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卷7-序篇(上)

大周中兴 卷7-序篇(上)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卷7-序篇(上)

凛冬将至。

太行山麓,一处不起眼的赤狄大营。

潞辛侧卧在榻上,气若游丝,他身上的三支毒箭还未及取出,伤口已然流出黑血。

身为潞氏赤狄的首领,中箭之前,他正与部族中几员心腹大将在勘察地型,没曾想却没逃过这一箭之厄。这三支箭射得又准又狠,显然是一次有预谋的猎杀,至于刺客,早已躲入茫茫太行之中,不见踪迹,但潞辛并未派人前去追捕,他自知命不久矣,他强忍剧痛,养足最后的气力,要将身后之事托付给正闻讯赶来的母弟潞壬,以及自己最挚爱的潞氏夫人。

“报!”门外有小卒来报。

潞辛强打精神,眼中露出喜色:“是吾妻、吾弟来乎?”

“非也,”小卒答道,“乃是炎帝特使求见!”

“怎么是他?”潞辛心头凉了半截,难道说,自己中箭的消息已经传到了东山皋落氏那里?不可能,这才过去不到三个时辰,难道东山皋落氏的首领、僭称炎帝的皋落芒遮这么快就得知了消息?

但潞辛来不及多想,只是摆了摆手,让小卒进账叙话。

可那小卒好生冒失,匆匆撩帘之时,不防一阵骤风自帐外吹来,寒气瞬间将帐内的篝火熄灭。

潞辛已是虚弱至极,哪里经得这等冷气,被凛冽寒风一激,一口气差点续不上来,直急得双手在空中乱抓,口吐白沫。

身旁的潞氏将领见状大惊,霎时手忙脚乱起来——有的拼命拍打首领的后脊,有的赶紧取来热汤丹药,有的赶忙安排重新生火,至于部落中的巫医们,则是加紧摇动手中的硕大翟羽,口中振振有词,祈求天神的庇佑。

前来报信的小卒见状大骇,哪里还敢说话,只是伏地叩头请罪。

“贼杀才,留你何用?”一员虬髯狄将怒不可遏,举刀便要将这小卒就地正法。

“髭儿,不可……”潞辛总算缓过神来,强挣扎着劝阻道。

那虬髯狄将潞髭儿见首领醒转,自然不敢动粗,弃刀于地,气哼哼地席地而坐。

“你……过来……”潞辛吩咐那报信小卒道,喘了几口大气,“你说谁来了?”

“是……是炎帝的特使……”小卒惊魂未定。

“呸!”潞髭儿闻言大怒,崩将起来,劈头盖脸骂道,“那东山的皋落芒遮小儿,他娘的哪有脸自称炎帝?其余诸部要认便认,我潞氏乃是隗姓正宗、魁隗氏炎帝之后,才不认贼作帝!”

“不认!不认!”帐中诸狄将也纷纷拔刀,附和起来。

潞辛点了点头,他知道族人们的心意。

但身为首领,潞辛也必须保持冷静,即便他已然行将就木,但还是要为潞氏部落的存亡着想。

赤狄诸部皆是隗姓,乃是商朝大方国鬼方之后。而鬼方则继承了上古魁隗氏的图腾,其首领便沿袭“炎”的称呼,只因臣服于殷商王朝,不敢称“帝”,故而降称为“侯”,对外称“鬼侯”,对内则依旧以“炎王”自称。

后来,鬼方被商王朝和周王朝联合剿灭,其正统大宗已然湮灭无存,剩余的后裔旁支则散落于太行、太岳及中条山麓,分化为五个部落,各自为政,久久互不往来。这其中,除了远居太岳之北的甲氏,以及偏安于南部中条群山的骊氏因血缘较疏、对魁隗氏正统之争不甚感冒,剩余的潞氏、铎辰、留吁三部皆以鬼方正宗自称,数百年来,为抢夺黎国附近方圆五百里的“鬼方故都”,纷争不断。

也正是因为赤狄内乱不断,故而晋国得以乘隙做大,历代晋侯奉行始封国君唐叔虞针对赤狄制定的“以货易土”国策,不断贿赂潞氏、铎辰、留吁三部首领,明里暗里鲸吞着赤狄所剩无几的土地,不出五代,赤狄诸部的生存空间日益逼仄,近乎到了绝地亡种的边缘。

就在赤狄眼看就要被晋国吞并,周厉王横空出世,他所推行的“专利”之策如同一剂猛药,使得大周朝廷和天下诸侯惶惶不可终日。时任晋国国君是晋靖侯,他震慑于周厉王的威权,不但停止蚕食赤狄土地,反倒将经营数年的赤狄故土“吐”了出来,献给朝廷,以示对专利之策的拥护。

就这样,赤狄诸部总算得了喘息之机,而随后爆发的国人暴动,竟成了赤狄部落由衰转盛的分水岭。绝处逢生的赤狄诸部痛定思痛,决定搁置争议,转而寻求联盟作战,以夺回被晋国吞噬的领土。然而,联军终归需要推举盟主,但赤狄诸部争执不下,终于还是大打出手,打来打去,终究仍是一盘散沙。

这一次,平定这个争议的,是两个曾经很不起眼的小部落——东山皋落氏和廧咎如氏。东山皋落氏压根就不是赤狄之流,不过是栖身在中条山麓的一群野人;而廧咎如氏虽然与鬼方沾些血缘关系,但地处最偏,存在感极低。赤狄历来以“五部”合称,但历来都没有东山皋落氏和廧咎如氏说话的份。但就在国人暴动之后,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魁隗氏后人自居的赤狄五部发现,他们曾经从不正眼打量的东山皋落氏和廧咎如氏,据说得了巫教的鼎力支持,陡然而富,要兵器有兵器,要铠甲有铠甲,甚至还有了见血封喉的毒药。这两个赤狄别部的兵强马壮,并举起重振魁隗氏的旗号,让赤狄五部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对此,有的部落妥协投降,有的部落则奋起反抗。

潞氏,便是赤狄诸部中反抗最强烈的那一支。然而,面对今非昔比的东山皋落氏和廧咎如氏,潞氏的反抗显得那么无力与无助,除了枉送数百名部落猛士性命的性命外,还有三任首领身首分离的尸体,他们是潞辛的祖父、父亲与叔父。但武力并不会让潞氏儿郎屈服,真正让潞辛下决心放下恩怨、加入赤狄同盟的,是赤狄联军对大周诸侯的连战连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