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第四七八章 舒参(四)

大周中兴 第四七八章 舒参(四)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第四七八章 舒参(四)

熊徇提出的分封制之弊病,舒参何尝没深入思考过。

想当初,周武王和周公旦提出分封制之时,恰恰是当时最先进的制度。

夏朝统治各异姓氏族、商朝统治天下方国,夏王、商王虽有天下“共主”之名,但实际上却对各路诸侯鞭长莫及。夏朝亡于商汤、殷商亡于西伯,皆是诸侯尾大不掉之故。

故而,周武王联合了三百路诸侯灭商之时,何尝不知这些诸侯早晚也会反过来灭亡大周?故而,周公旦这才想出“分封”的办法,将同姓宗亲裂土封侯,以钳制异姓诸侯的势力。

与此同时,分封制也是一石二鸟的好国策——

商朝灭亡太过迅速,以至于位于朝歌的王权中枢毁灭之后,各地方割据的殷商残余势力却实力强大,元气未伤。此时,大周人口不到商朝十分之一,军队更是无法与之匹敌,刚打下来的江山,如何守住?

这时候,周公旦想出了分封制的妙招,为武王麾下的诸弟(周文王虽无百子那么夸张,但周武王得到分封的弟弟就有十来人)、姬姓宗亲、功臣们画出大饼,给他们分封一块还在殷商余孽手中的土地,让他们想办法将其据为己有。

就这样,在巨大的诱惑力面前,大周王朝新获分封的无土“诸侯”们迸发出了强悍的战斗力,将商朝残余势力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将受封的土地据为己有。

于是,周公旦夺取了殷商故都奄城,改为曲阜,建立鲁国;召公奭夺取燕京之地,建立燕国;姜太公吕尚夺取殷商重镇薄姑,改为临淄,建立齐国;其余曹国、晋国、卫国、邢国、蔡国等,皆是如此。

如今,大周的版图比商朝时扩大两倍有余,比之夏朝更是十倍之多,此皆是分封制之功劳也。

但熊徇说得对,分封制在大周初期时风光无限,往后就不会出问题么?

答案是肯定的。

随着大周由盛转衰,分封制的缺陷越来越明显。

说到底,这是一个分与合的问题。

大周初年,百废俱兴,有的是尚未收服的土地,因此派出新诸侯以获取大片土地,将殷商留下来的“遗产”收归己有,自然是行之有效、立竿见影。

因此,即便是武王英年早逝,大周还有周公旦、召公奭辅佐武王的子孙实现“成康之治”。这时,周王室还占据大片领土,名曰“王畿”,同时周王师战力惊人,诸侯来朝、四夷宾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说法实至名归。

可随着武王手足和开国功臣们凋零殆尽,不论是大周还是各诸侯国,权杖都传递到后代子孙手中。他们虽然还都流淌着祖先的血脉,但彼此都未曾谋面,血缘之亲、战友之情全都淡薄。

这时,各诸侯国开始各自打起了小算盘,互不来往,甚至互相算计,经常发生不愉快的事情。而作为中原共主的周天子,不仅无力协调,反而不断地糟蹋祖先留下来的威名,透支着大周百余年苦心经营的硕果。

更糟糕的是,周王还会不断繁衍后代,他们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诸子还得按照祖制继续分封,于是周王畿被不断分割、分割、再分割,最终被蚕食得越来越小、封无可封。

大周也好,诸侯也罢,国力强大与否,无非在于人口与良田而已。分封得越多,剩余得便越少,大周如今战力匮乏、经济萧条的窘境,不就是土地、人民锐减,分封过度的恶果么?

说到底,专利之策、国人暴动、四夷反叛,这一连串事件的导火索就是大周国力下降,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会暴露得愈发严重。

就拿周王静上任初期的五路犯周为例,诸侯们一遇到异族进攻,大多不愿出兵、出钱、出力抵御,而是指望周王室派兵来救,且对其他临近诸侯国的死活不闻不问。可周王室已经江河日下,就算有召公虎、尹吉甫这样的贤臣续命,又能维持几何?至于中兴大业,更是空中楼阁。

舒参幸灾乐祸地看着方兴,他现在愁眉不展,愣愣地望着摇曳的烛火发呆。

不过舒参确信,不论是方兴还是熊徇,他们的心中早已有了答案,一个英雄所见略同的答案——那便是集权,收回诸侯的土地,把国本真正攥在周天子手中,才能实现中兴。

但这个方案没有人提,方兴不敢,舒参和熊徇则是不愿。

当晚,方兴闷闷不乐,最终不胜酒力,喝了个酩酊大醉,被搀扶入营帐歇息。

这时,熊徇也将其他将领屏退,只留下舒参在场。

“舒元帅,刚才的难题,你可有解?”

舒参点了点头:“有。”

熊徇毫无意外之色,只是淡淡道:“愿闻其详。”

舒参笑道:“若不分封,那便只有一个法子——设立郡县。”

“哦?此话怎讲?”

“夏、商、周三代,皆裂土而分治,这并不是坏处,只是用错的方式。敢问,让他人治理土地,就一定要将土地拱手让人么?”

熊徇眼中放光:“你是说,分而不封?”

“正是,”舒参点了点头,“楚君若有意将楚国土地全据为己有,又能如臂使指悉皆控制,不妨将国土切割分化——百户设乡、三百户设郡、千户设县,各自设尹,则乡尹、郡尹、县尹皆为楚君任命,以三年为小考、五年为大考,以定其效,却不分封,岂不是能得分封之优势,而弃之劣势也?”

熊徇闻言,拍案叫绝:“听君一席话,茅塞顿开,我必如此试之!”

舒参只是讪讪笑了笑,不再多言。

事实上,他早已对自己的君上徐翎献过“郡县制”之提议,只是徐翎害怕此举挑战大周分封制权威,故而未能执行。可再看现在熊徇,似乎下定决心,他若真的执行此策,楚国怕是实力大增,徐国非其对手。

舒参心中不悦,但盟友终归还是盟友,于是,他也不再顾及熊徇面子,再次将联姻的事情摆上台面。

于是道:“楚君,如今我徐军便要班师,敢问何时能领走令妹?回去与君上完婚?”

熊徇闻言,脸色突然变得难看异常。

过了许久,才黯然道:“说实话,我……并不知道她此刻在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