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卷1-07章 老胡公 ? 壹(上)

大周中兴 卷1-07章 老胡公 ? 壹(上)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卷1-07章 老胡公 ? 壹(上)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黑夜静谧,月影婆娑,浓雾漫漫。林子里依旧笼罩在诡谲和恐怖的氛围之下。

老胡公一路疾走,刚才发生的一切事出蹊跷,他也需要整理思绪。

他于林中发现两个赤狄蠢兵行踪,刚欲射杀,却撞见那老彘王行凶,逼得身后那憨少年命悬一线。人命关天,他起了恻隐之心,冒险改变计划而将方兴救下。所幸,两个鬼子最终还是死于自己箭下,未酿大错。

此时忽听方兴提及哨箭,老胡公心中一凛,心道不好:“这小鬼懂得不少,他难不成是探子……”

“哨箭可是赤狄叫法,”老胡公驻足扭头,故意厉声质问,“难不成你小鬼是赤狄人嗬?”

方兴一脸无辜:“自然不是,否则鬼子不会追我。”

“未必,”老胡公一边继续试探,一边暗暗紧握匕首,“或许你是赤狄叛徒,事泄遭到追杀,也未可知!”

方兴被如此逼问,百口莫辩。他一路疾走,早已上气不接下气。

“这小鬼再普通不过,是老朽多心也!”老胡公渐渐放下戒备,眼前人并未受过任何侦查训练,体能也糟糕透顶,哪会有这么拙劣的细作?

他稍微安心,话锋一转,打趣道:“小鬼体虚,比老朽差远了嗬,那便歇歇脚。”

“还行,我还能走!”

方兴犹然嘴硬,却乖乖找到一块大石,来扶老胡公坐下。而他就地跪坐,表示不敢同长辈平身。

这小子倒是一如既往注重礼节,老胡公感到一丝善意。

“所以你不是赤狄小鬼子?”

“当然不是!”

“但你怀疑老朽与赤狄有关?”

“这……未可知也……”方兴语气透着紧张。

“嗬?”

“不,不!晚辈是说,那倒……”少年语无伦次。

“你是怀疑这个?”老胡公从身后抽出一只长箭,在空中挥舞几下,发出微微蜂鸣。

方兴不由得神色慌张,往后退了两步。

“也罢,老朽便给你讲讲此箭来历,你再看老朽是赤狄人不是。”老胡公已然确信这少年是鬼子受害者无疑。

“最好,最好。”方兴尴尬笑着。

“赤狄称其‘哨箭’?俗不可耐!”老胡公摩挲着箭羽,“追本溯源,这可是我华夏祖先之发明,名曰‘鸣镝’。”

“鸣镝?此名倒雅致不少!”

“箭头为镝,箭身安有哨片便可遇风而鸣,故而名之。鸣镝发明之时,鬼子还在北边与牛马杂居也!”老胡公轻吹哨片,鸣镝呼啸作响。

“那此物为何沦于赤狄手中,成其通风报信之物?”方兴问道。

“通风报信?嗬,鬼子奇蠢么,用鸣镝为号?战场上发此一箭,敌我皆可闻声,那这鸣镝到底是己方信号,还是给敌方示警?”

“然!然!”方兴拍掌大喜,“赤狄人残暴有余,脑子却笨,用这鸣镝当信号,愚不可及也!”

“战场之事可非儿戏,”老胡公白了少年一眼,“你未经战场,可别小觑鬼子奸计,他们用这鸣镝为号,更多是为了震慑人心!”

方兴连连点头,想必鸣镝射杀野猪和鬼子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这么说,恩公上过战场?”

“自然没有,唬你罢了,”老朽可没那么容易被你套话,随口反问道,“小子,怕赤狄否?”

“不怕!”少年又很快坦诚,“却也怕……”

“嗬,想好再答!”

“家父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鬼子时不时就来村子烧杀抢掠,可恶至极!”方兴一脸严肃。

“那你想不想找鬼子报仇?”

“报仇?如何报仇?”方兴不解。

“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拿起兵刃同赤狄格斗于战场之上。”老胡公有意激他。

“即便我有家父的本事,”少年若有所思,“杀一个鬼子只是一个,又哪里杀得完?”

“倒有几分见地!”老胡公抚须点头,这娃有点想法,心下赞许,“那依你之见?”

“我之所以想学文,是为学万人敌,将来像周公旦、齐太公那样,指挥千军万马,把赤狄一网打尽,斩草除根!”方兴说得煞有介事。

“年纪不大,口气不小。那得学到多大本事?!”老胡公仰天大笑。

少年沮丧道:“唉,这不过又是一厢情愿罢了。上阵打仗乃贵族特权,我一介野人,只能终老在这荒山野岭,等待鬼子宰割。”

“适方才,有个小鬼在老朽跟前信誓旦旦,要带小情娘走出大山,”老胡公揶揄道,“怎么?此人雄心壮志被老彘王所食?”

