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卷1-56章 方兴 ? 柒(中)

大周中兴 卷1-56章 方兴 ? 柒(中)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卷1-56章 方兴 ? 柒(中)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赵札领着杨不疑到召公虎车前,施礼罢,介绍道:“这位侠士名曰杨不疑,乃是札之至交好友。”

“这是……狄人服装?”召公虎看了一眼面前的青年人,皱了皱眉。

杨不疑一身赤狄装扮,身上沾满尘灰,长发虬髯脏乱,乍一看,丝毫不像华夏之人。

“伪装而已,”杨不疑佯装恭敬答道,“赵邑解围后,不疑潜入这赤狄林中,等候援兵多时也。”说完此话,却丝毫没有要脱衣之意。

召公虎不露声色,只是冷冷道:“既是赵氏宗主挚友,必是良善之士。”

方兴知道杨不疑历来高冷,可今日见召公虎的口气却十分反常,分明是故意有意激怒对方。老太保被誉为天下“至仁之人”,自是有十分涵养,虽不愉悦,倒也没有把不喜之情表露出来。

赵札有些尴尬,只得继续引荐:“杨老弟熟知赤狄情况,说一口好狄语。此前赤狄围困赵邑,多亏他及时通风报信,方才有备无患。其后,杨兄又鼎力相助赵札守城,终于坚守等到王师救援。”

“杨公子真乃义士,少年英雄也!”召公虎语调稍有些热情,依旧不苟言笑。

杨不疑似乎也有意摆出玩世不恭之状,简单回了个礼,便把头扭开看向别处。

气氛瞬间变得尴尬,这二人无仇无怨,为何初次见面如此互相不对付?方兴找不到答案。

赵札有意打破沉默,代召公虎问又问了遍杨不疑道:“杨贤弟,你何苦穿成鬼子模样?”

“不疑乃是给王师清理路障。”杨不疑故意掸了掸狄服上的尘土,把左衽翻了出来。

他愈发故意显摆,不断挑战召公虎忍耐底线。方兴又想起他在汾水边,也是不遗余力用各种“折磨”试探自己。

“此话怎讲?”赵札不解杨不疑言下之意。

“东山皋落氏、廧咎如氏,”杨不疑淡淡道,“这两个黑衣赤狄部落趁大雨遁逃,留下隗氏赤狄的杂兵作肉盾掩护主力撤退。可这些鬼子不甘大败,留下人马要在彘林中下毒,与周王师同归于尽。”

“竟有此事?鬼子何在?”程伯休父跳将出来,怨愤吼道。

“一群跳梁小丑,早被不疑一刀一个,鬼子成了死鬼。”杨不疑说得云淡风轻。

“怪不得,”蒲无伤也发话了,“我没在林中找到鬼子放毒痕迹,原来早被杨兄先下手为强,铲除隐患也。”

杨不疑促狭一笑,点了点头,没有答话。

这时,召公虎也从战车上跳下,走到杨不疑近前,作揖道:“杨义士,敢问可是杨国人士?”

杨不疑眼中,忧伤之色一闪而过,点了点头。

赵札赶忙介绍道:“禀太保,这位杨不疑仁兄,正是故杨国之长公子。”

“失敬失敬,”召公虎作了一揖,怆然道,“说起来,孤内心亏欠杨、蒲二国甚矣!昔日赤狄趁国人暴动、王师羸弱之际伐灭贵国,孤引为平身大憾也。”

杨不疑这才回礼:“太保言重!四夷亡华夏之心不死,非人力所能及也!”

是了,方兴这才幡然醒悟。怪不得方才杨不疑对太保有不悦之色——想必这位侠士把国破家亡的痛楚,与周、召二公救援不力联系在了一起。

再转眼看蒲无伤,这位蒲国公子和杨不疑有着类似的境遇——如果十四年前赤狄没有入侵蒲、杨二国,这两位年轻有为的少年公子或许已然即位称君,像赵札那般,统领一方子民。

看着他们,方兴突然自惭形愧。蒲、杨二人即便是颠沛流离的亡国公子,其出身地位也比我这野人少年要高贵出好大一截,自己有什么资格哀叹他们?

召公虎心情似乎转好,对杨不疑道:“彘林之围已解,不知杨公子对林中地理可否熟悉?”

“我知道太保要找谁,”杨不疑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正色道,“此人乃是不疑恩师。”

方兴心想,莫非杨兄知道老胡公的下落?不知茹儿和赵叔他们现在是否安然无恙。

召公虎小心翼翼:“敢问少侠,尊师现在何方?”

“赤狄鬼子找了整整十天,把彘林翻了个遍,林中早已面目全非。故而,不疑也正在寻找……”他神情不似作伪,看来确是并不知道老胡公下落。

“既然少侠也在寻找,那能否示我军以方向,总归强过大海捞针!”召公虎作了一揖,表情诚恳。

“承蒙不弃,不疑尽力而为!”杨不疑回过礼,道,“只是前路泥泞难行,如此车马阵仗恐难行进。”

“此言有理,孤便只带百余人,轻车简从入林!”召公虎点头赞同。

“太保,这彘林中安危难测,还望三思!”程伯休父突然神色紧张,他如临大敌地看着杨不疑。

和众人的反应一样,方兴把目光投向程伯休父,老将军的眼中满是对杨不疑的提防。

“不妨,”召公虎抚须微微笑道,“孤信任赵氏贤侄,自然也信任这位杨少侠!”

