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卷4-63章 蒲无伤 ? 陆(下)

大周中兴 卷4-63章 蒲无伤 ? 陆(下)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卷4-63章 蒲无伤 ? 陆(下)

杨不疑指了指远处五、六丈外的冰棺——“墓主人便在那,想必是巫教中的大人物!”

“教主蚩尤?”蒲无伤冒出一个大胆的猜测。

诚然,蚩尤是巫教创始之人,乃神农派数百年的仇雠死敌。但蒲无伤对这位苗蛮集团的人文初祖并无恶意,蚩尤这样的上古领袖,与炎黄无异,皆是为族人生存繁衍而奔波操劳的雄才,虽成王败寇,但死后同样值得敬佩。

冰棺寒气直冒,翻涌出蓝色光束,没想到,这邪恶之光反倒有几分美感。

“这或许是普天之下最华丽的墓穴了罢!”杨不疑不禁感叹。

蒲无伤连连点头,这是阴宅,不能见阳光,却亮堂无比。原来,冰棺下的神秘光束不是别物,乃是数十个价值连城的夜明宝珠堆砌放光。

再仰观俯察,墓内遵循天圆地方构造。穹顶圆弧,繁星点点,正是巫祗氏聚鹤峰壁画上的二十八宿图案。而在脚下,画着禹贡九州之舆图,山脉轮廓用黑铜筑城,其间又有溪流涌动。

杨不疑刚想碰触那流水,赶紧被蒲无伤止住。

“杨兄不可,这可不是寻常流水,乃是由剧毒水银制成,触碰则死!”

杨不疑也吓得赶紧收手,心有余悸道:“幸而有你同行,否则就中招也!”

“互相配合嘛,”蒲无伤腼腆笑道,“若非我们同心协力,也探不得这巫教终极秘地。少人不行,人多成累赘也是不行。看来,恩师收咱俩个徒弟,可真是颇有先见之明啊。”

杨不疑拍掌大笑,深以为然。

这座坟茔之殿内有山有河,可谓匠心独运,寓意墓主人死后能有保有“山河永固”,这固然是美好愿望。

蒲无伤曾在彘林听恩师说过,越是生前极具铺张奢靡的帝王,死后越想带这些阳间钱财陪葬,故而其坟茔葬品充裕富足,反倒成全盗墓贼的饕餮盛宴,落个掘墓弃尸的下场。

后代帝王以此为鉴,却不反省厚葬陋俗之本源,反倒极尽歹毒之能事,在墓圹内命能工巧匠广设机关以害人。可偏偏在工成之后,把无辜匠人活埋灭口,何其残忍?饶是如此,也无一能逃脱被偷坟掘墓的命运?

直到大周龙兴,周公旦推崇节用简葬,这才废止此陋习。

也是讽刺,夏、商两朝君王、诸侯的大墓如今早被盗掘一空,成几抔黄土青烟,周朝历代先王的陵寝却安然无恙,受后世子孙民众敬仰至今。想到这,蒲无伤鼻尖一酸,回忆起了恩师周厉王。

巫教总坛的陵殿遍地水银,虽是有毒,倒也只是防腐之用。陵殿外机关重重,在这棺室里却并未发现暗器机关。

“蒲老弟,你看这天上的二十八宿,有什么古怪?”

蒲无伤摇了摇头,这才收起纷飞的思绪,抬头仰望。

穹顶这二十八宿是有数百颗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的宝石镶嵌而成,在夜明珠蓝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亮眼。盯得久了,不自觉都会忘记身处何处,好似它们就是真的星宿一般。

“什么古怪?”

“方位,”杨不疑面带喜色,“你看这天上二十八宿主星的位置,和上方那个玉殿内二十八尊黑白巫塑像的方位,几乎如出一辙!”

蒲无伤仔细一看,也是吃惊不小:“这么说,我们如今所在,乃是在玉殿的正下方?”

