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旅明 > 第534节 课程

旅明 第534节 课程

作者:素罗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2:13

第534节 课程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首先独自走上会议室讲台的是丁立秋。当他转过身时,面对的是台下数量近百的明人阔佬。黑压压的人群这时已经集体站了起来,正在对他遥行拱手礼。看到这一幕,丁立秋马上露出了满脸笑容,伸出双臂下压:“诸位贵客还请宽坐,咱们今天就不拘礼啦!”

打交道多,知道穿越众确实是礼节简明的明人老爷们,闻言便坐了回去。

在坐的明人,基本上就是这一阶段广东各地和穿越众打交道最多的一批“开明人士”了。其中像白举人这种在穿越众身上下了重注的差不多有四五十位,占了总人数的一半。其余还保持观望态度的也都是上了名单的友好份子,不然今天不会坐在这里。

虽然比起两广地区茫茫多的传统地主来说,眼下这点人只能说是九牛一毛,然而穿越众这次有信心让吃螃蟹的人成为成功者,从而为明人们树立起一个可以复制的模仿对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虽说是应了将军府的帖子,但是贵客们能不辞辛劳从各地赶来,今日咱们欢聚一堂,那也是极其难得的,老丁我在这里代表曹将军欢迎各位了!”

几句场面话说过后,丁立秋一挥手,两个随从便上前拉开了他背后的天鹅绒帘布,下一刻,一副大型“南洋地理舆图”便出现在了墙壁上。

看到这副占据了一面墙壁,巨大而又精细无比的地图后,场下大部分都属于饱读史书的明人精英们,其中有不少人发出了一声轻呼,一时间场上的气氛变得有点诡异。

在古代,精细的山川地理图毫无疑问属于顶级机密,所以今天明人们乍一看到这副南洋地图,自然会感到惊讶,哪怕这并不是大明疆域。

“先说点题外话。”丁立秋这时侧过身体,伸出手臂在地图上虚划一下后,便回身双手扶住了身前的案台,做讲课状:“自古以来,我中华大地治乱循环,总脱不过一个‘困’字”。

“按照传统思路,这天下田亩数是定死的。无论各位老爷名下的田亩交不交税,总数就那么多,大明的地盘就那么大,也不可能多变出一省的土地来。”

“然后就是承平时期,人丁日渐繁盛。大明这二百多年下来,原本一户种五十亩田的好日子已然没有了。各位老爷手下的佃户,不管交不交税,现如今怕是一户也只有三五亩地可种吧?”

丁立秋说到这里,露出了一个“你懂得”的微笑表情。

这位“丁市长”说话大胆无忌,明确指出了隐户隐田的问题。然而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台下老爷们听到这里自然是懂的:除非是战乱,否则在大面上天下百姓人口肯定会愈来愈多,而田地总数却又是固定的。

“现如今大明乱像已显,北方遍地烽火,朝廷正在四处调集兵马镇压。南方这边尽管好一点,然而同样是遍地的饿殍乞丐和盗匪,各位老爷平日里难道看不见吗?”

丁立秋说到这里,伸出了一根手指:“一间瓦房,住一个人算是宽敞,两个人算是舒服,那么五人十人百人又会如何?大明现下就已经住进五十人了!”

眼神炯炯盯着台下:“历朝历代所谓的治乱循环,不过就是一个‘困’字,说白了,就是等死。”

听到丁立秋毫不客气地揭露出乱像本质,在坐的明人们除了暗暗惊叹这厮说话如此大胆之外,倒也明白了丁市长的意思。没办法,丁市长说的话太浅白了,没办法听不懂啊。

“有句话说得好,千年土地八百主,地是主人人是客。今日来的各位老爷都是有身家的人,真到了那一天,人人自危,身家性命可都难以保全喽。”

静静等了一会,等到台下的人品味过来后,丁立秋这时终于又露出了笑脸:“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且只有一个——南洋拓殖。”

说到这里,丁市长拿起一根长长的教鞭,微笑着伸出手在那副大地图上划了一个圈。

随着丁市长的手势,台下的老爷们精神一震:终于说到正题了。

之前丁立秋洋洋洒洒说这么多,危言耸听也罢,金玉良言也好,明人老爷们自然知道,这都是为今天的会议主题找一个法理依据,说白了,就是要师出有名。

只是老爷们没想到,这位姓丁的假官儿还真是胆大,为了去南洋置办点庄子,连天下兴亡都扯上了......不愧是海盗,哦海商出身啊,眼中毫无王法,什么话都敢说。

好在丁立秋终于扯到正题,这下大家兴趣都上来了。

“南洋,沃土万里,气候暖热,稻米一季三熟。”

“南洋,遍地矿产奇珍,,山中大木林立,海中鱼获无数,俯拾皆是。”

“南洋,遍地土人,无文法无建制,惫懒狡诈,只知采摘野果为食,置沃土于不顾,暴殄天物,当诛。”

“南洋,乃是我中华人物脱出樊篱的天命之地。彼辈小儿持金,我辈不取,更待何人?”

..........................

一堂标准的传销课程,就这样在丁老师充满激情的狂野演讲中开始了。

接下来的半天时间里,丁立秋大致给与会人士科普了一番南洋的地理和物产,以及南洋现有的各个势力分布。这其中,丁立秋重点介绍了穿越众目前正在实地勘探的目标岛屿。

在当天下午的课程中,丁老师开始算账了。从一个种植园的最初投资开始,乃至这期间的移民,战斗,拓荒,种植等等步骤,期间所有的开销和风险,丁老师都详细罗列了出来,以供与会人士参详。

当然,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收益。抛开一些老爷们想在外域给家族留一条后路的心思不说,大笔的收益才是支持这一切动作的核心动力。

下午的课程很有趣,与会人士不但亲口品尝了各种咖啡,可可,椰子等适宜在南洋大面积种植的特产,还亲眼见到了油棕榈这种后世全球产量第一的榨油植物。

油棕这种原产非洲的植物,在后世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南亚国家都是大面积种植的,可以说全身都是宝。

而为了增强与会人士的投资信心,这一次穿越众也算是下了血本。当天在众人围观下,丁老师亲自出手,用一台专门的小型轧机压榨了50颗油棕果的种子,然后称量了出油率。

所谓血本,是因为这50颗油棕果是“进口”来的。这个时间点,穿越众已经能喝到殖民者带来亚洲的咖啡,但是油棕果还没有传播过来。

当天晚饭,白举人他们吃到了用棕榈油炒的菜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