“太保爽快!”杨不疑故意对程伯休父龇了下牙,气得老将军直发抖。

于是,召公虎留下卫伯和等诸侯**队守备太岳山各处险要,命程伯休父率部扼守彘林入口。自己则下马步行,带着少师显父、少保皇父,以及赵札、蒲无伤、方兴等人,并三百甲士,跟随杨不疑往彘林深处而去。

刚走不到数丈,赵札疑惑地问杨不疑道:“杨贤弟,你这是要带我等前往何处?”

“不远,”杨不疑煞有介事道,“我要带太保拜祭一位故人。”

“拜祭故人?”召公虎神色大变。

方兴也注意到了杨不疑的措辞,他历来用语严谨,莫非老胡公他遭遇了什么不测吗?那茹儿和赵叔……

但杨不疑也没让方兴忐忑太久,他领着召公虎一行来到一处小山丘。这里苍松翠柏郁郁葱葱,是个荫庇的所在。

方兴看到地上有一处新土,显是有被挖掘的痕迹,这怎么看起来这么像墓穴?周人历来推崇简葬,提倡不封不树——既没有高出地面的封土,也没有墓碑记号。

杨不疑对召公虎道:“太保,这便是你昔日故旧,为守护彘林而殉难。”

少年还在疑惑之时,不觉杨不疑走到自己身旁,轻拍肩膀,道:“此乃令尊之墓。”

“爹?”见到杨不疑点头肯定,方兴嚎啕大哭起来。

原来这是亡父方武的墓地。杨不疑在赵邑解围那日,曾对自己说起他和先父的“生死之约”,指的便是为方武殓葬。杨兄言出必行,古道热肠,没让亡父死无葬身之地,方兴感激涕零。

召公虎见状,也难掩悲痛之情,呆呆站在原地长吁短叹。

方兴记得他对自己说过,方武是召公虎最为信任之人,担任家宰时忠心耿耿,因此屡把大事相托,不料今日竟魂断异乡、天人永隔。

同样悲痛的还有赵札。他与亡父虽只有一面之缘,但二人惺惺相惜,曾在赵家村口并肩浴血作战,此刻也唏嘘不已。

杨不疑走到了方兴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方老弟请节哀!乃父是大英雄,不仅在我等心中熠熠生辉,在赤狄眼里也是奉若神明。”

“杨兄,此话怎讲?”

杨不疑感慨道:“赤狄虽然生性野蛮,但是他们却也敬重勇士。方武以一己之力,临终前击杀赤狄数人,因此鬼子不仅没有亵渎其尸体,反而恭恭敬敬地收殓遗骸。”

方兴闻言,心下大为触痛。都说赤狄鬼子蛮荒无礼、未开王化,可他们对于敌方英雄却虔诚敬佩,反倒让自诩礼仪之邦的中原人汗颜。

在方武坟冢的旁边,则是另一个更大的土丘。

赵札问杨不疑道:“杨兄,这又是谁的坟丘?”

“这是赤狄埋赵家村民的乱葬坑,”杨不疑叹了一口气,接着道,“数十口,都是赵家村躲到彘林中避难的村民,赤狄便把尸体草草掩埋在此。”

“什么?这里埋着彘林的赵家村民?”方兴闻言,如遭晴天霹雳。

天旋地转,他觉得天都要塌了。

过去这十天,方兴经历了人生中从未有过的大喜大悲。彘林中的茹儿、赵叔、老胡公等人是让自己坚持下去的唯一念想。虽知他们在彘林凶多吉少,但方兴不敢有任何泄气的想法。

自己从彘林中突围,请来周王师救兵,最终解了彘林之围,却不料还是慢了一步。

方兴万念俱灰,差点晕死过去,被蒲无伤一把搀住。

召公虎此时也六神无主,抓住杨不疑连连问道:“你是说,彘林中藏身之人都死了?”

杨不疑摇了摇头,哀叹道:“老人、小孩则被直接活埋,女人则被赤狄糟蹋后残忍杀害……”

“老人?”召公虎惊恐道。

“不,恩师不在其中,”杨不疑耸了耸肩,轻声道,“我曾深夜搜过这乱葬坑,并没发现他老人家。”

召公虎这才长舒一口气,道:“那杨公子有何计较?”

“赤狄已把彘林中树木记号全部焚毁,不疑斗胆,借太保大军搜索此地方圆五里之地,不知可否?”杨不疑提议道。

“甚好!”召公虎当即派传令兵召来程伯休父,命其以伍为单位,搜查彘林所有角落,一旦发现蛛丝马迹,就立马汇报。

众将士领命,各自分头前去林中搜查。

方兴这时见杨不疑稍有闲暇,冲上去歇斯底里地问道:“赵兄,你可曾看见茹儿和赵叔?”

“贤弟莫急,”杨不疑赶紧劝慰,“他们长什么样?”

“赵叔……他是个黝黑壮汉,长脸,应该身受重伤……”方兴努力回忆着赵叔的样貌。

“被杀的都是老人小孩,倒是没见过壮年男人。”杨不疑眼神确信。

“那茹儿呢……”方兴心情复杂,又焦急又难为情,“是个少女,比我小两岁……”

“长相如何?”

“这……她……”

杨不疑微微一笑:“是个小美女罢?”

关键时刻,方兴再顾不上脸红,坚定地点了点头。

“倒是没有看到美丽少女的踪迹,”杨不疑沉吟道,“乱葬坑中,确实没见过你说的这两个人。”

“莫非,他们都还活着?”方兴咬着嘴唇,心中又燃起了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