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第一六零章 示威?示弱?

大周中兴 第一六零章 示威?示弱?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第一六零章 示威?示弱?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南仲见召公虎有意展示兵威,以恫吓楚国使团,便觉略有不妥,便对召公虎道:“太保大人,末将觉得此事不太妥当。”

召公虎问道:“此言何由?”

南仲道:“太保大人,如今楚国使团前来,不知所来何人,也不知所来何由,是宣战?是投降?是真心?是伪意?是下战书挑衅,还是缓兵之计?”

召公虎沉吟片刻:“孤实不知,南将军有何见教?”

南仲鞠了一躬,道:“太保过谦,末将听闻蛮夷之人狡诈多疑、不守礼制。当今我们重兵远征,迁延时日,利于速战,而不利于拉锯,如果我军对楚国使者展示兵威,他们或许会有所顾忌,反而更加避而不出。”

召公虎道:“此言有理,倒是孤失了计较,楚人若避重就轻,待到我们僵持不下而退兵,他们便又卷土重来,渡河骚扰汉阳诸姬也。”

南仲道:“正是!太保高见!”

召公虎问道:“那依南将军之见,如何对付他们?”

南仲道:“楚人多疑,但是也轻狡,如要毕其功于一役,须用点计策。末将斗胆献策,我军或许不该展示军威以恫吓,反之,我军应该示弱。”

“示弱……”召公虎点点头,抚须沉思,他还记得,南仲在攻克函谷关之时用的就是示弱之策,今番未尝不可故技重施。

南仲接着道:“我军假装畏惧荆楚军势,同时以羸弱士兵示之,让他们骄傲和轻视我军。如此,我们可用佯装撤军,引诱他们倾巢而出,渡汉水追击我们,届时周王师杀个回马枪,定能群歼之于汉水之滨。”

召公虎何尝不知南仲是个用兵奇才,但如今召公虎要考虑的绝非单纯战术层面的问题,身为大周太保,召公虎时时告诫自己,必须全盘考虑周全。

召公虎顿了顿,道:“南将军真乃名将南宫之后,颇得祖风,不过……”

南仲见召公虎欲言又止,生怕召公虎多心,赶紧劝道:“太保!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可是千载难逢之机也!”

召公虎叹了口气,道:“南将军,如今镐京西线战事紧急,兼粮草不济,就算周王师一役重创荆楚大军,恐也远水解不了近渴。即便我军示弱,万一荆楚之人依旧不攻,岂不是空延时日?”

南仲知道召公虎思索的是大局,但眼看战机将失,恐怕会留下遗憾。

召公虎见状,便转移话题,抚南仲后背,安慰道:“孤敢问南将军,为何此次四夷会同时起五路叛军侵扰我大周?”

南仲道:“想必是趁我大周主少国疑,内忧外患,于是乘隙而入,群起而攻。”

召公虎道:“正是!想当初周王师在彘林一役勤王,缺兵少将之窘境,捉襟见肘之战力,恐怕早就传入四夷耳中。因而四夷断定,周王师实力大不如初,正是一举颠覆大周之良机,这才让他们倾巢而出。”

见南仲点头,召公虎接着道:“更有甚者,四夷五路同时来犯,战报一日之间接踵而至,如同精准计算运筹一般,你可知这其中缘由?”

南仲道:“这事十分蹊跷。末将也一直琢磨不透。”

召公虎道:“此事必非巧合,想是四夷之前早已互通款曲。然而,我王师函谷关一役大破伊洛之戎,后又兵不血刃平定焦国内乱,突然间,四夷突然逡巡不进,犹豫不决。”

南仲道:“此乃周王师兵威大振之故,故而四夷萌生退意,不仅伊洛之戎再不见踪影,徐世子竟倒戈一击平淮夷之乱,赤狄、西戎也战意不强也。”

召公虎道:“此乃其一,但至少证明一处,我大周王师越强,则贼兵之气势越落,此乃此消彼长之势也。我大周无法战必胜之,四夷也不必与大周彻底决裂,此乃均衡之势也。”

南仲道:“太保大人深谋远虑,末将佩服之至。”

召公虎道:“因此,南将军示弱诱敌之策,固然神算,在函谷关时便令全军刮目相看。只是孤担心……”

南仲施了一个军礼,道:“是末将想简单了,比起一城一池的得失,我大周王师在诸侯国和四夷之前堕了锐气,末将就成千古罪人也。”

召公虎欣慰地道:“南将军言重了!正因如此,四夷虽然侵扰边境,但我大周之心腹大患不在眼前四夷,乃周王室如何在诸侯中恢复威望,展现兵威。

“只有让诸侯国相信我大周王师还能守卫国土、震慑四夷,保护诸侯国安全,征讨四夷之不臣,华夏诸侯们才能同心同德、抵御蛮夷。先王之分封诸侯于各地,不就是如此目的乎?”

南仲连连称是,便跟随着召公虎,准备出帐迎接楚国使团。

此时,周王师、卫**队连同随、唐、息三国的军队,都按照召公虎安排,从城外到城内排开,刀枪出鞘,旗帜招展,盔甲鲜明,抖擞精神以迎楚国使团。

会面地点在随国明堂,召公虎被随侯拥坐了首席,随侯、息侯、唐侯座左,卫伯和、程伯休父、皇父、显父等座右。南仲等一干将领和随、息、唐三国的卿大夫分立堂下。

门外,楚国使团在随国大夫的迎接下,缓缓走到堂下,气定神闲,对召公虎和众诸侯、卿大夫行礼。

手持白旄的便是这个楚国使团的主使者,众人只见他年纪四十上下,一缕髭须一丝不苟,着装大气得体,举止只见颇得周礼,都不禁心中感慨:

“都说荆楚之人是蛮夷,不服王化,不守周礼,如今看这位使者,一点都不像是化外之人,倒是比中原的许多诸侯国使者有过之而无不及。”

召公虎知道众人所想何事,他微微一笑,拱手道:“楚国使团远道而来,孤照顾不周,没能在郊外为你们接风洗尘。”

楚国使节笑道:“太保大人客气,您乃天子上卿,辅国重臣,能亲自接见我楚国使者,已是我楚国上下之荣光了。本使感谢太保大人摆下如此阵仗,却没在明堂前为我等摆下沸油之大鼎。”

众人见他这话中讥讽有刺,都心中不平,程伯休父怒道:“请楚子使者自报姓名。”

“多谢大司马提醒,是本使失了礼数。”楚国使节见程伯休父出言不善,也不以为愤,环视众人,缓缓道,“我乃楚国使者屈虔,如今屈居楚国莫敖。”

程伯休父见他知道对方认出自己是大司马,心里一震,心想这楚国使者屈虔好眼力。

众人也是心中一凛,莫敖者,楚国之宰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称得上是楚国位极人臣之辈,楚国国君派他亲自前来,到底所为何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