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卷1-49章 方兴 ? 陆(下)

大周中兴 卷1-49章 方兴 ? 陆(下)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卷1-49章 方兴 ? 陆(下)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一回到赵邑,召公虎赶紧召集程伯休父、卫伯和等众公卿议事,重点自然是听蒲无伤演说这一目鬼的来龙去脉。

蒲无伤清了清嗓子,道:“《神农治世经》记载:鬼方设有‘鬼军’,士卒皆非活人,而是骷髅成兵,刀枪不入、所向披靡。而‘一目鬼’则犹甚之,乃半人半骷髅的鬼方祭司。”

召公虎愁眉不展:“这么说,林中的那位一目鬼,本身就不是活人?”

“这便不得而知,传说不知真伪,”蒲无伤补充道,“但也不能完全信其无。”

才仅仅时隔一日,周王师将帅们便再次听到鬼方秘术的传言。赵札和蒲无伤此前并未谋面,所说之事却大同小异,就连方兴不由得也信了三分。

蒲无伤所描述的鬼军皆披发罩面,族徽旌旗画满骷髅,作鬼泣之乐,行尸毒之法。这一切,都与昨日黑衣祭司作法的场景如出一辙——诡异装束、骷髅图腾,鬼哭狼嚎的乐舞,遍布林中的毒物。

难不成,赤狄鬼子真的找回失传已久的鬼方邪术?东山皋落氏,廧咎如氏,看来他们比想象更难对付许多。

旁观者清,方兴见在场将帅眼中尽是惧意,心觉不妥——大帐之中谈论怪力乱神之事,未免太过扰乱军心。更何况,昨日赵札已让众人胆寒过一回。

无独有偶,召公虎也有意转移注意力,问蒲无伤道:“先生,方才你所言《神农治世经》,可是神农氏所传之著述?”

“正是。”

“上古神农氏竟有典籍流传?”召公虎很是惊讶,“孤听闻神农氏有遗作传世,但大多遗失,只剩只言片语而已。”

蒲无伤点头道:“神农氏炎帝有两本著作流传,一为《神农本草经》,记载上古草药、良方,乃神农氏亲尝百草后写成;一为《神农治世经》,可惜已几近散佚。”

召公虎道:“《神农本草经》大名如雷贯耳,传说中神农记录下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良方、悬壶济世。然这另一部《神农治世经》,倒是从未听说。”

蒲无伤道:“正因《本草经》传世而《治世经》失传,故而世人只知神农氏乃尝百草之医圣,却忽略神农氏亦是一代炎帝,甚至早于轩辕黄帝。《神农治世经》所载便是神农氏如何治理天下之事。”

召公虎:“神农氏炎帝?愿闻其详。”

蒲无伤道:“《神农治世经》残篇详细记载了炎帝世系——炎帝不止一人,亦非一世。三皇之后,先后有朱襄氏、魁隗氏、神农氏三支炎帝交替登位。其中魁隗氏之炎帝,便是鬼方先祖也!”

“望蒲先生不吝赐教!”看来这唤起了召公虎的求知欲。

蒲无伤道:“华夏族始于炎黄,炎黄前则是三皇。燧人氏钻木取火,伏羲氏结绳记事,女娲氏炼石补天。燧皇、羲皇、娲皇圣德治世长达千年。三皇之后、黄帝之前,便是炎帝世系,亦绵延千年。”

召公虎道:“先生请细言这三代炎帝事迹。”

蒲无伤道:“‘皇’者,水火之德也。三皇末世天火、洪水泛滥,世人言其水火之德尽失,于是叛乱四起。其中,朱襄氏率先称‘帝’。‘帝’者,土德也,孕育生灵万物。朱襄氏领地炎热异常,故自称‘炎帝’,服色尚赤,以飞龙为图腾。

“但三皇虽衰,后人不绝。部族中出了一位新领袖,率领族人抵抗朱襄氏,这便是祖师神农。神农氏普天下寻找同盟者,以求共同对抗朱襄氏。这个盟友,便是西南方向的魁隗氏。

“魁隗氏发祥于终南山,兴起于南国赤水。起初默默无闻,直到出现一位英雄首领,其名曰魁。他筚路蓝缕,带领族人北迁,又在灵山拜灵山十巫为国师,终得其相助,这便是巫教起源。”

召公虎闻言不快,道:“原来巫教和鬼方,早在魁隗氏之时就已经勾结成奸。”

“灵山十巫,以巫咸为首,他用法力使魁隗氏部落人丁兴旺。一时间,魁隗氏以灵山为根基,画骷髅为图腾,势力如日中天。与祖师神农氏部落联合后,向朱襄氏宣战。

“很快,魁隗氏吞并了朱襄氏,首领魁不顾神农氏反对,继承炎帝称号,这便是第二代炎帝——魁隗氏炎帝。魁隗氏后人乃是鬼方,鬼方后人乃是赤狄,皆隗姓,可见其一脉相承。”

方兴若有所悟——这狄字从火,原来与其祖先僭炎帝之号有关。炎帝尚赤,赤狄亦尚赤,原来是有这等渊源。

“后来魁隗氏又是如何被神农氏所灭?”召公虎又问。

“魁隗氏窃取炎帝之号不久,族长魁便寿终正寝。其子炎居继位后迁都陈仓,居然背盟进攻神农氏。炎居之后,继承人节并、戏器暗弱,权力旁落到巫咸为首的灵山十巫手上。魁隗氏事鬼过甚,灵山十巫更是生性淫荡,多用女族人祭享鬼神,行秽乱之事。

