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第四一九章 蒲无伤(五)

大周中兴 第四一九章 蒲无伤(五)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第四一九章 蒲无伤(五)

原来,那冰棺并非真正意义的棺木,而是类似中原墓葬的椁。椁内赫然出现一人形金棺,光芒熠熠,其长一丈有余,面具处样貌狰狞,四肢粗壮,与史籍记载的蚩尤形象倒是相匹。

椁室一开为二,左右整齐分列,各有九个暗格。

暗格密封,杨不疑又抽出钜剑,准备撬开取物,又被蒲无伤制止。

“杨兄,暗格中想必便是棺前文字所言之蚩尤赠物,或许装着巫教秘宝。既然棺椁因叩首而开,已无敌意,杨兄若以刀剑开之,太过不敬。”

杨不疑点了点头,改为伸手触碰,果然,暗格亦装有冰钮,冰融便开,其中赫然出现一卷帛书。依照此法连开十八个暗格,竟全是书册。

“没有宝器,却不料是十八部书卷。”杨不疑悻悻笑着,略有失望。

“方老弟没来,却是遗憾,”蒲无伤也觉好笑,“这对他而言,这才是真正稀世珍宝。”

杨不疑看着天书般的蝌蚪文,问道:“你可认得这是何物?”

“天下医术三大家,皆有名著传世。神农派有《神农治世经》、《神农百草经》,岐黄派有《黄帝内经》、《黄帝外经》,而巫教,便传了这十八部书……”

“《山海经》?”

“正是,杨兄请看,这《山经》五部、《海经》十三部,正是巫教之圣物!”

杨不疑点了点头:“书册传于有缘人,蚩尤或许想不到,这书会落在炎黄子孙手中。”

蒲无伤感慨道:“如今巫教已亡,此物你我取之有道,手下倒也无妨。待后人研读之后,去粗取精,若能流传后世,倒也是美事一桩。”

“甚善!”杨不疑表示同意。

这时,椁室突然再次发出异响,方才藏书的暗格早已涌起黑水,重新冻住,椁室也藏有机簧,倏然闭合。

“这椁内装满黑色毒汁与腐水,”杨不疑心有余悸,“如果方才用钜剑毁棺,或用刀剑撬开暗格,毒液必会四溅,此殿中所有人便会死于非命。”

想到刹那的善念两次救了自己性命,蒲无伤也颇有后怕——这棺椁出自巧匠之手,叩头才开,动武便死,虽然毒辣,但也符合巫教的一贯风格。

这次巫教总坛之行,蒲无伤感慨万千。想这巫教教义本非为害人,只是其后人动了歪邪之念,才开始荼毒世人。

可转念一想,世间万物,大到政权、宗教,小到门派、家族,又何尝不是如此?

二人再次叩首,拜别蚩尤棺椁。待回到八卦殿上,蚩尤陵寝的“开”门渐渐合上,再难打开。

取了《山海经》,用包裹妥善盛好,蒲无伤又开始犯愁。

“杨兄,我们从玉殿巨坑掉下,现在那洞在头上数丈,我们徒手如何回得去?”

“是你摔傻了罢?”杨不疑仰天大笑,笑得蒲无伤一头雾水。

“怎么?”

“你看看我们掉下来的那道门,是什么门?”

“‘死’门?”蒲无伤看了眼对面那些被毒死的商盟杀手,心中慌乱。

“非也,在巫教里,‘死’门才是‘生’门。我们的来路竟是出路,没想到吧?”

蒲无伤不置可否,随着杨不疑走了一阵,果然曲径通幽,毫无凶险,推开出口石门,竟然已到玉殿门口。

二人重回玉殿,捡起方才遗落的包裹行囊,便准备离开。

这时,杨不疑突然快步走向蚩尤玉像前,毕恭毕敬地鞠了三躬。

蒲无伤从没见过义兄如此虔诚,不禁揶揄道:“起初,你因嫉恨巫教而要毁蚩尤玉像,故而机关触发、摔入秘殿;等你重见天日,却对蚩尤如此敬重。看来,此趟巫山之行荡涤了杨兄的心灵,倒没白来一趟。”

杨不疑笑道:“这等收获,倒比这满地玉石值钱多也!”