“正是,”杨不疑又一指穹顶上最亮的那颗宝石,正在冰棺上方,“这是极星,想必便是教主蚩尤的方向。”

二人找到两层殿堂的规律,也都更加确信这墓主人非是巫教教主蚩尤不可。

小心翼翼地绕开满地水银,杨不疑身形较快,三两下便跳到冰棺跟前,奇道:“这棺椁已然冻住,难以见到其中景象。”

蒲无伤疑道:“据《神农治世经》记载,蚩尤在涿鹿之战战败被俘后,其首级被传檄四方,而四肢也被埋在东、西、南、北四方,以镇四夷。既然他已被分尸,这里又如何有他的尸体?”

“不管了,我们开棺看看?”杨不疑抽出钜剑,跃跃欲试。

“且慢,”蒲无伤赶紧拦住义兄,“死者为大,何况是蚩尤?”

杨不疑一脸狐疑:“蚩尤是巫教教主,难道不是神农派的仇人么?”

蒲无伤无奈地笑了笑:“原先巫医派与神农派势不两立,可如今巫教已然灭亡两百余年,乃是商盟假巫教之名为祸,又与蚩尤有何干系?千余年恩怨,如今神农派犹在,真巫教却已是过眼云烟。依愚弟之见,这场无意义的妄念争执,或许也该冰释云散了罢!”

杨不疑不可思议地看着义弟,悻悻然将钜剑还鞘:“不得不说,还是神农派的掌门格局高远。古人相逢一笑泯恩仇,蒲老弟如今是仇雠棺前释恩怨呐!”

蒲无伤淡然一笑,倒退两步,便翩然要拜。

杨不疑更是惊异:“蒲老弟,你这又是何苦?”

蒲无伤感慨道:“都说成王败寇,可蚩尤毕竟也是苗蛮始祖,其后化作黎民,与华夏族通婚融合。你敢说,我们身上没有流淌蚩尤的血脉么?”

“说得好!”杨不疑肃然点头。

“再看玉殿上那些黑白两支塑像,又有多少不是华夏君王?是巫非巫,本无身份标识,皆存于一念之差;华夷之辩,又何尝不是俗目偏见?唐尧虞舜,夏后商周,政权轮替,你方唱罢我登场,又何尝能争出孰高孰低、孰是孰非来?”

言罢,蒲无伤五体投地,恭恭敬敬地叩首再三。

杨不疑被如此一说,幡然醒悟,也俯身拜下叩了三个头,口中还念道:“蚩尤在上,我杨不疑方才鲁莽闯阵,还心生毁棺恶意,惊扰贵寝,特来赔罪!”

“杨兄,你变了……”蒲无伤看着杨不疑,心生慰藉。

杨不疑淡然一笑:“你这话,很有恩师的口气。”

拜祭过蚩尤遗体,也探明巫教灭绝之事,为时旬月的巫山十二峰之旅,总算告一段落。

正准备离去,杨不疑却有了新的发现。

“蒲老弟,你看,地上有字!”

蒲无伤赶紧俯身观瞧,原来方才兄弟俩叩首顶礼蚩尤冰棺之处,薄冰被额头体温融化,赫然出现字符模样。

二人赶紧用手化冰,很快出现一行巫族符号,看样子像是机关。

杨、蒲二人相视一笑,大呼侥幸,刚才若非虔诚叩首,哪里能发现冰棺下面有这等玄机?杨不疑轻触机关,便听到冰棺内有轻微响声,但棺身却纹丝不动。

“怕是我们还不够虔诚!”

蒲无伤也没多想,又是俯身,不断叩首,只听得冰棺异响越来越大。杨不疑见状,也再度下跪,和蒲无伤不断叩起首来。

说来也奇,那冰棺如有灵性一般,响声越来越大,终于“哗”得一声打开。

杨、蒲二人自幼追随周厉王勤学苦练,经恩师耳濡目染,向来不信怪力乱神。饶是如此,在冰棺打开的那一瞬,还是惊怖不小,倒把头越磕越响,回声荡于殿内。

原来,那冰棺并非真正意义的棺木,而是类似中原墓葬的椁。椁内赫然出现一人形金棺,光芒熠熠,其长一丈有余,面具处样貌狰狞,四肢粗壮,与史籍记载的蚩尤形象倒是相匹。

椁室一开为二,左右整齐分列,各有九个暗格。

暗格密封,杨不疑又抽出钜剑,准备撬开取物,又被蒲无伤制止。

“杨兄,暗格中想必是蚩尤遗物,或是巫教秘宝。既然棺椁因叩首而开,已无敌意,杨兄若以刀剑开之,太过不敬。”

