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第一六九章 汉阳局势

大周中兴 第一六九章 汉阳局势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第一六九章 汉阳局势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次日天光大亮,周王师整饬完毕,准备拔营北归。

随侯率领全城军民前来送行,和召公虎、卫伯和等众将帅依依惜别。随**民感念周王师的千里驰援,都争先恐后地夹到欢送,召公虎连连向人群挥手致意。

周王师当中大部分将士从未享受过如此拥戴,都感动得热泪盈眶。而周王师中的宿将程伯休父更是感慨万千,欣慰周王师已然走在恢复往日荣光的坦途。

离开随国都邑,召公虎心情不错,他邀请方兴同车,准备对他普及江汉平原一线的地理风物。

方兴自是欣喜若狂,纵然周王师是全速急行军赶回洛邑和镐京,但如今五路战事已平定四路,顿时感觉车轻马快,心情也愉悦无比。

召公虎拿出一副地图,方兴一眼认出,图上画的正是江汉平原,其上密密麻麻,标注了许多大周分封的诸侯。

召公虎道:“从大周立国之初开始,历代天子就注重在东南方向部署诸侯国,为了监视夷人和蛮人的活动。到了周穆王继位,便料定以楚国、徐国为首的蛮夷势力威胁日益加剧,故而设立三道防线,以巩固防御。”

“三道防线?”方兴对此十分感兴趣。

的为了防备他们楚国和南蛮的入侵,在江汉平原上,部署了三道防线。我看你颇喜欢历史和用兵谋略,我就说给你听。”

召公虎道:“这三条防线,明面上是我大周分封了三批诸侯,实则是三道铁索般的防线,把淮水、汉水一线牢牢锁住。”

“哪三道?”

召公虎道:“这第一道,便是周穆王在汉水北岸分封的汉阳诸姬,以随、唐、息为首,三国成犄角之势,互相支援和呼应,一旦有南方异动,他们便联动防御。此次楚国人攻伐铜绿山的消息,便是随侯传来。

见方兴听得有些懵懂,召公虎便在地图上标示出这些国家,道:“随、唐、息三国,以山脉和水流为依托,得极好之地形,土地丰饶,沃野千里,三国皆为姬姓、侯爵,在亲缘和爵位上,保证了这三道防线的最前沿防务。”

方兴听得恍然大悟,赶忙问:“那这第二道防线是?”

召公虎道:“第一道分封的是姬姓诸侯,那第二道自然就是姜姓诸侯。自古以来,姬姓和姜姓便是至交部族,向来缔结婚姻之好,在汉阳诸姬的北面,同样有一大块方圆数千里的沃土,你可知何处?”

“可否是南阳?”

召公虎赞许道:“不错,这第二道,正是南阳地区。我大周有两个南阳,皆为一等一的好土地。山南水北谓之阳,大周的两个南阳,一个恰好在黄河之北岸,一个在中岳崇山之南麓。考你一番,这两个南阳分别何来由?”

方兴想了想,道:“北面之南阳在黄河、太行、王屋所夹之地,那里属于东都洛邑的王畿地带,分封了许多畿内国,大多都是前朝遗留的诸侯们,如苏、温等。而另一个南阳,想必就是应国以南、随国以北的南阳盆地了。”

召公虎笑道:“孺子可教也,南阳盆地是扼守中原腹地和江汉平原的要道,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当初周成王分封了几个姜姓大国于此。大周同姓不婚,因此历代周王、姬姓诸侯、卿大夫们都和姜姓诸侯国联姻。

“为了表彰这些姜姓舅亲们,除了首功之臣姜太公一系封在东面的齐国、纪国之外,其他姜姓国家皆封于南阳盆地,其中如吕国、谢国等,都是古时四岳的后代,而南阳盆地自古也便是四岳的故地。”

方兴点头道:“这就对了,姜姓诸侯们和大周关系密切,让他们镇守南阳,作为江汉第二道防线,便再好不过也!”

召公虎道:“有了姜姓和姬姓诸侯做前两道屏障,但还只能守住汉水沿线,而这第三道,便是在中原地区加强传统诸侯国的力量,如陈、蔡、许等侯伯之国,许他们以增兵扩地的权利,使他们进可以出兵南征,退亦足以自保。

方兴沉默不语,心道:“这几个诸侯国分明就是混吃等死之辈,又怎么会有什么战力?远的不说,就这次五路蛮夷伐周,他们竟然闭门不出,对周王师没有丝毫帮助。”

召公虎似乎看透方兴的形式,道:“唉,只可惜他们立国两百年以来,中原鲜有战事,这些诸侯国的国君和卿大夫们大多醉生梦死、贪腐成风,骄奢淫逸、难有指望。”

方兴指着地图上一串星罗棋布的小国,问道:“郧、绞、六、巢、赖、蒋、沈……这沿着淮水分布的十几个小国是?”

召公虎道:“从汉水南岸到淮水流域,有十多个异姓小诸侯国,他们大多都是历代聚居于此的小方国、小部落,实力弱小、文化落后、不习周礼。”

“可他们还是得到分封了?”

“他们和楚国类似,本就是蛮荒部落,虽然得到分封,但朝三暮四、左右摇摆,因此大周无法把江汉防务寄托在他们身上。你看,前日楚国作乱,这些小国在楚国的威逼利诱之下统统反水,都成了楚国的爪牙。”

方兴接着问道:“既然此地防务极为重要,又为什么要分散开分封这么多诸侯国呢?他们之间岂不互相不服,貌合神离?”

召公虎叹道:“这个问题很矛盾!如果先王分封大国于此,此地离王畿太远,倘若诸侯们拥兵自重,又该若何?”

方兴不住挠头,道:“这我倒真没想到。”

召公虎道:“夏商之时,此处就有豕韦、大彭、昆吾这些祝融氏大国尾大不掉,他们根本没把夏王、商王放在眼里。可如果只分封小国,又如一盘散沙,根本不是楚国、徐国的对手。”

方兴咬牙道:“楚国、徐国狼子野心,他们始终是不会臣服大周的!”

召公虎道:“想要抗击楚国为首的南蛮,和徐国为首的东夷入侵,向来只能周王师亲自出面,才能带领这些小诸侯们击退叛军,昭王、穆王、厉王无不如此。大周王师便如同救火一般,无奈四处奔波。”

聊着聊着,二人都怅然不语,只留下一串车马萧萧。

晓行夜宿,两个日出日落很快过去,召公虎带着大部队班师回洛邑,卫伯和也带兵回封国卫国。

在洛邑休整了几日,召公虎留下皇父、显父率领新招揽的成周部队驻守洛邑、函谷关,而自己率领着重新满编的宗周六师班师往镐京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