蒲无伤道:“话虽如此,可巫教留下的满山珍宝,我们不愿取之,怕是后人利欲熏心,与黄白之物所迷,免不了在此山杀个血流成河不可。”

此言不幸一语成谶,那也是多年之后的事了。

言笑晏晏,二人归心似箭,下山离开了净坛峰。

渡江之时,蒲无伤嚼起茱萸,这是他第四次横渡长江,倒已司空见惯。

舟船闲暇,蒲无伤便看看起《山海经》来。经书大多是上古蝌蚪文写成,但还是夹杂不少地图。早有耳闻此经乃是巫教先民以脚丈量天下土地,探寻世间各地物产民情而写成,堪称苗蛮南人智慧之结晶。

“杨兄,依弟愚见,《山海经》正本还是交给方老弟,让他交于大周朝廷,如何?”

杨不疑表示同意:“你我各誊抄一份副本,放钜剑门、神农派。正本便给方老弟做个顺水人情,有了这番收获,将巫教之秘告知天子,定能官复原职。”

“说不定,还能当上九卿咧!”

言罢,二人不禁为方兴感到高兴。

“蒲老弟,”杨不疑谈兴甚浓,“想起蚩尤,我便想起恩师交于你我之使命,乃是发扬光大炎黄之术。”

“愿闻其详?”

杨不疑道:“杨出于姞姓,乃是黄帝十二姓之一,得姓于黄帝之子伯儵。恩师教导不疑之武艺,正是轩辕拳术。此术历来只传于王家,恩师凭此成为一代马上天子。避位于彘林后,恩师从轩辕拳术中衍生出一套高明剑术,不疑学得后便独步天下。”

“如此,杨兄既是黄帝后人,又是轩辕武术之传人也!”

杨不疑点了点头:“还有你蒲兄,你是神农氏炎帝旁支,远祖名曰‘蒲衣子’,其十八岁成为舜帝帝师,赐姓为蒲。而恩师将神农氏《治世经》、《本草经》倾囊相授,嘱托你光大神农派门楣,便是让你振兴炎帝一脉。只是他老人家没想到,神农派不仅在蒲老弟手中复兴,反倒黄帝、歧伯后人之岐黄派,竟也投奔于神农派麾下。”

蒲无伤略有腼腆:“天下医术本就一家,大可不必执迷门户之见。”

杨不疑继续道:“然黄帝之学盛极一时,仓颉造字作史,大鸿作《鬼容区》兵法,风后制《握奇》八阵,大挠演五行历法、天干地支,隶首作数、定度量衡,伶伦作箫管、定五音十二律。这些绝学大多散佚,你我还任重道远!”

说着说着,竹筏已然再北岸搁浅。

杨、蒲二人放眼眺望,发现鱼腹浦依旧人头攒动,可原先楚营所在之处却已成废墟,不禁大奇。

蒲无伤疑道:“难道,楚军败了?”此刻,他最关心的依旧还是阿沅安危,也不知她从重伤半年有余,武功恢复了几成。

杨不疑当机立断:“走,我们先去鱼腹浦看看!”

刚走出半里,杨不疑突然被一个墓碑吸引,赶忙住脚步。

蒲无伤也发现异常:“有周以来,墓地大多不封不树,此坟却立了个新碑,很是蹊跷。”

二人走近一看,不由大吃一惊。原来,墓碑上赫然写着“鱼族长老之墓”六字,右下角还有个署名,单字曰“艾”。

“老人家……他死了?”杨不疑胸口犹如遭遇重击,倒退了几步。

毫无疑问,这是姜艾立下的墓碑,其中便是埋葬鱼部落老族长无疑。蒲无伤轻轻碰了碰墓碑下的填土,又发现了几个新字——“玄烟阁杀”……

“玄烟阁!”杨不疑咬牙切齿,“我知他们为商盟卖命,却不知他们何时来了南国?”

蒲无伤有个不祥的预感:“莫非,是两次三番纠缠我们的那些黑衣刺客?”

杨不疑并未回答,他强忍悲愤,便要掘墓。

“杨兄,你这是?”

钜子噙着泪水:“鱼老对你我有指路之恩,我答应过他,要将他改葬于悬棺之上!”言罢,便用钜剑疯狂地在坟上挖将起来。

“悬棺?那我们要带他老人家遗体何去?”

“神女峰!”

蒲无伤看着杨不疑忙碌的身影,心中感慨,巫山之行固然大有斩获,但那短暂的愉悦感已荡然无存——

巫教虽然灭亡,但是商盟还在,黑恶势力依旧暗流涌动。不论是神农派、钜剑门,还是恩师生前心心念念的大周中兴伟业,依旧任重道远。

2020.04.04,青山常在,英魂不朽。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时代的无名英雄们在负重前行。

默哀,感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