杨不疑点了点头,改为伸手触碰,果然,暗格亦装有冰钮,冰融便开,其中赫然出现一卷帛书。依照此法连开十八个暗格,竟全是书册。

“没有宝器,却不料是十八部书卷。”杨不疑悻悻笑着,略有失望。

“方老弟没来,却是遗憾,”蒲无伤也觉好笑,“这对他而言,这才是真正稀世珍宝。”

杨不疑看着天书般的蝌蚪文,问道:“你可认得这是何物?”

“天下医术三大家,皆有名著传世。神农派有《神农治世经》、《神农百草经》,岐黄派有《黄帝内经》、《黄帝外经》,而巫教,便传了这十八部书……”

“《山海经》?”

“正是,杨兄请看,这《山经》五部、《海经》十三部,正是巫教之圣物!”

杨不疑点了点头:“书册传于有缘人,蚩尤或许想不到,这书会落在炎黄子孙手中。”

蒲无伤感慨道:“如今巫教已亡,此物你我取之有道,手下倒也无妨。待后人研读之后,去粗取精,若能流传后世,倒也是美事一桩。”

“甚善!”杨不疑表示同意。

这时,椁室突然再次发出异响,方才藏书的暗格早已涌起黑水,重新冻住,椁室也藏有机簧,倏然闭合。

“这椁内装满黑色毒汁与腐水,”杨不疑心有余悸,“如果方才用钜剑毁棺,或用刀剑撬开暗格,毒液必会四溅,此殿中所有人便会死于非命。”

想到刹那的善念两次救了自己性命,蒲无伤也颇有后怕。

这次巫教总坛之行,蒲无伤感慨万千——想这巫教教义本非为害人,只是其后人动了歪邪之念,才开始借巫教之名荼毒世人。可转念一想,世间万物,大到政权、宗教,小到门派、家族,又何尝不是如此?

二人再次叩首,拜别蚩尤棺椁。待回到八卦殿上,蚩尤陵寝之门渐渐合上,再难打开。

取了《山海经》,用包裹妥善盛好,蒲无伤又开始犯愁。

“杨兄,我们从玉殿巨坑掉下,现在那洞在头上数丈,我们徒手如何回得去?”

“是你摔傻了罢?”杨不疑仰天大笑,笑得蒲无伤一头雾水。

“怎么?”

“你看看我们掉下来的那道门,是什么门?”

“‘死’门?”蒲无伤看了眼对面那些被毒死的商盟杀手,心中慌乱。

“非也,在巫教里,‘死’门才是‘生’门。我们的来路原是出路,没想到吧?”

蒲无伤不置可否,随着杨不疑走了一阵,果然曲径通幽,毫无凶险,推开出口石门,竟然已到玉殿门口,喜出望外。

二人重回玉殿,捡起方才遗落的包裹行囊,便准备离开。

这时,杨不疑突然快步走向蚩尤玉像前,毕恭毕敬地鞠了三躬。

蒲无伤从没见过义兄如此虔诚,不禁揶揄道:“起初,你因嫉恨巫教而要毁蚩尤玉像,故而机关触发、摔入秘殿;等你重见天日,却对蚩尤如此敬重。看来,此趟巫山之行荡涤了杨兄的心灵,倒没白来一趟。”

杨不疑笑道:“这等收获,倒比这满地玉石值钱多也!”

蒲无伤道:“话虽如此,可巫教留下的满山珍宝,我们不愿取之,怕是后人利欲熏心,与黄白之物所迷,免不了在此山杀个血流成河不可。”

此言不幸一语成谶,那也是多年之后的事了。

言笑晏晏,二人归心似箭,下山离开了净坛峰。

渡江之时,蒲无伤嚼起茱萸,这是他第四次横渡长江,倒已司空见惯。

舟船闲暇,蒲无伤便看看起《山海经》来。经书大多是上古蝌蚪文写成,但还是夹杂不少地图。早有耳闻此经乃是巫教先民以脚丈量天下土地,探寻世间各地物产民情而写成,堪称苗蛮南人智慧之结晶。

“杨兄,依弟愚见,《山海经》正本还是交给方老弟,让他交于大周朝廷,如何?”

