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卷1-43章 卫伯和 ? 壹(上)

大周中兴 卷1-43章 卫伯和 ? 壹(上)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卷1-43章 卫伯和 ? 壹(上)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卫伯和风尘仆仆,终于赶到了赵邑城外,来到周王师主帅大帐。

回忆起前日在太行山下遇袭一事,卫伯和心有余悸——若不是老将公石焕挺身而出击退赤狄伏兵,安能全身而退,遑论今日到赵邑会师。

“太宰别来无恙!”召公虎率领王师众将帅出帐,降阶相迎。这位老太保一如既往地待人热情。

“参见主帅!”这次重逢用时甚短。寡人数日前才在镐京与他分别,便匆匆赶回卫国、起大兵来会师。

召公虎赶紧把卫伯和迎入帐中,众人分宾主坐定。

卫伯和与帐内公卿、诸侯见过礼。三公九卿大多年过四旬,而他当了十几年大周太宰,却也仅仅三十出头而已。

想自己年少得志,年仅二十便率兵平定国人暴动,天下闻名。为此,他刻意在英俊的脸庞上蓄起二尺长髯,只为看起来更老成一些。

寒暄几句,召公虎便问及卫**队在太行山麓遭遇赤狄骑兵伏击之事。

“失策失策,”卫伯和很坦诚,他不像其他诸侯那样爱文过饰非,“寡人光顾着赶路,没想到赤狄人还来了这一手,马失前蹄。也不知鬼子们从何得知卫军出兵消息,把寡人摆了一道。”

此事他觉得蹊跷——从卫国到太行之西,共有八陉可以进兵,卫军行军前刻意偃旗息鼓,却还是被赤狄骑兵打了个措手不及,折损了数百卫国男儿。

“赤狄狡诈,周王师亦深有体会。”召公虎也是一脸阴郁。

“听说,太保解这赵邑之围,也是一波三折?”卫伯和道。

“说来话长,”召公虎把战斗过程简单一说,“眼下赤狄大军从赵邑往北撤退,大军驻扎在彘林之外,有万余众。”

“彘林,”卫伯和沉吟一会儿,“赤狄人为何偏偏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林子如此执着?”

想起这次太保破天荒地执意带兵出征,大周卿大夫们多有不解,卫伯和也不得要领。只是他辅佐周、召二公共和执政多年以来,信任召公虎的人品和判断,故而满朝公卿他第一个替太保发声,支持此次出兵北上。

即便这是条错误的路,寡人也不后悔。“周王师准备何时北上?”卫伯和历来不绕弯子。

“太宰爽快!”召公虎精神为之一振,“本帅有意速战速决,早日会战于彘林,把鬼子赶回老巢!”

“昨日周王师已解了赵邑之围,”卫伯和主动请缨,“北上彘林,自然由我卫军主攻。”

周王师几斤几两,寡人心知肚明,远甚于在座众人。这支曾经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王者之师,在国人暴动后已然如昨日黄花般凋残。

“这……”召公虎沉默。

太保一向脸皮薄,卫伯和却是大大咧咧:“卫和率军来此会师,可非来作壁上观,寡人之上将公石焕早已立功心切!”言罢,卫伯和看了一眼在座各诸侯,心中颇有鄙夷——

两个侯爵国中,晋国世子已然遁逃,韩国国君也抱恙未能亲到;在场的耿、魏、郇等国虽与自己同为伯爵,但他们的军队嘛,给赤狄骑兵塞牙缝都嫌不足。

召公虎喜道:“当年平定国人暴动,公石老将军居功甚重。多年不见,老将军近来可好?”

卫伯和笑道:“多谢太保挂念,老将军身体安康!此次听闻赤狄入侵,他寻死觅活就为领先锋大印,寡人拗他不过,只能应允。”

“老将军依旧诙谐,今日何在?”

“想必他老人家已安顿好卫国五千士卒,正在帐外饮马。”

“快快有请!”召公虎吩咐传令兵。

不久,一员赳赳老将踏入帐内,向召公虎行了个军礼。他膀大腰圆,虎背熊腰,一举一动间颇显大将之风。若不是他那布满沧桑的满头白发,哪里看得出来这竟是个年近七旬的老将。

论辈分,公石焕老将军算得上是卫伯和祖父辈,他乃卫康叔六世孙卫靖伯之庶子,已经担任过三任卫伯的上卿和大将,驰骋疆场数十年罕尝败绩。

召公虎回了一礼,取过一爵清水,笑道:“军中以水代酒,孤为公石老将军接风洗尘!”

公石焕接过,仰头一饮而尽,朗声道:“多谢太保!敢问先锋大印何在?”

召公虎一愣,看了一眼卫伯和。二人相视一笑,公石老将军历来急性子,太保并不陌生。

“公石老将军远道而来,还是稍事歇息……”

“何须歇息?”公石焕没等召公虎说完,就摆手打断道,“路上早已歇够,先锋印来,老朽等不及也!”

老将军中气十足,加上威名远播数十年,众人虽听他出言狂妄,但也只得屏气凝神,不敢多言。

“无礼!欺我大周王师无将可用乎?”突然,座中一人气哼哼拍案而起。

众人定睛一看,正恼了王师中的另一位老将、大司马程伯休父。他怒目圆瞪,恶狠狠地盯着公石焕:“军国大事,岂能如此儿戏?咋咋呼呼,信口雌黄!”

公石焕但是不慌不忙,也不觉失礼,脸上挂满嘲讽,摇头不语。

召公虎显然不愿见到两位老将伤了和气,苦笑劝道:“二位老将军皆是社稷栋梁,请稍安勿躁,速速落座。”

卫伯和也连连给自己的上卿使眼色,公石焕便寻了个角落位子坐下。

程伯休父又对召公虎行了个军礼,禀道:“太保,一早便有斥候来报,有赤狄贼众陈兵聚集在赵邑城东十里处的平原之上。末将愿率本部五千士卒作先锋,前往剿寇!”

