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第二七一章 召公班师(上)

大周中兴 第二七一章 召公班师(上)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第二七一章 召公班师(上)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陇山是条分水岭,北段的固原阳光明媚,而太原之地却一直雷雨不断。

已是入夜。豆大的雨点,敲打着中军营帐顶上用来防水的油布皮,犹如战鼓之声,激荡着召公虎心魄。他侧卧在榻上,反复翻看堆积成山的文牍,这些都是刚从镐京城快马运来的公文,幸而没有打湿。

“三日,”召公虎叹了一口气,揉着看得疲乏的双眼,上了岁数后,精力也显然不如壮年,“三日之约眼看便要到了。”

三日前兮吉甫同他定下伏击之计,于固原设伏以阻击犬戎。如今已是最后一天,直到夜间却迟迟没能传来前方战报。

他披了件外衣,起身走到帐外透气,只觉眼皮频跳,顺口问卫兵道:“从固原前线快马传书至太原,需要多少时辰?”

“禀太保,两个时辰,”卫兵又有些迟疑,“若道路泥泞,怕要多于三个时辰。”

“也罢,那再等等,”召公虎安慰自己,“信使想是已在路上也。”

他转身回到几案之前,按着发麻的太阳穴,企图驱走忐忑,眼前这些公文从国都远道而来,整整装了三车。费了老半天劲,他才算把这些简牍分门别类。其中涉及政事的部分倒是少之又少,无非是仲山甫汇报的粮饷事项,以及大司徒虞公那抄送来的一些鸡毛蒜皮的人事函件。

真正让他头疼的,是那几堆摞得半人来高的简牍,那可都是清一色的匿名弹劾奏章。这些奏章本该由太宰呈于周天子批阅,不知为何,天子却将它们原封不动地运到太原。

起初,召公虎以为是廷臣们弹劾自己,可粗略翻了几篇却大吃一惊——所有奏章都在指摘同一个人,兮吉甫。

“匿名弹劾,唔……”想起这一切得追溯到大司寇王子望的那个馊主意,召公虎轻叹道,“没事找事,真是作孽!”

还记得在今年年初,周王静御驾亲征淮夷之前,这位老王叔不甘寂寞,又自作聪明地向周天子献策。他振振有词地提议:“昔日王兄厉天子在位时,因阻塞言路而致国人暴动,荼毒深远。故而当广开卿大夫言路,能让下意直达上听,也可减刑狱之讼。”云云。

王子望此举本意自是为了偷懒,这样能减轻大司寇工作量,许多狱讼可以绕过自己、直达天子。然此策被天子采纳之后,倒误打误撞演变成了匿名弹劾这一荒谬“创举”——爵位为中士以上的贵族,可以于每月上旬匿名提交建言于太宰府,由太宰呈送天子批阅。

言路确实因此而拓宽,可这种妄议朝政的风气一开,不免有小人借此机会公报私仇、恶意弹劾,其伤害性倒比国人暴动毫不逊色。典型的矫枉过正。

召公虎有意制止,但一来这半年军务繁忙,二来周王静似乎觉得这种制度很对胃口。“天子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寄居太保府的少年王子也,”召公虎不止一次提醒自己,“与他父王一样,亦是迷恋权力在手之滋味。”

他再次坐下,又顺手翻了几份弹劾奏章,言辞都千篇一律,无非是些“卑位掌重兵”、“轻狡冒进”、“弃守祖上太原之地”的字眼。虽说不痛不痒,但三人成虎,谎话听多了,想必周天子也不免起疑。

“周天子为何要寄这些奏章于孤?”现在召公虎似乎有些明白天子之用意,兮吉甫毕竟于国人暴动中救过天子和自己性命,“可众口铄金,陛下或许是为舆论所厌,故而一股脑送来,给老太保醒醒脑罢。”

兮吉甫由自己一手培养,可谓得意门生。自周王静继位以后,召公虎力主提拔年轻有为的布衣大夫,想必触动太多贵族的既得利益。年轻贵族世袭不到高官重位,那些已有官位的贵族同年轻有为的布衣大夫相比,亦是相形见绌,岂能不招人嫉恨?

更有甚者,坊间有恶语流言:“太保子嗣断绝,心有不甘,故而断其余权贵之爵禄,结新党以另有图谋。”此话字字诛心,召公虎只是笑而不语,“清者自清,这些人不敢弹劾于孤,却只敢中伤兮大夫,下作!”

又转念一想——或许,兮吉甫只是小人们要清除的第一块绊脚石;而自己,太保召虎,则是最后的众矢之的。

“先祖康公,大周历代先王,”他闭目祈祷道,“贤若周公旦,昔日也惧朝中谗言而避于荆楚之地。后土在上,老臣只为大周社稷中兴,绝无二心,愿赐予召虎以勇气。”

就在此时,帐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信使来也?”召公虎一个激灵,也顾不上穿着鞋履,跣足走到帐前。

“太保,捷报!”来人满面红光,正是方兴。

“方叔,如何是你亲自前来?”召公虎一边帮他脱去避雨的蓑衣,一边把他迎进帐中,“速为孤说此捷报,要细细道来!”

于是,方兴就把这几日如何设伏,如何用计诱犬戎国主入包围圈,又如何大胜犬戎生力军之事,详细道于其义父听。只是兮吉甫让敢死队员战前饮酒之事,他踟躇半晌,最终选择略去不提。

“两千五百士卒,大胜八千犬戎精锐……”召公虎重复数遍,“妙哉,妙哉!”

“兮大夫有勇气,有智谋,”他虽是心中狂喜,但转眼一瞥几案上的那些弹劾奏章,不禁又倒吸一口凉气,“重中之重,也有运气……”

方兴年轻,显然不懂召公虎话中深意,只是兴奋地附和:“兮兄允文允武,确是大周不可多得之栋梁大才!”

“他乃谋略之鬼才,亦是短兵相接之天才,”召公虎坐回几案,“兮大夫攻克萧关之后,向孤讨要便宜行事之权。如今想来,才知其用意。”

方兴疑道:“如何用意?”

召公虎叹了一口气:“倘若兮大夫将此险计事先告知于孤,依孤之谨慎,怕是不会有这场以少胜多之大捷也!来,喝水。”

方兴接过水壶,一饮而尽,他显是经马不停蹄赶路,早已又饥又渴。

“萧关、固原,两地三战尽歼犬戎主力,皆兮大夫首功;太原、邽邑、皋兰山数役大捷,亦是源自兮大夫良谋。”召公虎知道,那些对兮吉甫的恶意中伤都随之不攻自破,“夜已深,你也速去歇息罢,明日摆下宴席,迎接兮大夫班师!”

“唯!”方兴行过军礼,脸上犹喜不自胜,转身要走。

“等等,”召公虎叫住义子,接着从弹劾奏章中取出两份,小心翼翼放入怀中,这才抬头道,“今日大捷,军中无以为乐,便燃篝火助兴罢!”

“篝火?”方兴很是疑惑。

召公虎指了指眼前那重达数石的简牍,微微一笑:“便以此为燃料,搬出去全烧了……”

“得令!”方兴虽不明就里,但自是乐意效劳。

不多时,营外篝火升起,浇了油的简牍在雨水中噼啪作响,火光映红了军帐。

召公虎这才叹了一口气,从怀中取出那两份奏章中的“幸存者”,反反复复又读了几遍,面色越来越沉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