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第二三八章 伐灭东夷二部

大周中兴 第二三八章 伐灭东夷二部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第二三八章 伐灭东夷二部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齐侯无忌年轻气盛、意气风发,领了军令之后,片刻不耽搁,便急行军至淮水渡口。

渡过淮水之后,齐军也没想着歇息,四处派斥候寻找,总算找得奢比尸国主力所在。

原来,昨夜奢比尸国派先锋部队对纪国、莱国发动夜袭,以纵火为掩护,悄悄将大军转移到淮水南岸。待同流落在淮南的部分淮夷残部汇合后,打算择时抄周王师大军后路。

奢比尸人自以为此迂回之计神不知鬼不觉,却哪里能瞒过身经百战的师寰,他昨夜便看出端倪。于是,当奢比尸国主尸冉正野心勃勃地谋划战事之时,何曾料到竟有一支精锐部队已经直插本方指挥部。

齐侯无忌脾气暴躁,武艺也是一流。他身先士卒,带领五千齐国精兵,冲入尸冉大营,砍瓜切菜一般,很快将奢比尸指挥中枢冲击得七零八落、四散而逃。

而奢比尸国身后的淮夷残部见到齐军来势汹汹,也如惊弓之鸟,哪敢再抵抗,纷纷鸟兽散、落荒而逃。

齐军固然强悍,但毕竟人数上不占优势。奢比尸国此役虽然折损千余人,但元气尚在。尸冉很快收拾残兵、重新布阵,往东撤退十余里,重新安营扎寨。

齐侯无忌无奈,自己深入敌后,无法久战,于是撤回淮水岸边,看样子明日一早便要渡河。尸冉颇通兵法,便下令次日一早趁齐侯无忌半度之时而击之,便可大获全胜。

却不料,当晚突然西北风大作。就在此时,齐侯无忌迎战车杀来,奢比尸阵营突然火光冲天,原来是齐侯无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同样施了火计。

尸冉这才惊醒,他如何料得到自己用在纪国和莱国营帐的火攻计,很快就报应在自己身上,而且还要更猛烈、更措手不及。

不得已,尸冉率兵突出重围,继续东撤。正要渡河,只觉身后喊杀震天,看旗号正是周王师将领方兴。方兴早在此地埋伏多时,率领周王师五千兵马掩杀过来。

尸冉不敢恋战,只得命令后队死战,自己则带领数百亲兵连夜坐船北渡,往奢比尸国老巢撤退。

天光大亮,待尸冉惊魂未定回到奢比尸国城下之时,发现城池上旌旗已易,城门早已失守。定睛一看,城下站立一将,乃是周王师先锋名将师寰。

尸冉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连番失利让他失了方寸,竟敢率领残兵败将杀向师寰。可他哪里是师寰对手,还未几合,尸冉便死在乱军之中,全军覆没。

师寰下令将尸冉枭首示众,周王师首战告捷。此役斩首千余,俘虏上万,召公虎下令将奢比尸国遗民并入莒、祝等国,并尽毁其城池聚落,一举将奢比尸国从大周版图上彻底抹去。

论功行赏,齐侯无忌渡河后屡施奇谋,自然当计首功。他进兵得法、行伍娴熟,召公虎对其赞赏有加。

庆功宴席间,齐侯无忌言其用兵之道皆来自于祖传之《太公兵法》,有神出鬼没之谋、变化无穷之计,对付这些东夷小部落可谓大材小用。

每说到得意处,齐侯无忌都不忘目视纪侯,面有得色。而纪侯羞愧难当,便只好找借口说身体不适,匆匆离开大帐,独自泄愤去了。

击溃了奢比尸国,召公虎下令也将前锋大军往东北推进数十里,安营扎寨后,便等待周王静御驾带领的中军前来会师。

次日,周王静军中也传来捷报,在卫伯和、公石焕率领下,卫军轻松扫平了黑齿国,瓦解黑齿地盘,将俘获的黑齿夷人分给当地风姓各诸侯国。而黑齿国主齿铃则率领残部一路往北,投奔十日国而去。

很快,周王静和召公虎的部队顺利会师、合兵一处,一路往北,途中又扫平诸多不成气候的东夷部落,兵威大振、所向披靡。

“距解徐国之围才过半月,如今东夷叛军已平定近半,四大方国中也只剩下十日国和青丘国而已,余一人之心甚慰!”周王静亲身经历多场胜仗,心情大好。

召公虎则不敢大意:“禀天子,奢比尸、黑齿二国虽灭,但皆是弹丸小国,且孤军奋战,在王师面前自是不堪一击。但前方之十日国却与之不同,其源远流长、极难对付。”

周王静不以为意:“十日国之名如此浅薄,不知是何来头?”

召公虎道:“不知天子可否听说过大羿射日之事?”

“略有耳闻,愿太保详说。”

召公虎道:“据说尧帝之时,天有十日,庄稼草木皆被晒成焦炭,人无所食,民不聊生。天下有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等等的野兽,都是人间大害。

“这时,东面有英雄曰‘大羿’者挺身而出,诛杀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最终天下平定,四海升平。”

周王静道:“此乃传说也,天日如何用弓箭射得?”

召公虎点头道:“射日之说乃是喻指,以代当时东夷形势。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九日者,当为九黎部落方国之代称。”

“九黎?此事莫非与蚩尤有关?”

“正是!蚩尤生前为东部联盟领袖,被诛杀之后,东方各方国又陷于长期内战之中,烽火连天,民不聊生。于是大羿临危受命,担负起统一东方各部之责。”

“那这大羿是何来头?”

“‘羿’字从‘羽’,这是东夷部落最常见的取名方式,如徐君之名‘翎’,亦是从羽。大羿是上古有穷氏之后,有穷氏乃尧帝之时‘四岳’重臣羲和氏的封国,实力为东方最强。”

周王静若有所思:“余一人尝听闻‘后羿射日’典故,为何太保言其名曰‘大羿’。”

召公虎道:“史上“羿”有二人,皆东夷有穷氏之人。射日者名曰大羿,是尧帝时的东夷领袖。而后羿,则活跃于夏朝初年,是著名篡位者,太康失国便是拜其所赐。后来世人以讹传讹,常常将二人混淆,甚至张冠李戴。”

周王静有了兴趣:“那这位后羿又是何来头?”

“说起这后羿,和眼前这十日国还颇有渊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