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旅明 > 第250节 化工厂(三)

旅明 第250节 化工厂(三)

作者:素罗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2:13

第250节 化工厂(三)

合并的设备里,就包括了三车间的两组电解槽。

电解槽是生产多种化工品的必备物。电解食盐水可以制取烧碱,氯气和氢气;电解氧化法可以制取各种氯酸盐、高锰酸盐、过硫酸盐。

另外,湿法电解可以精制金属铜、银、金、铂。厂房里那些电镀,电抛光的样品,也都是通过水溶液电解来实现的。

有了三车间,穿越众就可以放出一头潜伏着的吸金兽镜子。

早在穿越众出现之前的16世纪,威尼斯人就已经发明了圆筒法制造板玻璃,同时发明了用汞在玻璃上贴附锡箔的锡汞齐法来制造镜子这种20版的镜子使得传统的金属镜逐渐减少。

而历史上用硝酸银制作镜子,则要等到1835年德国化学家利比格出场。他把硝酸银和还原剂混合,使硝酸银析出银,然后附在玻璃之上做出了30版镜子。至于真正的电镀银镜子,则还要等将近100年后,英国人才会发明这项技术。

而现在既然三车间已经成立了,那么穿越众很快就可以用电镀法来制造40版的现代镜子了。

轰走了以皇帝为首的捣乱团伙后,洪序在其他三个化学狗敬佩的目光中,开始集合工人布置生产任务。

化工厂的工人并不多。

尽管只要洪序张张嘴,百号人说话就能被派过来,但是这种套路在化工厂不好使拧错一个阀门就会出事故的地方,外行越多,大家死得越快。

所以新开张的化工厂,不算那些外围干粗活的,现在有资格上生产线的一共只有32个人。

在这32个人里面,有20个是普通工人,然后是4个穿越众每人带2个徒弟没办法,就是这么寒酸。

普通工人都是之前野蛮生产时野蛮选拔出来的。这些人属于性格温顺,服从性好的自然选择品大大咧咧,放飞自我的那些货不是残废就是死了。

而徒弟们就更珍贵了。

化学是进阶科学,一个人要想接触到化学的皮毛,那么他的基础数学水平至少要小学毕业才行。

尽管穿越势力的核心教育部门小学,现如今已经扩展到了3家。但是大伙从登岸到现在只过去了一年多时间,大批的小学生还没毕业呢。

虽说穿越小学取消了美术课,音乐课,电脑课,英语课,品德与生活课;但是就算这样,1年时间里学生也不可能数学毕业即便是有学霸,那也是低年龄的宝贝,是留着深造的,不可能用来当技工。

所以洪序他们需要的技工类人才,就只能从识字的明人少年里寻找了。这个要求是很苛刻的那些岁数大,知识结构已经固化的明人是没用的,洪序他们需要的,是十六七岁左右,对学习有热情,还要能在工厂吃苦的人。

通过每个社区都有的工人学习室前期筛选,再加上另一样大杀器高工资的引诱,洪序他们好歹在工厂建成以前找来了一批学徒。

这些学徒在来到大员之前,大部分都是江南地区的伙计和织工今年7月底发生在杭州附近的潮灾,使得江南富硕地带的大批乡下的自耕农和城市里的工人阶级破产。

而做为大明识字率最高的地区,从江南一带被抢运来的这些流民,可是好好让穿越众下属的各部门过了一把肥年。

要知道,同样是工人,从江南地区来的织户质量可是要远高于那些只会种田的泥腿子的。

这些中古时代的工人很多都识字算数,而且懂得协作,能忍受枯燥的工业流程,随便训练一下,这些人几乎都能无缝衔接到窑区下辖的各处工厂中去。

洪序他们手下的8个学徒中,有一半都是织户家的小子。

召集工人和学徒再次强调一遍注意事项后,随着洪序一声令下,所有人都穿上了进口的橘黄色防护服,然后大家各就各位,开动设备,点火锅炉,开始了黑石沟化工厂的第一次试生产硫酸。

硫酸的生产流程相对简单,比较适合练手。工人先是将台北火山群运来的明黄色硫磺块倒进料口,这些硫磺块就会被皮带输入进熔硫槽内。

熔硫槽会很快将硫磺加热为液体,并且输送到储存罐中。在这个过程中,全程都会有05pa的蒸汽伴随,以便保持硫磺的液体形态。

液硫进入罐体后,首先会被精硫泵加压,然后通过磺枪雾化,最终被喷入焚硫炉内。

焚硫炉里要求的环境也是很苛刻的空气首先要经过过滤,然后经过鼓风机加压,浓硫酸吸收干燥这些程序后,才会被送进炉腔。

接下来就是一系列的吸收和浓缩程序。硫磺气体会在吸收塔和烟酸塔中不停循环移动,通过循环槽,循环泵,以及喷淋,浓缩等等工序后,最终进入存储罐的,就是浓度超过98的成品硫酸了。

整套工艺流程在4个穿越众的操作下,并没有掀起多大的波澜就完成了。穿越众毕竟来自于21世纪,即便是这套简单的硫酸生产线上,依旧存在着各种监测,温控,以及自动化管理的控制端,操作者并不需要大费周折。

成品硫酸最终被装入了一些厚玻璃罐中。这大概就是窑区现在能给予化工厂最高科技的支持了,剩余的只有那些粗黑的反应罐支架和推车。

整套工序完成后,洪序他们顿时化身为人民教师,第一时间开始给各个岗位上的工人讲起课来。

对于普通工人洪序没什么特殊要求。这些半文盲脑中没有压力,气液态,酸碱值的概念,他们其实就和后世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只要在岗位上完成固定的几个动作一句话,老实听吆喝就好,对于他们来说,循规蹈矩就是最大的成功。

重点是那8个学徒。

这几个被当作未来的工段长,车间主任,厂长来培养的年轻人,恭敬地跟在老师身后,穿梭在阀门和管道的海洋里,听着详细无比的现场讲课。他们可以随时提出问题,并且得到不厌其烦的解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