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第二七九章 卫伯和(下)

大周中兴 第二七九章 卫伯和(下)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第二七九章 卫伯和(下)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天子在上,”召公虎起身对周王静作了一揖,他依旧老成持重,“先贤周公定大司马之职,掌建邦国之九法,以佐王、平邦国。此职掌王师之戎事,自古必由军功卓著者担任!”

“比如?”虢公长父不怀好意,显然明知故问。

召公虎道:“中大夫兮甲吉甫,自其出仕以来,屡献奇计——王三年灭邽戎,王五年献计平西戎,亲率元戎十乘伐犬戎,如入无人之境。其文韬武略,镇服全军;文武吉甫之威名,四夷丧胆。”

“可……”虢公长父想插嘴,不料召公虎还未说完。

“中大夫南仲,天子登基前两次护驾有功而为大夫。王元年平五路犯周,王三年平邽戎,皆身先士卒、履有奇谋。过去两年又接连营建邽邑、太原、固原三个西域重镇,亦是居功至伟。”召公虎顿了顿,“此二子之功绩与能力,哪个不在程氏兄弟之上?”卫伯和知道这是实话,兄弟俩连师寰将军都不如!

“可此二人布衣出身,如何当得九卿?”虢公长父幽幽道。

召公虎瞪大眼睛,如盯着怪物般看着虢公长父:“兮吉甫是蜀相世家,南仲亦是开国名将南宫适之后,虽是布衣出身,可也是贵胄之后!”

“没落贵族之后,不是世袭贵族。”虢公长父斩钉截铁,“你召虎没有子嗣,故而一意孤行,提拔这些出身贫贱之人入朝为官。敢问,你可曾考虑过大周世卿贵族感受?大周江山乃是这些畿内大族打下,岂能忘本?!”

“大周如今用人之际,不可以出身论英雄?”召公虎据理力争。

“用人之际?你是说大周已无人可用了么?”虢公长父很是不屑,“当今中兴治世,难道还不如共、懿、孝、夷这四王之时哉?”

“太傅,此乃污蔑!”召公虎渐不淡定。

“天子圣明,将这些布衣平民破格提拔为中大夫、仅次于卿,已是大开天恩,谁敢人心不足?”虢公长父开始拉拢天子,“这等布衣大夫,稍有微功便平步青云,置元老公卿于何地?置世家大族于何地?太保就不怕这些人中再出一个荣夷公、再来一次国人暴动乎?”

虢公长父抛出如此诛心之语,竟说得老太保哑口无言。而周王静则在静静抚摸他刚修剪的髭须,似有点头赞许之意。卫伯和不禁替召公虎捏了把汗,他不忍心看下去,便起身说了句公道话:“太傅请注意言辞,今天子岂会重蹈厉天子覆辙?”

“哟嗬,”虢公长父把矛头指向卫伯和,“看来太保除了与王子友结盟,还和太宰颇有交情嘛!”

这句话一石三鸟——不仅挑拨离间周天子兄弟之情,还加深了天子对召公虎结党营私之猜忌,还顺便抹黑了自己。卫伯和在政坛沉浮多年,自能拆穿其险恶用心,同虢公长父辩驳起来。

此时周王静已不胜其烦,起身冷冷道:“众卿休矣!同殿为臣,自然一心为国为公。各位若有私仇,请散朝再议罢!”

“臣等失礼!”三位重臣赶紧停口。

“太傅,你主管军事,”周王静口气瞬间恢复平淡,若无其事道,“大司马人选,你有何高见?”

“臣倒是有个两全其美之提议,”虢公不忘斜眼偷瞄召公虎反应,“想必太保也能欣然接受……”

“时辰不早,太傅倒有兴致猜谜?”周王静打断他。

虢公长父道:“拔擢小司马虢季为大司马,补足九卿之列。大将南仲则递补为小司马、中大夫。程氏兄弟依此次西征之军功分别提拔,与师寰、方兴同列中大夫,如何?”

周王静沉吟片刻,道:“太傅此计甚善,便晋升虢世子为大司马!”

“他有何军功?如何服王师之众?”召公虎没想到周天子居然站在太傅一边,他彻底沉不住气,“虢世子这五年何时上过战场?亦未曾统领过一兵一卒,如何使得?”

“犬子于洛邑整饬成周八师,如何不算军功?”虢公长父冷笑道。

“那兮吉甫立下不世奇功,难道我等视而不见?”太保一怒之下失控,竟掌拍几案,“当初天子可是许诺过西征将士,所有功劳双倍记勋!”