话音未落,角落传来公石焕冷笑声:“可别再像昨日那般,枉葬送了数百将士性命。”

“你!”程伯休父正要发作,却听召公虎干咳两声,强压怒火。“本将愿立下军令状,如若不胜,乞斩我头!”

召公虎一言不发,想是不敢苟同。

此时,只见程伯休父身后两个年轻将领齐声曰:“我二人愿替父帅出战,挫挫这嚣张赤狄之锐气!”

卫伯和一看,他识得此二人皆是程伯休父嫡子,一曰程仲庚,一曰程仲辛,二人此番跟随程伯休父出征,在父帅手下担任尉官。

见二子主动替父出战,卫伯和心中颇有不忍——程伯休父嗜武成性,育有十子全习武从军。数十年来,程老将军随周王师东征西讨、立功无数,十子之中竟有七人殁于王事。

此次出征,程伯休父除了留世子程仲卯在封国驻守之外,依旧执意让这二子随军出征。程老将军尽管带兵打仗实力不济,但这满门忠烈的豪情壮志,让卫伯和由衷佩服。

程伯休父见二子请战,胸中豪气万丈,再三恳请召公虎准许程仲庚、程仲辛兄弟出战。

“大司马本就掌握王师军权,临阵指挥孤无权干涉,”召公虎这话已然是默许,“只是二位小将务必小心迎战,切不可贪功冒进!”

程伯休父大喜,拜谢召公虎,当即命令二子各帅本部一千人马,东进十里前去寻赤狄主力决战。

程氏兄弟虽领兵前往,召公虎却放不下心来。他起身对卫伯和、公石焕道:“二位远道而来,本应多加歇息。只因赤狄军势强大,孤不敢掉以轻心,还请与众诸侯戮力同心,共同抵御强敌!”

卫伯和和公石焕起身回礼道:“自当效劳!”

军心可用,召公虎眉头略微舒展,继续让程伯休父安排诸侯**队行动——

韩**队在左,卫**队在右,耿国、魏国、郇**队殿后。而召公虎统领中军,邀请赵札担任自己的御者,紧随程氏兄弟步伐开赴战场。

众军也浩浩荡荡,拔营而起,一齐向东而去。

出兵途中,卫伯和邀请老上卿公石焕同乘。不料这位老将如同顽童一般,非要当御者才情愿上车。卫伯和无奈,只得把战车缰绳交给对方。

“老将军,你为何要激怒程伯休父?”卫伯和知道公石焕历来不以嘲笑他人为乐,今日确是有些反常。

“王师士气低落,大司马昨日又打了败仗,垂头丧气如斗败公鸡。不激他一激,如何对付赤狄?”公石焕说出良苦用心。

“老将军,你说赤狄实力究竟如何?”

“曾经很弱,堪称四夷最弱,”公石焕不以为然,“还记得国人暴动后,他们不自量力想找卫国晦气否?”

“寡人记得,那时卫军主力驻守镐京,赤狄趁卫国空虚来犯朝歌,老将军仅用一千兵力便把他们赶回老巢。”

“然也,他们在卫国吃了瘪,才去找汾水边的几个小国晦气,”公石焕颇有得色,“只是杨国、蒲国之流太过废物,赤狄没围几日,便告城破国亡,还不如赵邑硬气。”

“不过今日看来,赤狄鬼子似乎强大不少?”卫伯和小心试探。

“君上是想说前日太行陉下那场大败罢?”公石焕不禁大笑,“胜败乃兵家常事,老臣才不像老程伯那般怕人揭短,哈哈哈,不得不说,鬼子战力是比起十多年前强多了!”

“太保称,赤狄只是四夷马前卒而已,前来试探大周王师还剩几斤几两。”

“这马前卒倒不弱,”公石焕意味深长,“或许是老朽又老十多岁之故……”

“老将军说笑,”卫伯和知道对方总爱诙谐自嘲,“太保猜测,赤狄变强或许与巫教有关,据说这次赤狄贼首乃是鬼方遗孓。”

“倒不是没可能,先君卫釐侯在世之时,卫巫宵小们便已然蠢蠢欲动,巫教这帮蠹虫确是难对付得紧。”公石焕心中似乎不快,用力一挥鞭,战车窜出去好远。

“老将军对眼前这战如何看?”

“光靠周王师?老朽可不报指望,”公石焕不打算嘴下留情,“程伯那老犟牛有勇无谋,太保似乎颇有怯战之意,难,难!”

“太保可是第一次带兵出征,”卫伯和何尝不知道周王师不容易,“寡人只是没想通召公为何执意发兵彘林,老将军知道么?”

“君上身为大周太宰都不知,老朽如何能知?”公石焕忍俊不禁,“不过蹊跷的可不单单是太保,赤狄鬼子就不蹊跷么?”

“愿闻其详!”

“赤狄鬼子历来爱打肿脸充胖子,他们才多大点地盘?太行西麓、汾水上游,仅此而已。可这次几乎倾巢而出,围了彘林——那可不是什么有价值的地方。”

“听老将军一言,卫和茅塞顿开,”卫伯和一拍大腿,“这么说,太保出兵彘林并非是一时兴起?”

“成大事者,谁还没点难言之隐?”公石焕突然看向国君,“君上,你当初不也是如此么?这是卫人的宿命。卫康叔受封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之事,何曾少过?”

老将军说得拗口,但卫伯和心领神会——

是啊,卫国从始封开始,便注定充满荆棘和不甘平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