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第二一九章 无粮可用

大周中兴 第二一九章 无粮可用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第二一九章 无粮可用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下朝后,仲山甫便带着兮吉甫奔赴集市和工坊。他们最迫切之事,便是想让镐京的能工巧匠看看,能否造出西戎缴获的那些青铜长戈。

工坊聚集了镐京城经验最为丰富的匠师们,他们将青铜长戈传递一遍,都惊叹其用料和技艺之精湛。

“尔等可曾见过如此锐利和坚固之长戈?”

“未曾。”众人连连摇头。

“若要打造如此之戈,怕是要用上好铜矿,加之反复锻造,温度适宜,百次方可造一。”一老铜匠道。

“那这上好铜矿,不知何处可得?”仲山甫问道。

一商贾道:“放眼全华夏,即便是铜绿山出产之高品铜矿,亦无法达如此硬度,想必是加入独特辅料,方可得成。”

“独特辅料?可否得知?”仲山甫道。

老铜匠道:“将此青铜戈头重新炼化,将铜水融化倒出,或许可以验明所掺何物。只是此过程势必耗时良久,且怕损耗颇巨,需要至少十支铜戈,方可测出。”

兮吉甫沉吟片刻,道:“便与你十支!只是尔等需速速赶工,务必于明日天明前验出结论。”

那老铜匠道:“二位大夫如此嘱咐,我等必尽力而为。”

言罢,老铜匠便呼来十余名学徒,架炉、生火、制范、反复浇筑,忙得不亦乐乎。

兮吉甫、仲山甫也一直在匠坊等到深夜,实在熬不住了,便找个墙角和衣而卧。

待到黎明四更,兮吉甫、仲山甫被铿铿锵锵的铸造声吵醒,拿惺忪睡眼一瞧,工匠们还在彻夜奋斗,心生敬佩。

“二位大夫,大有收获!”老铜匠很是兴奋。

“请讲。”二人眼中放光。

老铜匠拿出一金属块,在摇曳火光下晃了晃,可见其遍体乌黑,道:“经过一夜反复溶练,把铜水全部排净,其内便是此矿。”

仲山甫接了过来那金属块,虽体型不大,但分量很重。

老铜匠接着道:“我一辈子为周王室铸造铜器,数以千计,然而今日之铜,却绝非铜绿山所产。这块重物乃是比铜矿更坚硬、更沉重之物,非为中原物产。”

“可否是铁?”仲山甫道。

“亦非铁也,铁名恶金,虽质重,但熟铸后柔软无比,无法为坚锐之器也,故弃之不用。”老铜匠摇头道。

“那此乌金又从何而来?”兮吉甫问道。

老铜匠道:“我幼时曾闻,在淮夷、荆楚出产一种硬矿,其硬度数倍于铜,只是未曾得见。”

“淮夷?”兮吉甫若有所思。

仲山甫道:“兮兄,弟正有一大计,与淮夷有关。”

接着,如此这般对兮吉甫说了一番,兮吉甫大喜,道:“那我二人速速上朝,奏明天子此事!”

言罢,天已快亮,二人出了工坊,便匆匆参加朝会而去。

朝堂上,周王静心情不错。朝会一开始,便让召公虎把此次西征之事从头到尾细细汇报一番,听到精彩处,龙颜大悦。

周王静道:“太保此番出征,不仅瓦解西戎贼酋之叛,还为余一人找到母舅族人之踪迹,乃双喜临门。王舅姜诚所献筑邽、太原以驻军之事,事关大周西境安危,当下旨速办!”

“唯。”召公虎深施一礼,“臣已留大夫南仲以经略西土,这就令其着手此事。”

周王静称善,继而又道:“处理完西戎之事,下一步太保又有意兵发何方?”

召公虎闻言,心中一凛,想这刚刚班师,三军还未歇息,怎么这位少年天子又想着攻伐之事。

犹豫之间,仲山甫出列,对曰:“禀天子,臣有要事禀报。”

“仲山大夫,有何本要奏?”周王静面带微笑,他显然对仲山甫上任后改善经济的政绩十分满意。

不料,仲山甫乍一开口,便泼来一盆凉水:“禀天子,大周之军费粮秣,已将磬也。”

“竟有此事?”周王静咋舌,“此正秋收之时,余一人闻听,关外诸侯大多丰收,何曰告罄?”

仲山甫道:“所取之粮,大多已用于赈灾、俸禄。而为支应此次西征,去岁有余之存粮,亦大多用尽。如今还需筑城固防,更是所耗甚费,若再兴兵,怕是无粮可用也。”

周王静面露沉重,道:“王师出征不到旬月,不曾料到何以耗粮如此之速?”

仲山甫道:“用兵之时,千里馈粮,十去二、三;而六师用粮所耗,一日数千石,即便三餐用之为粥,亦只省其半也。”

周王静又问道:“若今番再去诸侯国买粮,不知可否应对明岁之征伐否?”

仲山甫道:“王畿旱灾已连绵三年,若明年再度歉收,则兵事难以为继也。且诸侯之粮……”

“诸侯之粮如何?”周王静见仲山甫欲言又止,心中咯噔一下。

仲山甫道:“自去岁至今,大周以畿内诸侯之名义,大举收购诸侯之粮。然今水涨船高,诸侯之粮也竟大涨其价,竟升至三倍有余。”

周王静大怒,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诸侯之粮,乃天子之粮也!王畿遭难,本当诸侯赠粮以救,如今居然敢对天子涨价,岂有此理哉,余一人要倍增诸侯之贡赋!”

“天子息怒,万万不可动得此念。”仲山甫倒是十分淡定,“诸侯并非仅针对天子涨价,而是中原粮价确在飞涨。”

“此乃何故?”

“乃商盟作祟也。据微臣所知,大周在暗中购粮后不久,商盟便倍以购粮,故而诸侯之粮愈贵。”

“商盟!殷商余孽,真是个难缠对手,余一人必除之而后快!”周王静咬牙切齿。

“商盟之财力,十余倍于大周,富可敌中原各国也,其若购尽天下之粮,亦绰绰有余。”仲山甫面不改色禀道。

“难不成,余一人就如此坐以待毙,成亡国之君乎?”

仲山甫故作沉思,道:“倒有一策,可解燃眉,只是牵涉过甚,臣不敢提。”

“速速说来,但言无妨!”周王静十分焦虑。

“专利之策。”

仲山甫一言,朝廷之上一片哗然,许多卿大夫窃窃私语,暗骂仲山甫是又一个见利忘义的荣夷公。

周王静十分为难,踟躇道:“周王畿大旱,百姓皆说乃是先君厉王为祟,当年‘专利’惨死之冤魂告状于天帝。余一人闻此言论,寝食难安,爱卿此言,当从长计议。”

“非也!”仲山甫倒是拒绝就周王静的台阶而下,“厉天子专利之策有错,但错非专利,而是地点。”

“此话怎讲?”周王静似乎看到点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