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卷6-07章 方兴(下)

大周中兴 卷6-07章 方兴(下)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卷6-07章 方兴(下)

王子友惊魂未定,许久才从余悸中恢复,刚想起与公子括见礼。

“公子,别来无恙!”

“见过大宗伯,副使方大夫。”公子括抱拳拱手,面带苦笑,与使团成员寒暄起来。只是对于镐京城之事,片言不语,显然是不愿提及。

说话间,鲁军已然肃清战场,便有副将来报。

公子括连连致歉:“大宗伯稍侯片刻,我处理罢军务,再来叙话。”

王子友摆了摆手:“不妨,军务要紧!”

公子括闻言称谢,便转头命副将报来。

副将向众人行罢军礼,对其主帅禀道:“末将已派人侦查此地,方圆数里,再无大野贼踪迹。请主帅示下,是否追击溃兵?”

公子括闻言大喜,又命道:“贼胆已溃,不必穷追。大军便在原地驻扎,命各旅帅率部轮流警戒,确保大周使团安全。还有,明日三更造饭,我等护送使团入鲁都曲阜,切不可误了时辰。”

“唯!唯!”那副将得了将令,奉命而去。

方兴起初见这枝鲁军军容肃整,已是眼前一亮。现又见公子括领兵得法,颇得军心,俨然一副大将模样,并不在南仲之下,甚至有几分师寰用兵时的风范,心下更平添几分好感。鲁国得将如此,足以与齐国抗衡,平定方才那些大野泽的流寇更是不在话下。

只可惜,天子遇事不明,兼之鲁侯敖暗弱,故而才有了镐京城明堂上,鲁国废长立幼之闹剧。

一旁,伯阳扯着方兴衣襟,小声嘟囔道:“副使,我观这长公子括,分明更像是国君模样。伯阳想不通,莫非那鲁少子戏多生了几个脑袋、几条臂膀,竟将嫡兄给比了下去?”

方兴深以为然,莞尔欲笑,却还是赶忙紧捂住其口,作色道:“既想不通,便休要多想。此乃鲁境,圣贤周公之封地采邑,你再乱发嘀咕,小心大宗伯将你拔了舌去,驱逐出境,看你如何去见太史父亲?”

伯阳吐了吐舌头,倒再不言语,只是摇头。

方兴努着嘴,转头一瞥身旁的王子友,伯阳的无忌童言,王子友想必能听见七八分,可这位大宗伯不动声色,只是微笑,想必也已默许几分。

待鲁公子括安排罢军务,这才忙向王子友等人赔礼,口中连称“失敬”。

“公子言重,速速入帐内叙话。”王子友忙命手下掌起火烛,将鲁公子括迎入大帐。又见一旁的鲁国大行人,便有意邀请他一同议事。

可那大行人正要迈步,却瞥见身旁鲁公子括面带不悦,怒目圆瞪,吓得踟蹰不前,直躲众人的目光。

方兴见状大奇,知其二人或有龃龉,虽已猜出几分,但自知此行要多加谨慎,且不可干预鲁国内政,只是装作视而不见,领着伯阳,寻了座位坐下。

那大行人迟疑半晌,总算下了好大决心,终是找个借口,辞别王子友和鲁公子括,灰溜溜地回营帐而去。

王子友不动声色,只是唤巴明到帐外守备,又将其他随从支开,仅留方兴和伯阳在帐内相陪。鲁公子括努力装作若无其事,却难掩忧色,在宾位坐定,垂首不语。

“多谢公子深夜援军,”王子友举起铜爵,内盛甘泉,敬鲁公子括道,“若再迟来片刻,唉,这后果不敢多想也。”

公子括道:“大宗伯不必言谢,说起来,这大野贼深夜至此,与我还有些干连。”

王子友奇道:“何等干连?”

公子括道:“数日来,我率鲁国下军在全境内巡查,本意欲在泰山剿除贼患,却不料今春雨季充盈,济水竟决了口,大野泽因而泛滥,竟将数千顷良田湮没,不知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天灾之后便是**,大野泽周边的郊野村夫断了嚼用,没抵住贼人煽动,竟落草为寇,劫掠起邻家别邑,为祸不小。”

方兴这才恍然大悟,便道:“怪不得我观那大野贼寇,大多衣冠不整,面有菜色,阵容不整,手中兵刃多是农具。”

公子括叹了口气,又道:“若非寻不得活路,这些贼寇皆是我鲁国良民,知礼守节之邦,又如何会造起反来?可我率军平乱之时,这些贼寇与平民无益,窝藏于郊野草舍之中,亦寇亦民,亦兵亦匪,好生难缠。”

说到这,公子括悲悯不已,只顾顿足捶胸。

方兴知其动了情,颇有不忍,这才得知鲁公子括只是领兵荡寇至此,并非专程从鲁都曲阜开拔前来,想必方鲁国大行人的揣测多有误导之嫌。只是不知,公子括本该在东宫中锦衣玉食,如何又领兵在外,过这种尘土飞扬的苦日子?再者说,天子使团已到鲁境,此时鲁都曲阜之内,鲁侯敖应当领着诸子、众卿大夫一道准备迎接,公子括身为长公子,为何反倒不在都城?

