十万元一年?那也就够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开销。

现在大明一石粳米一两银子,也就是说大明一两银子的购买力相当于后世三百多元到四百元的样子。

因为现在纸币发行量已经超发了百分之三十,所以朱慈烺以为大明实际上一两银子约等于二百多元的样子。

当然朱慈烺也不懂金融,不知道是不是这么算的,以后粮食库存量足够之后,皇明粮号肯定是要放开粮价限制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朱慈烺觉得他可以有很多理由提升粮价,例如为了促进百姓的生产积极性,进行最低保护价收购。

到时候粮价缓慢上涨,货币不就慢慢贬值了么?

十万两银子现在真的需要发出去的还不多,朱慈烺自己都才十七岁,实际上他的弟弟中也就老二老三,妹妹中也就三个到年龄了。

崇祯真的专心暴人口还是从崇祯十三年开始也就是复兴一年,所以第一波伸手要钱的应该是在十二年之后。

朱慈烺安慰了自己一番之后,在归化城草草的看了一圈这边的牧区划分和牧草种植区域。

由逐草而居的游牧到固定牧区的放牧,是朱慈烺控制蒙古地区的关键一环,也是对以后控制游牧民族的一种尝试。

如果游牧民族失去了游牧这个属性,那么这个侵扰农耕民族的策源地是不是就消失了呢?

游牧民族的优势就是飘忽不定,农耕民族因为后勤补给的限制和寻找敌人主力的困难导致很难在自己预设的战场上跟敌人决战。

而游牧民族确可以趁着农耕民族疲惫或者行军途中寻找合适的时间地点随时发动进攻。

而牧区划定之后,草原百姓结束了游牧,开始建造稳定的牧区建造稳定的房屋牧舍,有上通下达的行政网络,购买物资和卖出物产都变得简单。遇到灾害由大明政府提供扶持救济。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有这些就够了。

而且从历史进程上来看,只要农耕民族进入了工业化,生产力暴涨,那么游牧民族仅有的优势被迅速拉开的实力差距填平超越。

然后游牧民族就再也没有抬起头颅,只能依附于农耕民族存在。

规划到大同再到赤峰这一线,是当初大明跟建奴争夺蒙古统治权的时候主要的蒙古部落安置区。

靠近中原关内,有繁荣的商业,有皇明牧业的技术支持和产品收购许诺,在种植牧草之后,原本的土地能养活更多的牲畜,再加上玉米和红薯等等农作物的种植。

这边的牧民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牧民,而是半牧半耕的牧民,效果很不错,这里集中了超过一半的蒙古人。

现在大明面临的问题是,蒙古人已经开始偏向长城和科尔沁地区聚集,中部和西部草原出现了巨大的真空区,不少中亚的游牧民族看到这个机会开始朝这边迁移。

其中有很多都是被准噶尔和沙俄欺压的游牧民族。

朱慈烺担心蒙古退出草原之后,草原上新的势力又取代蒙古人再来一个一统草原。

所以改土归流之后,朝廷需要尽快划分牧区,把一部分人北迁填补这些空缺。这些牧民带着长城外太舒服了就不肯走了。

一个是这边方便生产生活,离大明关内近,牛羊好卖,就是各种奶制品都能卖钱,这要是朝北迁移安全问题怎么解决?买卖东西都不方便。

这也是朱慈烺要把这些部落垦殖公司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让他们抱团取暖,给予资金支持,给予皇明商号的支持承诺,让他们安心北上。

其实归化城位于东套的边缘,也是河套的一部分,再往东就是大同府了,朱慈烺没有必要继续往北。

额哲部就在归化城东等着朱慈烺的到来,半个月之前禁卫军第二师已经到了大同城布防,朱慈烺自己又亲自带着禁卫骑兵师,这帮人自然知道乖顺。

因为朱慈烺早在五六年之前就命令禁止给他送女人的行为,又是按照贩卖人口论罪啥的,自然每人触他的霉头。

拍不了皇上的马屁就有人觉得可以拍太上皇的马屁,这才有了送美女这一幕,崇祯可没有禁止给他送女人,实际上以前他老丈人就是干这个的,皇上也没有见怎么着。

只不过后来这位国丈因为犯事被丢进了玉泉宫养老,崇祯的美女进贡来源才中断了。

正因为中断了,不少人才看到了机会,崇祯已经两三年没有尝鲜了,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崇祯惊喜的?

要知道这次皇上跟太上皇可是一起出来的,这表示太上皇能跟皇上说上话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