杨不疑表示同意:“你我各誊抄一份副本,放钜剑门、神农派。正本便给方老弟做个顺水人情,有了这番收获,将巫教之秘告知天子,定能官复原职。”

“说不定,还能当上九卿咧!”

言罢,二人不禁为方兴感到高兴。

“蒲老弟,”杨不疑谈兴甚浓,“想起蚩尤,我便想起恩师交于你我之使命,乃是发扬光大炎黄之术。”

“愿闻其详?”

杨不疑道:“杨出于姞姓,乃是黄帝十二姓之一,得姓于黄帝之子伯儵。恩师教导不疑之武艺,正是轩辕拳术。此术历来只传于王家,恩师凭此成为一代马上天子。避位于彘林后,恩师从轩辕拳术中衍生出一套高明剑术,不疑学得后便独步天下。”

“如此,杨兄既是黄帝后人,又是轩辕武术之传人也!”

杨不疑点了点头:“还有你蒲兄,你是神农氏炎帝旁支,远祖名曰‘蒲衣子’,其十八岁成为舜帝帝师,赐姓为蒲。而恩师将神农氏《治世经》、《本草经》倾囊相授,嘱托你光大神农派门楣,便是让你振兴炎帝一脉。只是他老人家没想到,神农派不仅在蒲老弟手中复兴,反倒黄帝、歧伯后人之岐黄派,竟也投奔于神农派麾下。”

蒲无伤略有腼腆:“天下医术本就一家,大可不必执迷门户之见。”

杨不疑继续道:“然黄帝之学盛极一时,仓颉造字作史,大鸿作《鬼容区》兵法,风后制《握奇》八阵,大挠演五行历法、天干地支,隶首作数、定度量衡,伶伦作箫管、定五音十二律。这些绝学大多散佚,你我还任重道远!”

说着说着,竹筏已然再北岸搁浅。

杨、蒲二人放眼眺望,发现鱼腹浦依旧人头攒动,可原先楚营所在之处却已成废墟,不禁大奇。

蒲无伤疑道:“难道,楚军败了?”此刻,他最关心的依旧还是阿沅安危,也不知她从重伤半年有余,武功恢复了几成。

杨不疑当机立断:“走,我们先去鱼腹浦看看!”

刚走出半里,杨不疑突然被一个墓碑吸引,赶忙住脚步。

蒲无伤也发现异常:“有周以来,墓地大多不封不树,此坟却立了个新碑,很是蹊跷。”

二人走近一看,不由大吃一惊。原来,墓碑上赫然写着“鱼族长老之墓”六字,右下角还有个署名,单字曰“艾”。

“老人家……他死了?”杨不疑胸口犹如遭遇重击,倒退了几步。

毫无疑问,这是姜艾立下的墓碑,其中便是埋葬鱼部落老族长无疑。蒲无伤轻轻碰了碰墓碑下的填土,又发现了几个新字——“玄烟阁杀”……

“玄烟阁!”杨不疑咬牙切齿,“我知他们为商盟卖命,却不知他们何时来了南国?”

蒲无伤有个不祥的预感:“莫非,是两次三番纠缠我们的那些黑衣刺客?”

杨不疑并未回答,他强忍悲愤,便要掘墓。

“杨兄,你这是?”

钜子噙着泪水:“鱼老对你我有指路之恩,我答应过他,要将他改葬于悬棺之上!”言罢,便用钜剑疯狂地在坟上挖将起来。

“悬棺?那我们要带他老人家遗体何去?”

“神女峰!”

蒲无伤看着杨不疑忙碌的身影,心中感慨,巫山之行固然大有斩获,但那短暂的愉悦感已荡然无存——

巫教虽然灭亡,但是商盟还在,黑恶势力依旧暗流涌动。不论是神农派、钜剑门,还是恩师生前心心念念的大周中兴伟业,依旧任重道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