“太保莫不是对天子有成见?”虢公长父继续混淆是非,“天子自然记得双倍军功之事,提拔南仲、程氏兄弟等,便是兑现诺言!”

太保刚要发作,赶紧被卫伯和拉住。

“兮大夫有功不假,但他已是中大夫,且当前尚无卿位空缺,只得先欠着。”虢公长父双手一摊,仿佛他才是受害者。

“欠着?可笑!”召公虎怒发冲冠,“赏罚不明,岂不寒了天下人之心?”

虢公长父充耳不闻,转向周王静道:“天子,可曾忘怀那堆积成山之弹劾奏章否?”

“那都是无稽妄言,不可信!”老太保咬牙切齿。

“那兮大夫私自调动军队,率师轻狡冒进于敌后,决战前让士卒破酒戒,又该当何罪呢?”虢公长父显然有备而来。

“可已矣!”周王静已下定决心,“除兮大夫之暂无新任命外,其他人选之晋升便依太傅之言,起诏!”

“遵旨!”虢公长父洋洋得意。

好一个老狐狸!卫伯和突然对虢公长父刮目相看——他故意荒谬提名程仲庚为大司马,以此设套激怒召公虎。趁政敌方寸大乱,这才图穷匕见,成功把嫡长子虢季推上九卿之位。此消彼长间,他在九卿之位的争夺中拿下一个重要筹码。

当初,召公虎凭借他对周王静救驾和拥立之厚恩,一时大权独揽。虢公长父失势后仓皇逃离镐京,天下人皆以为他大势已去。可现在看来,他明着在洛邑放纵**,实则韬光养晦。此前从未发觉此人有如此政治智慧,莫不是得高人指点?“此人不可小觑!”卫伯和告诫自己。

召公虎一心为国,平生最恨小人得志。他恼羞成怒,只向天子匆匆行礼,便拂袖推门而出。

“倚老卖老!”虢公长父此话显然是说给周王静听。周王静没有同意,但也没有否认。

卫伯和暗叫“不好”——召公虎此举让周天子下不来台,分明是授小人以柄,不仅对兮吉甫晋升于事无补,反让周天子更加嫉恨。他已记不清,曾经情同父子的召公虎和天子已是第几次产生嫌隙,真令亲者痛,仇者快。

老太保为人宽厚,可惜在权术上略显愚钝,容易意气用事。当初他强谏周厉王,终被疏远,而今面对其子,却仍旧喜怒尽形于色,实是大忌。“老太保还总把自己当父亲,”卫伯和心中喟叹,“可惜他忘却周天子已非昔日幼童。”

卫伯和已看穿问题症结——周王静远比召公虎复杂——他从小寄居太保府篱下,在担惊受怕中长大成人,在质疑声中登基九五,这一切已成年轻君王心中不可触碰之伤疤。

他有意伪装,刻意模仿其父周厉王言行,但二人实则毫无共同点——厉天子锐意改革,他不顾一切地支持荣夷公变法,不惜疏远周召二公,不惜同时得罪贵族与国人,他极具魄力,但也败于过度自信。周王静恰恰相反,他迷恋权力,在权柄的天平上长袖善舞,是个不折不扣的权谋家。

“主公和太保宅心仁厚,如果是天子,他会怎么想?”公石焕临终寓言在耳旁响起,卫伯和如触电般顿悟——

召公虎“人欲达而达人”,自是大公无私。他为国求才,力排众议提拔布衣大夫;他怕兄弟睨于墙,于是极力拉拢王子友,意图修好他和王兄的裂痕。可这一切在周王静眼中,何尝不是结党营私?不是用王子友要挟天子?

面对太保和太傅这对宿敌,周王静是要制衡,还是要一边倒地支持恩同再造的召公虎?显然,卫伯和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知恩图报是人之常情,可这恩情之大,大到不论如何报答都无法偿还时,或许……”他不敢再想。

夏夜之风却如此刺骨,让他不寒而栗。

“二位爱卿,还有事要奏否?”周王静一脸和颜悦色,仿佛方才一切都没发生。

“臣告退!”虢公长父旗开得胜,便面带笑意,倒退着走出房门。

见偌大的书房只剩自己和天子,卫伯和踟躇片刻,把心一横,作揖道:“臣卫和,有本要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