“恩人莫取笑于我罢!”方兴心情沉重。

“你了解你口中之敌乎?”这小鬼越来越讨人喜欢,是个可造之材,老胡公有意再点拨其一番。

“恩人是说赤狄鬼子?”

“可不单赤狄,而是四方之异族。”

方兴摇头。

“虽说你粗通文墨,志向亦不小,”老胡公顿了顿,“但你视线囿于村野,格局亦为太岳山所困,实属大憾!”

“愿恩人明示!”方兴期待。

老胡公从石头上起身,和方兴面对面席地而坐。二人之间恰好留了一小块空地,老胡公把砂石抹匀,用鸣镝在其上画了起来。

“北狄、西戎、东夷、南蛮,合称四夷,居于四方,而华夏夹其中。上溯五帝三皇,下沿虞夏商周,历来异族环伺,亡我之心不死,中原从无宁日。小小赤狄,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方兴点头,怅然若失。

“故而,大周以远近亲疏划分政区,以抗强敌。”老胡公在地上画三个同心圆。

“内圈方圆五百里,称为王畿,归周天子直辖,西都镐京、东都洛邑皆囊括在内。中圈方圆五百里,分封数百大小诸侯,皆大周亲戚、功臣之封地。

“外圈亦方圆五百里,置最信赖的诸侯于边境,如齐、鲁、晋、燕、随等,此为对抗四夷的最前线。我们现居之地,便在外圈之中,此间大国乃是晋国,武王之后,其地位于华夏和北狄混杂交汇之处。”

方兴道:“那三圈之外,便是戎狄蛮夷?”

“好悟性!”老胡公微笑着又划出两个大圈。

“第四个五百里之圈,所居者为东夷、南蛮——东夷渔猎为生,乃上古少昊后人;南蛮处湿热障毒,乃战神蚩尤余党。

“第五个五百里大圈,便是戎狄所在,戎在西,狄在北——此二族同诸夏血缘最远,又以放牧游猎为生,残暴野蛮,故而与大周最水火不容。”

言罢,老胡公放下长箭,取出皮囊,呷了口水。

方兴连连点头:“我听家父说过,此乃大周‘五服’制度,只是他所言不如恩人之详。”

“不错!大禹治水之后,便用五服划定疆域,经夏、商二代,一直沿用到大周,虽说简单粗暴,但也一目了然。从内到外曰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表明臣服大周,按不同等级进贡称臣之意。”

“那这五服之内,皆是大周疆域?”

老胡公眼神突然暗淡:“大周开国初年,天下大治,四夷闻风归服。可如今王道衰微,政局动荡,国人暴动后四夷更不来朝,大周若再不中兴,迟早礼崩乐坏,不知还能剩得几服?”

老胡公知道方兴此时尚无法对他所言感同身受,但其天资聪颖,记性犹佳,当下然虽不甚了了,想必已努力默记在心。

突然,方兴想起一要紧事:“恩人,方才那两个鬼子,究竟意欲何为?”

“彘林历来不缺送死之人,”老胡公轻描淡写,“赤狄鬼子近来不信邪,总想进彘林试试命硬与否,可惜皆有去无回。”

“鬼子为何要进彘林?”方兴疑道。

“彘林大凶大恶,远近皆知,”老胡公不动声色,“赤狄之所以铤而走险,想必有大图谋。”

方兴自言自语:“莫非,鬼子想从彘林绕过岗哨,然后突袭赵家村?”

“是有此种可能,”老胡公抚须微笑,这少年的世界里怕是只有赵家村,“或许有更大阴谋,也未可知。”

他知道,对赤狄而言,灭个小小赵家村轻而易举,何须多此一举?但他不忍心把这残酷现实告知方兴。

“更大阴谋?”方兴迟迟没回过味来。

老胡公安抚少年道:“你倒不必忧虑,只要鬼子还觊觎战马,赵家村倒便一时半会儿亡不了。真要让赤狄下决心灭村,只有一种可能,那便是有人开出更高价码。”

“什么价码?”

“自是比一年从赵家村掠夺五六十匹战马还高的筹码。”

方兴年纪尚小,见识又浅,自然琢磨不出此话深意。

“雷雨将至也!”老胡公突然起身,把方兴从神游中拉回。

“恩人会看天象?”

“不会看,但会听。”

果然,侧耳倾听下,彘林深处断断续续传来低沉的春雷声,大雾弥漫,暴风雨顷刻便来。

“老朽栖身之地便在前方,你若不弃,前去歇脚避雨如何?”老胡公提议道。

“最好不过!”方兴此时似乎也不再患得患失,欣然应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