“恰此时,一场大瘟疫降临到中原大地,灵山十巫法力再大,面对此恶疾也是一筹莫展。祖师神农氏此时尝尽百草,最终找到解毒之物,名之曰‘茶’,族人得以从瘟疫中幸存。此消彼长,神农氏终于击退魁隗氏,一统中原各部,驱逐灵山十巫,魁隗氏则遁逃北方。

“其后,神农氏拒绝百姓称其‘农皇’,于是继任为第三代炎帝。祖师爷息兵安民,教授五谷种植,潜心编撰药典传世。其仙逝后,炎帝之位又传了七世,直至末代炎帝榆罔,才与轩辕黄帝共称‘炎黄’。”

召公虎抚掌道:“神农氏炎帝乃姜姓始祖,而轩辕黄帝则是姬姓始祖,华夏族中,多为姬、姜二姓之后,即炎黄子孙之所谓也。”

故事说完了,但彘林的赤狄才是心腹大患,召公虎很很快把话题转回行军布阵之上。

他转头问方兴道:“这两日之赤狄,与围攻彘林之赤狄,可否是同一拨人马?”

少年很快感到众人眼光齐聚身上。承蒙太保青眼有加,他这几日得以跟随在主帅左右,耳濡目染,获益匪浅。现在,正是回报这份信任的时候。

刚想开口,方兴只觉喉部发干,眼前的贵族将领们各个出身显赫,不禁有些发怵。

他赶紧深吸一口气道:“围攻赵邑的赤狄、林中的赤狄祭司,与屠杀赵家村、围攻彘林的鬼子似乎并非一伙,其军容、服帽、语言都略有不同。”

“这么说,赤狄各部族分工不同?”召公虎把目光投向赵札和蒲无伤。

“赤狄部落众多,这再正常不过。”赵札附和道。

召公虎又问程伯休父:“大司马,彘林到太岳山一线赤狄兵力部署,可否查清?”

程伯休父苦着脸道:“禀太保,周王师连日派出斥候,多路侦查,皆铩羽而归……未能探明敌军部署。”

召公虎点了点头,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方兴知道,这是场既不知己、又不知彼的战斗,一场还没开打就注定困难重重的战役。

“蒲先生,”召公虎继续安排,“周王师明日便要北上彘林,伤员之事……”

“太保放心,”一提救人之事,蒲无伤又精神大振,“方才林中救出的数百士卒,无伤这就去伤兵营医治。”

“甚善,有劳先生!”

当即,召公虎下令全军继续驻扎于赵邑城外,准备次日四更拔营进军。一切安排妥当,老太保便带着方兴,跟随蒲无伤去了伤兵营。

蒲无伤早就派人准备好大鼎,将泉水烧沸,从药囊中取出几味安神的草药熬制。又在葫芦中倒出几粒丹丸,和着汤药冲泡之后,分别喂给程仲庚等中毒昏迷的将士。

不多久,只见程仲庚面部开始泛红、额头上冒出豆大汗珠,嘴唇也由黑转紫、又由紫转红。

“速速取来厚衣物,让中毒者发汗。”蒲无伤指挥若定。

又过了半晌,程仲庚终于清转过来,睁开一目,有气无力问道:“此是何地?赤狄何在?”

爱子从鬼门关走了一遭,程伯休父显然大喜过望,他表面上强忍笑容,但早已心花怒放。

老将军突然指着病榻上的程仲辛、程仲庚兄弟,怒目道:“你们两个不省心的崽子,害得周王师损兵折将、耽误战机!看本帅如何军法处置你二人!”

召公虎见程伯父子再次“团聚”,欣慰一笑,赶忙拜谢蒲无伤。

蒲无伤摆摆手,笑道:“此皆无伤分内之事,太保无需称谢。眼下中毒将士已然无碍,留赵邑将歇些日子,便可痊愈如初也。”

召公虎感激涕零,挽住蒲无伤的衣袖:“蒲先生,召虎有个不情之请!”

“太保请讲。”

“此去彘林,不知征途上还有几多凶险,”召公虎脸上有些难为情,“还望先生能在军中盘桓几日,不知可否赏脸?”

蒲无伤倒是干脆:“乐意之至!”

方兴听到这位小神医应允留在周王师军中,也是一块大石头落地。有这位高人相助,解彘林之围就多了几分胜算。当然,他想得更远——待蒲无伤入了彘林,或许赵叔的重伤也就得救。

夜深人静,方兴在帐内思绪难平。距离十日之约的期限越来越近,可周王师的进军之路依旧困难重重。

尽管随着赵札、卫伯和君臣、蒲无伤加入,主帅召公虎的信心远胜当初。但前途未卜,敌军强悍,每日每夜都过得太过煎熬。

煎熬令人成长,方兴可以明显感觉到自己内心正变得逐渐强大。只是彘林中那些魂牵梦绕的人啊,你们还是否安好?

这几日,每当他陷入无尽的苦闷与绝望时,便会虔诚地捧出老胡公相赠的羊皮卷《尚书》,阅读上几页。

尽管那些文字诘屈聱牙、义理晦涩难懂,但贤哲们字里行间的词句有如魔法,足以熨平他的心灵,涤荡他的灵魂,赐予他无所畏惧的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