想到此节,方兴对鲁国局势又多了几分判断,其政权之割裂,军权之争夺,远比想象中要复杂许多。

王子友又劝慰了鲁公子括几句,公子括含糊其辞,凡问及敏感处,皆避而不答。

时夜已深,众人皆疲乏困顿,眼看三更要到,公子括便告辞回营,王子友和方兴相送出帐外,便胡乱又歇息了片刻,等待天明。

次日一早,公子括早已整饬完毕兵马,埋锅拔营,分兵二处,命副将继续南下追寻大野贼踪迹,自己则亲自领兵三千,护送大周使团东行,往鲁都曲阜而去。

一路上,公子括心事重重,王子友也神色凝重,方兴也无心观望路途风光,唯有伯阳,兴奋地东张西望,连连叹这东鲁山灵水秀,与黄沙漫天的关中平原大有不同。

不觉间,距离鲁都曲阜不到六、七里路,已然可见井田阡陌,公子括突然命大军暂歇,驱车调头,竟来辞别王子友。

王子友惊诧道:“公子这是何意?为何不一起去曲阜?”

公子括摇着头,望向远方,只是长吁短叹。

王子友起初不解,还欲再问,见方兴频频示意,这才发觉失言,故而又道了几句谢语,便同公子括依依惜别。

临行之际,公子括突然恳求道:“大宗伯,昨夜遇袭与今日护送之事……待到了鲁都曲阜,切莫主动提起。”言罢,他又恶狠狠地盯了鲁国大行人一眼。

王子友不加沉吟,当即允诺。

公子括这才面露笑意,又与方兴、伯阳等人作礼罢,又率兵南下,与副将汇合,自不再提。

见鲁军离开,大行人这才如逢大赦,瞅准机会,便请缨替王子友驾车。他十分健谈,介绍起曲阜风物、特产人情,不厌其烦。可王子友此时怅然若失,又哪有兴致与他闲聊,只是委蛇应承。

又行了四、五里路,曲阜城郭已然形迹可辨。远远望去,城外早有军队整齐肃列,旌旗皆装饰以华丽纹饰,看着排场,显然是隆重无比。

鲁大行人请使团车驾止行,对王子友道:“天使在此稍歇,陪臣失陪,先向鲁侯交了差事。”

王子友微笑点头,他显然巴不得尽快将这个聒噪的鲁大夫支开。

得了片刻空闲,王子友免不了记挂公子括的境况,便找来方兴闲谈。

方兴道:“大宗伯可知,公子括为何不在国都,反而领兵在外,避而不回?”

王子友摇了摇头。他是个恺悌君子,又久在镐京,远不及方兴见多识广,对尔虞我诈自然也不甚敏感,只道是公子括失了世子之位,怀恨在心,这才领兵不回。

方兴解释道:“公子括非是怀恨,乃是避祸也。”

“避祸?”伯阳在一旁听着,忍不住问道。

方兴道:“从鲁大行人只言片语可知,鲁侯如今抱病在床,鲁国大权名义上交由上卿公子元处置,实则宫闱内外大权已然旁落鲁夫人齐姜之手。齐姜恃宠而骄、凭子而贵,公子括为求自保,则必逃出曲阜方可无虞,此避祸之道也。”

王子友犹有疑惑:“既如此,公子括如何领得兵权,岂不更受人猜忌?”

“这便是他不愿护送我等入曲阜之故也,”方兴顿了顿,又道,“公子括素有威名,在军中颇有威望,手中若有兵权,齐姜尚且对之忌惮三分,一旦入都,兵权被卸,便后事难料也!”

王子友若有所思,只是沉吟:“计是好计,只是如此行事,颇有违礼之处……”

方兴无奈笑道:“大宗伯,归结到底,终是鲁国废立违礼在先。我观公子括之言行,多有苦衷,未必意在害人,但防人之心,不可轻弃也!”

方兴经历过楚国政变,兄弟阋墙之事也已见怪不怪,他从不吝惜用最坏的恶意揣度萧墙之祸,世上最可怕之事并非刀兵,而是不古的人心。

王子友闻言,只顾喟叹,再不言语。

这一刻,不知他是否想起了远在镐京的胞兄,那位对自己再三提防的周天子。

说话间,远处尘土漫卷,不多时,钟磬大作,那鲁国大行人引了十余乘马车,来到使团近前。

只见一卿身着礼服,从车上跳下,三两步来到王子友面前便拜。

大行人忙介绍道:“禀天使,这位是鄙国下卿,公叔夨。”

“久闻下卿大名,今日幸会!”王子友答礼罢,便请对方平身。

公叔夨道:“鲁侯已于城下摆好盛宴,翘首相盼,陪臣率鲁国上军前来,便引天使入城。”

王子友笑道:“如此甚好,便有劳下卿。”

公叔夨再拜,接着令旗一挥,早有仪仗从左右拥来,夹道相随。

方兴在一旁冷眼旁观,打量起公叔夨来。此人约四旬年纪,目光犀利,举止端方,颇有英气,虽非赳赳粗俗,却也与公子元等一众鲁国迂腐之臣迥异,多了六七分干练、三四分凶狠。

再看他所领之上军,虽说装备精良,但士卒面带倦怠,不论是军容还是士气,远不及此前所见公子括之上军精锐。不由心中打鼓,心道,不知这公叔夨和公子括如何治军,使这上军更似下军,下军反倒更像上军?

眼看车队离曲阜渐近,方兴反倒忐忑起来。

他不敢多想,只是私下嘱咐伯阳与巴明,言鲁国眼下是非不少,务必多加小心。可巴明一介武夫,本就唯方兴马首是瞻,自然想不到那许多,只顾允诺。至于那少年伯阳,他遥见鲁国接待的阵势浩大,礼仪繁复,早已心驰神往,钻入周礼的海洋中去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