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零章 舒参(一)
夕阳西下。
舒参望着滚滚东流的长江之水,陷入了沉思。
自从徐、楚联军在江州城安营扎寨之后,与蜀国的战事便变得扑朔迷离,难分难解——
先是野瞳率领的三万蜀军前来迎战,施了一场无比拙劣的毒烟之计,随之蜀军主力反倒被此毒反噬,在徐、楚联军的夜袭之下溃不成军,最终被蜀国左丞相取而代之,并用他的头颅祭了青铜神树。
显然,鬼午的气场要比野瞳强上许多,带来的一万鬼卒让蜀军实力大增,而诡异凶悍的野兽阵也足以骇人听闻。只不过,纵然蜀军在人数上占尽上风,却无法将仅有一万余守军的江州城吃下。
而久攻不下,士气必堕。屈破败抓住这个机会,大胆启用方兴演练的“握奇阵”,并一举击败了鬼午手下的数万围城部队,使得徐、楚联军兵威大振,士气高昂。
但蜀军虽败,却并未伤及筋骨,鬼午也远比一勇之夫的野瞳务实,他不再用围攻江州城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作战方式,相反,他开始退避三舍,到江水上游安营扎寨,躲在茂林之中,犹如避暑一般。
这一招似退实进,让徐、楚联军十分难受。
毕竟,敌人消失在视线之外,让熊徇更加不安。
是出战?是固守?还是退兵?楚军和徐军诸将帅莫衷一是,众说纷纭。
舒参作为徐军主帅,不得不替自己的部下着想。
徐军长途奔袭已然数月,江州城与徐都彭城有千里之遥,军心思归。这场战役因熊徇与叛兄熊雪的争位而起,本就与徐国无甚关联,只因徐、楚有长远的共同利益,故而联盟,徐军也作为盟军加入战场。
可如今,楚国内战愈演愈烈,熊雪投靠蜀人,战事演变成楚国与蜀国的鏖战,这让舒参始料未及,又无可奈何。
当然,楚国出兵的时间更长,先是屈破败屯兵鱼腹浦数月,与熊雪展开了数个回合的拉锯战。随后熊徇御驾亲征,见楚国几乎全部家当都带入江州城。
然而,如今熊雪虽已成惊弓之鸟,但他的老巢新渐城却依旧未破,楚国的国都乔多城防务空虚。熊徇留莫敖屈虔辅佐三哥熊堪守国,也绝非万全之策。
总之,退兵之心一旦萌发,求战之意便会日渐枯竭。
鬼午一定是个洞悉人性的枭雄,他以退为进,便是打得这如意算筹。
就这样,舒参眼睁睁地看着日沉落江西逝,一轮圆月又从东方升起。
“又过了一日。”他感叹着,屈指数着徐军背井离乡后的时日,心中烦闷。
可无奈归无奈,纵然自己才智过人,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这时,只听身后快马来报,定睛一看,乃是楚营小校。
“舒元帅,楚君有请,中军帐内议事!”
舒参点了点头,打发走小校,也翻身上马,往中军大帐而去。
帐内烛火通明,想必熊徇刚刚召集完楚军将帅议事,见舒参来到,熊徇大喜,屏退左右,帐内只留下屈破败与舒参二人。
舒参行礼道:“楚君夜召不才,所为何事?”
熊徇摆了摆手,屈破败将舒参引到几案之侧,舒参俯身一看,原来几案之上展开着一副硕大的地图。
这地图密密麻麻,把山川、河流、军营、林森之处,全部标记得清清楚楚。舒参很快找到了长江和江州城所在,不禁心中一凛。
舒参惊道:“屈元帅,这是此间地形图?”
屈破败点了点头,又埋头对着地图沉思起来。
舒参又问熊徇道:“楚君,这地图是何人所绘?真乃天纵奇才也!”
熊徇叹了口气:“此图乃方大夫所献。”
“又是他?”舒参沉吟片刻,“是了,他流落南国之前便是大周职方氏大夫,将此地绘影图形,倒难不倒他。只是,此图上有大半是蜀国腹心地带地形,他何时去过那里?”
熊徇森然道:“所以这图不会是他的杰作。”
舒参不解:“那是?”
熊徇道:“据方大夫所说,此图是神农派神医蒲无伤先生临行所赠。”
舒参脱口而出:“不可能……”
屈破败和熊徇同时抬头,眼神中也满是疑惑。
舒参解释道:“蒲神医解了我大军毒烟之苦,已是旬日前之事,方大夫为何今日才献此图?”
熊徇苦笑道:“这便是寡人不解之处。”
舒参道:“方大夫为何献上此图?”
熊徇指着地图中一处,道:“江州城以北五十里,有潜水(嘉陵江)、涪水交汇冲积之地,平缓肥沃,便是《禹贡》九州之‘梁州’所在,据探报,正是鬼午驻军之处。”
舒参频频点头:“此地地形不逊于江州城,蜀军中确是也不乏能人。”
屈破败补充道:“此地原是为板楯蛮賨人所占,而板楯蛮自鱼腹浦一役元气大伤后,此地便成了鬼午看中的风水宝地,改名曰‘广安’,广积粮草,易守难攻。”
舒参凛然,广安之地颇适合用兵,鬼午手中坐拥四万蜀卒,别说与江州城分庭抗礼,就算他拥兵自重,在广安筑城称王,蜀王也不是他的对手。
想到这,舒参浑身不自在。于是指着地图上一条用金丝缝出的线路,又问熊徇道:“那这条金线是何意?”
熊徇不置可否:“方大夫献计,我徐、楚联军若想化被动为主动,给鬼午打个措手不及,便应在此路上。”
舒参眉头一皱:“愿闻其详。”
屈破败道:“广安之险,首在潜水、涪水之天堑,鬼午有恃无恐,自然无所畏惧。而广安以东,则是崇山峻岭,名曰‘华蓥山’,可谓广安之天然屏障,我方难以行军,蜀军守之则易如反掌。”
舒参突然领悟:“可照方大夫所献之图,这华蓥山下,似乎藏有密道?”
屈破败道:“舒元帅高见,此金线标记之路名曰‘华蓥道’,位于华蓥山下,隐秘却通畅,历来无人知晓。若要破敌,可以一试。”
舒参喜道:“诚然,此路若可通鬼午腹背,我徐、楚联军之大事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