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之我太上皇绝不摊牌 > 第699章 王玄策出使倭国!

第699章 王玄策出使倭国!

王玄策,是这个时代杰出的外交家。

历史上的他,有着一人灭一国,宛如神话一般显赫的成绩。

历史上的王玄策跟随朝散大夫、卫尉寺丞、上护军李义表护送印度使节回国。

同年12月,到达摩揭陀国王舍城,互申两国之好。

尔后,李世民命时任右率府长史的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率30余人再次出使印度,同时拜会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看望远嫁吐蕃的文成公主。

不想,此时称霸中印度的摩揭陀国君戒日王已死,其所属的各地封建势力经过一番角逐,帝那伏帝王阿罗那顺篡立。阿罗那顺听说唐使途经吐蕃而来,且唐蕃关系密切,担心双方联合对自己不利,就发兵劫杀唐使。猝不及防的大唐使团除正副使外皆殉难。

被俘入狱后的王玄策和蒋仁师得到戒日王妹妹拉迦室利公主的帮助,逃出了牢笼。此时,有两条路摆在二人面前:

一是逃回大唐复命,请朝廷定夺。

二是以大唐名义借兵复仇。

在那个通讯与交通皆不发达的年代,远赴绝域的外交人员可不比今天,既享受豁免特权,又比较崇洋缺钙。那时的外交人员很多是渴望立功异域的奇男子和报仇不隔夜的伟丈夫。受了那么大的委曲,死了那么多一路走来的兄弟,却让一个域外小邦如此欺侮,怎么能忍得下这口气,更没脸跑回朝廷哭求。只有像班超、傅介子那样提剑报仇才是正理。

打定主意的王玄策自印度大陆北上,渡过甘地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玛拉雅山脉为目标,到了已臣服吐蕃的尼泊尔,以迎娶唐太宗养女文成公主而与唐朝具有友好关系的吐蕃之王的名义借得骑兵七千人。蒋仁师则直接找到吐蕃借兵千余,再加上二人传檄附近大唐藩属国征得的援兵,共计万余人。

王玄策与蒋仁师合兵一处,遂自命为行军总管,命蒋师仁为先锋,大张旗鼓地直扑印度。这些借来的兵可谓乌合之众,可是到了王玄策的手里立马变成嗷嗷叫的天降雄师,从北向南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横扫印度国内的一切阻挡力量。

在阿罗那顺的都城茶博和罗城外,王玄策用“火牛阵”一举击溃数万象军。阿罗顺那大惧,只得守城不出。玄策一心报仇,拿出唐军攻城的各种手段——云梯、抛石车、火攻,猛攻多日。茶博和罗城很快兵溃城破,阿罗那顺弃城而逃。破城之后,王玄策杀鸡儆猴,将当初的叛乱者斩首三千。

王玄策率军一路追杀,印度兵将落水溺毙者一万多,被俘一万一千,阿罗顺那逃入中印度。

王玄策乘势攻入中印度,并发誓要尽灭印度。而中印度兵将与王军甫一接触便溃不成军,阿罗顺那只得弃国投奔东印度,求得东印度王尸鸠摩派兵增援,同时招集残部准备反攻。玄策、师仁分兵,用计引阿罗顺那上钩,一举击败阿罗顺那残部。阿罗顺那逃至恒河边,正准备渡河逃命,蒋师仁率军赶到,一战下来,阿罗那顺被擒,男女一万两千人被掳,并得到牛马大象等牲畜三万头,至此王玄策军全胜。蒋师仁留下阿罗顺那,余众尽屠以报前仇。

不久,阿罗顺那妻子拥兵数万据守的朝乾托卫城也被蒋师仁攻破,远近城邑望风而降,中印度灭亡。由于东印度曾援助阿罗顺那,王玄策准备顺势再灭东印度。尸鸠摩吓得魂飞魄散,忙送牛马万头,弓刀缨络财宝若干,向王玄策谢罪,表示臣服大唐帝国。

