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旅明 > 第657节 救反贼(三)

旅明 第657节 救反贼(三)

作者:素罗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2:13

第657节 救反贼(三)

如果用无人机航拍的话,汉阳城内的汉阳府衙,就是一座再标准不过的明代市政衙门。

府衙坐北朝南,位于汉阳城的东北区块——正北方代表紫禁城,为了避讳,衙署会让出正北位置。

汉阳府衙占地面积约有百亩,这个数据是大多数府衙都具备的。其内部沿着中轴线,是以大堂、二堂、内堂为核心的建筑群落。

整个府衙内的屋舍,除了人们最熟悉的大堂二堂外,其实还有包括耳房、配房、马号、厢房、榜房、库房、科房、吏宅、后宅等等在内的,总数量不下千间的房屋建筑......其实这就是一个袖珍版的紫禁城。

有了衙署,就有了监狱。明清两代,举凡州县衙门,必设牢狱...这是统治集团必备的施政设施之一。

监狱位置的选择不是随意定的,方位一般在衙门的西面或西南面。

东方主生,生门、神门置于东侧,供常人进出;死门、鬼门置于西侧,供死囚犯通行。西南属于坤地,风水学认为是肮脏之地,此方位建造监狱是物尽其用。

汉阳府也不例外,监狱就在府内西墙下,和外界隔墙相邻。

府衙西墙外的街道,就叫衙西街。说是街道,其实不够宽,只能勉强容纳两辆马车交汇,叫巷子更为妥帖一点。

由于和狱牢相邻,一般人怕沾上晦气少来,所以衙西街是一条冷清的巷道。除了写字算命的和小食摊外,就只有两家花圈铺子。

自古以来,狱牢系统内部的阴私勾当就数不胜数,这其中多数都是见不得光的。

另外,即便是平日里,往来府衙的各路官吏、老爷,也同样不乐意见到一身晦气的囚犯和牢子在衙门里进进出出。

综上,牢狱系统其实很多时候押送进出犯人,包括输出/输入违禁物品,都是走的西便门。

西便门就设在府衙西墙,是一扇不起眼的外门。

这扇不起眼的便门,就是某反贼救援小组重点关注的第一道关卡。

在之前的策划中,从衙内正面进入牢狱的方案很快就被否决掉了...往来进出人员频繁,要突入多道门禁,不可控因素太多。

而西便门就简单了。只要突破这道门,就可以在避免和府内其余系统人员接触的情况下,最短距离接触到牢狱系统。

包世南和小管在酒楼“谈妥”的第二天正午。

这个时间段,衙门自然是下班休息了。不过少数优秀员工还是要辛劳加班的...譬如牢狱里的牢子...这些都是爱明爱衙的典范,值得表彰。

下一刻,穿着一身素淡袍子的小管,从停在衙西街的马车帮上跳了下来。

掸了掸衣袍,伸手从车内拎出两个食盒,小管敲响了西便门上的兽面铁环。

响声一起,很快就有值班牢子打开门上小窗观察。拱手道了声辛苦,报上名号。未及,门闩响动,门悄然开了半扇,将小管放了进去。

进门第一时间,小管左右扫视。

映入眼帘的,先是一个靠墙的简陋雨棚,里面只有两个公人和一张条案。其余的,便是脚下长长一条夹道。

早期建造的府衙和县衙,都有一些军事方面的设计要求。

这条夹道的存在,就是为了在城池被攻破后,给府台据衙而守提供防线。所以两堵高墙都用上好的青砖砌成,墙高4米5,其上还有防雨的滑瓦...这个也是朱元璋规定的:“府州县外墙高一丈五尺,用青灰泥。”

小管现在就处于两堵高墙之间。

条案后两个穿着公服的牢子,脸色生硬。放小管进门后,二话不说,先是仔细搜检了他的全身,食盒也不放过。

完事后,其中一个瘦脸鼠须的这才说道:“既是管朋友当面,包牢头便有交待,随我来吧。”

“有劳有劳。”小管于是提起食盒,跟着瘦脸牢子,沿着夹墙往南又走了二十米。

这时候,真正通往衙内的一扇门,才出现在了小管左手。

进入这道门时,小管注意到:和从里边开的第一道门不同,这第二道门,瘦脸牢子掏出钥匙,是从外边打开的锁。

这个使用思路很好理解:第一扇门需要隔绝外界闲杂人等,所以要从里开。第二扇门是自己人在夹道中的工作门,需要值班人员随时可以打开。

小管暗暗记下了这个环节。

穿过二道夹墙上的二道门后,小管眼前又出现了一条夹道,迎面又是一堵高墙。

这次,小管知道:牢狱到了。

果然,顺着这条狭窄的夹道又往南走了十余米,再往东一拐,眼前豁然开朗:汉阳府衙牢狱正门到了。

走到这一步,事先大体了解过府衙地形图的小管,心中暗暗惊喜:从一道门直至狱牢大门,这一路上都等于是在狱牢和外墙的夹道中行走。

狱牢建筑群无形中阻挡了不相干人员的接触。

狱牢系统这种心照不宣的设计,恰恰也是营救小组所需要的。

从外观上看,传说中神秘阴森的牢狱,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就是一处有着弧形内八字墙的传统中式门厅。