印度历史上曾多次被异国入侵,但从来还没有一两个人靠着借来的军队就灭了他们的国家,所以王、蒋二人以雷霆霹雳般的神威,风卷残云般的气势震撼了南亚次大陆,也彻底震惊了这片大陆上的古印度各邦国,于是这些邦国争先恐后地遣使献上牲畜劳军,奉上各种珍宝和地图以示臣服。

王玄策把各邦国的事务安顿好,就押送着阿罗那顺回国述职了。

面对不费一帑,一劳一兵而取得的空前大捷,李世民大喜,下诏封赏王玄策,授散朝大夫。

这就是王玄策的传奇故事。

所以李牧把王玄策召来,就是想让他发挥自己的才干,让一人灭一国的奇迹再现!

半个时辰后,王玄策便连忙来到了宫中。

这时李牧正在书房里。

“陛下,王大人来了。”雨化田这时走了过来,轻声-说道。

李牧微微点了点头,头也不抬的说道:“让他过来吧!”

“是!”

没有多久,王玄策便快步走到了李牧面前,向着李牧十分恭敬的一拜:“见过陛下。”

李牧抬起头看向王玄策,笑着说道:“爱卿快平身吧。”

“谢陛下。”

“爱卿在来的路上,君买应该已经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给爱卿了吧?”

王玄策点了点头,说道:“席大人已经将卡尔与倭国勾结,唆使拜占庭帝国东征之事详细的说给微臣说了。”

李牧点了点头,他看向王玄策,说道:“既然事情的来龍去脉你都了解了,那就简单了,王玄策,朕准备让你去一趟倭国,你准备一下,这几日就出发吧。”

王玄策本就是负责大唐外交事情的,对于李牧的命令并没有什么意外。

他说道:“微臣出使倭国,不知要达成怎样的目的?”

李牧看向王玄策,微微一笑,道:“王爱卿,想不想创造一次一人灭一国的奇迹?”

刷!

听到李牧的话,王玄策双眼猛的闪过一道精光,脑袋瞬间抬了起来。

“陛下的意思是?”王玄策的语气都有些激动了起来。

李牧,只是神色淡然的淡淡一笑,说道:“朕希望你此行出使倭国,斩断倭国的嚣张气焰,让他们认清现实,让他们感受到什么叫做绝望的气息。”

“去那里,不用和他们讲什么道理,也不用让他们推出一个人来承担罪责。”

“大唐是一个国家,所以不是一个随便推出来的人就能够承担大唐的怒火的。”

“大唐要的是整个倭国,是要倭国向大唐跪地求饶,来祈求大唐的原谅,并且从此以后,倭国就是大唐的固有领土。”

“朕这么说,你能明白吗?”

王玄策沉吟了片刻,才说道:“所以,陛下的意思,是借由此事,让倭国也如薛延陀一样,归降大唐”

李牧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大体是这个样子,不过倭国与薛延陀还有所不同,朕不会给他们自治机会的,但倭国的皇室,让他们来长安安家吧。”

李牧是什么意思,王玄策彻底明白了。

他本以为李牧是要将倭国变成第二个薛延陀。

可谁知道,李牧对倭国却是这样的狠,根本就不给倭国自治的机会,而且还要将倭国的皇室软禁在长安,彻底控制住倭国的上层。

不得不说,这与灭了倭国已经没两样了。

只是,其难度,比薛延陀归降大唐要难得多。

“怎么样?能做到吗?”

李牧笑着看向王玄策,说道:“朕还可以给你拨五十万大军配合你,需要时,平了倭国也无所谓。”

王玄策闻言,深吸了一口气,旋即直接一拜,说道:“陛下如此信任微臣,微臣必竭尽全力,绝不辜负陛下信任。”

李牧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去准备吧,若是实在做不成也别勉强,大不了平了倭国就是,朕只是不想太麻烦,所以就让你先行一趟。”

李牧言语淡淡,神色间,对倭国哪有一点的看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