门厅大门照例紧闭,上有黑色匾额,书“狱牢”二字。左右两旁,挂着同样的黑色竖匾,却是一副对联:“但愿人乐业,何患狱常空”。

到这里,就有值班门卫了。跟在瘦脸牢子身后的小管,仔细看了一眼门卫:胸前有个“禁”字的普通卒子,正斜靠在一把烂椅子上昏昏欲睡。

理论上来说,负责牢狱系统的禁卒,应该归属于三班衙役中的“壮班”这个大团体。

然而由于专业性和私密性比较强,所以牢狱系统的人在衙役团体中,是一处独立的小山头。其班长叫做牢头,普通员工称为禁卒。

这组人在衙门中有专门编制,和俗语被称作“都头”的壮班头子是平等级别。

通常县衙中,禁卒的编制是68人。而在汉阳府衙,由于规模比较大,所以禁卒拢共有14人。

小管扫一眼门卫后,便跟随着瘦脸牢子,从矮小的侧门进了牢狱。

穿过大门,首先是一面青砖照壁。绕过照壁,小管看到的,又是一处平平无奇的正院。

院落正面是狱牢大堂,左右两边是公事房以及刑房...从外间望去,刑房的墙壁上委实挂着不少刑具,看上去血迹斑斑,阴森的味道顿时出来了。

而背着手,笑眯眯在院中等着小管的,正是包世南包牢头。

见到包牢头,早有心理准备的小管急忙拱手上前:“哈哈,包牢头真乃信人!”

“份内事,份内事。”

包牢头今天格外客气。寒暄两句后,他挥退了瘦脸牢子,亲自引着小管往内里行去。

一路走,包牢头还热情地给小管介绍:正院左右偏门,各自通向一处关押普通犯人的院落。

而他领小管走的左偏门,则是进死牢的必经之路。

穿过左偏门,小管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牢狱。

这是一处关押普通犯人的院落。和影视剧中类似大通铺的栅栏式牢房不同,古代真正的监牢,其实都是由砖石砌成的房间。

到了这里,小管也无多话,一步步随着牢头穿过了狭窄的过道。

过道两旁,各有一排普通牢房。这些房间都是由青砖砌成,窗户狭小牢门低矮。

抬头看去,原本就狭窄到有一线天感觉的头顶,两檐之间还笼罩着绳网......影视剧中飞来飞去的夜行侠和导演,估计都没想到有这一茬。

穿过普通犯人院落,正对着狭窄过道的,是两间禁房,为狱卒居住。

而禁房旁边,就是小管此行的目的地:死牢。

死囚牢房是一道单独的大门。牢门上刻画着“狴犴“头像,酷似“虎头“,故而俗称“虎头牢”。

虎头牢的门厅,前后各有一扇门,中间相隔只有两三米,刚好是一个房间的距离。

这两扇门此刻却是大开着的,小管大摇大摆随着包牢头走进了死牢。

然而小管在穿过这两扇门时,刻意观察了门框位置。下一刻,他心下暗道:“果不其然!”

这两道牢门设计巧妙,一为左开,一为右开。犯人逃跑时,情急之下即使可以打开第一道门,往往会在第二道门前束手无策。古人智慧可见一斑。

小管事先也是不知道这种设计的。然而他出发前,自己的“恩兄”兼师傅黄忠,不知从哪里拿出一张纸,给他说了足足九条需要尽可能观察的细微之处:牢门关节就是其中一处。

死牢院落,反而没有外间的普牢院落那么拥挤逼仄,毕竟死刑犯数量相对稀少。

然而死牢院落的建设,却是最费工的。

同样是院落结构,其中三面都是有着厚厚墙壁和底砖的牢房,每面三间——墙壁厚度达到了5尺,内里灌了沙子,就是为了防备囚犯打孔逃跑。

銆愯璇嗗崄骞寸殑鑰佷功鍙嬬粰鎴戞帹鑽愮殑杩戒功app锛屽挭鍜槄璇伙紒鐪熺壒涔堝ソ鐢紝寮杞︺佺潯鍓嶉兘闈犺繖涓湕璇诲惉涔墦鍙戞椂闂达紝杩欓噷鍙互涓嬭浇銆/p>

死牢院落中有水井和水槽。水井为了防止犯人投井自杀,宽度只有半尺,轱辘和水桶都是特制的。

随着包牢头进到院落,左右两旁禁房里各自出来一个牢子。

接下来是正常的探视流程。先是包牢头引荐,然后小管给两位值班大哥道辛苦,并递上碎银子。

接下来,小管将其中一份食盒也递给了两位老哥:“天冷,吃口小菜御寒”。

这些程序完毕后,得了好处,笑眯眯的禁卒,这才取下禁房墙壁上挂着的钥匙,给小管打开了院落正东一间牢房的门。

厚实的木门打开后,随着阳光射入牢内,小管首先看到的,却是一副粗若儿臂的栅栏——这道栅栏同样有锁。

透过栅栏,小管终于看到了牢内。角落的烂草上,确实卧着两个人。

下一刻,小管放声大喊了一嗓子:“田大兄,田副爷托小弟来看你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