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卷2-05章 周公御说 ? 壹(下)

大周中兴 卷2-05章 周公御说 ? 壹(下)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卷2-05章 周公御说 ? 壹(下)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左一个不行,右一个不可,”虢公长父阴险一笑,拍着几案道,“孤明白也!难道说,是二公‘共和执政’上瘾,不愿放弃权位,反倒做起谋朝篡位的春秋大梦?”

此话诛心,周公御说听得差点一口老血喷出。

周召共和执政以来,类似的指谪非议向来不绝于耳。起初老太师还坚信清者自清,可众口铄金之下,他也渐渐对这些流言蜚语深感不安。多少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周公御说甚至想过以自尽来保全声名清白。

得亏召公虎屡屡阻拦,劝自己须守得云开才得见月明,千万不可寻此短见,干出亲者痛、仇者快的傻事来。今日,挺身而出拦在自己前面的,依旧是召公虎。

“太傅此言差矣,”太保缓缓道,“周、召二公受历代周王所托、辅弼王室,怎会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待储君确立,我等当即还政以辅佐幼主,安能怀不轨之心?”

“那你等为何不尽快立下储君?”虢公长父咄咄逼人,“大周朝中无主,难道要等戎狄蛮夷趁虚而入,才追悔莫及么?”

召公虎不为所动:“孤并非不立储君,只是,此事尚需从长计议。”

“也罢也罢,”虢公长父哂道,“既如此,孤还有一事不明,想请教周、召二公一番!”

“讲来无妨。”

“此前太师、太保执意发兵北上,想必是得到密报,得知天子出奔后隐匿于彘林,是也不是?”虢公长父突然不再纠结立储之事,转而翻起旧账。

“确有传言。”召公虎小心翼翼答道。

周公御说知道太傅虢公的问题定然充满陷阱,言多必失,不能给对方借题发挥的机会。

“只是传言而已?”虢公长父话中有话,“既然知道故天子下落,为何不早对卿大夫明说出兵缘由?反倒是遮遮掩掩,莫非有何不可告人的企图?”对方以此言拉拢众臣,很有攻击性。

“传言只是传言,孤与老太师不敢断其真假,”召公虎谨慎地组织语言,“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幸而天帝开眼,故天子确是栖身于彘林之内,受困于赤狄之围。”

卿大夫中有人暗自点头,召公虎并没有完全失去舆论支持。

但论罗织罪名,虢公长父乃是天下翘楚。他并不打算善罢甘休:“我看,这十四年来,二公早知天子所在。只是,嘿嘿,尔等为了把持朝政,故而隐而不报罢?”

“无稽之谈。”召公虎对这无端指责愤慨无比,但努力地让自己恢复平静。

看起来,经彘林军旅这番磨练,召公虎成熟稳重许多,不再像之前那般易被虢公激怒。不料行军打仗有此妙处,只可惜老朽已韶华不再、无法从戎,周公御说很是感慨。

“孤问你,既然你已知天子下落,并倾尽大周王师之军力、粮饷前去救援,为何天子反倒驾崩于彘林?你究竟是去救天子,还是和赤狄串通谋害天子?”虢公长父终于祭出杀手锏。

此话一出,朝堂哄然。

虢公长父这屎盆子扣得极有技术含量,直击召公虎要害——

太保此行不避箭矢,历经千难万险终算解了彘林之围,找到失踪多年的周王胡下落。但人算不如天算,天子并未活着返回镐京,而是驾崩于彘林,终为不美。

而虢公长父此言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说得众人脊背发凉。谣言最可怕之处在于,如果人们用最大的恶意去揣着人心,没人能经得住推敲,定会被诬告所困。

正可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两千年后,另一个宵小佞臣精于构陷之道,并美其曰“莫须有”,真乃天下大谬。

“你!”召公虎显然对此始料未及,满脸通红。

卿大夫们或许并不怀疑周、召二公的清白,但三人成虎,他们同样找不到反驳虢公长父质疑的有力论据。

场面对周、召二公越来越不利。此时,一个虎背熊腰的卿士从班列中大踏步走出。

只见他一脸怒气,指着虢公长父道:“太傅,你这话好不讲理!太保此番征伐赤狄,日夜兼程、不曾误了时限,天子因命蹇而崩,如何能说是太保加害于天子?

众人一看,说话人正是大司马程伯休父。大司马隶属于太傅分管,历来对主官虢公长父唯唯诺诺。没想到,此次出征后,他竟敢厉声质疑上司。

见虢公长父沉默,老将军不依不饶:“我倒还要反问太傅和大司徒,王师驻扎于汾隰之时,二公身为统帅,为何临阵撤退,使王师兵员锐减?若要追究救驾不力之责,二公怕是难逃其咎!”

程伯休父的质疑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众卿大夫又把眼光投向了虢公长父和虞公余臣,二人面面相觑。

虢公长父怒不可遏,刚想发难,却见群臣中又走出一人来,对众人翩翩行礼。

“太傅、太保、大司马,各位少歇,容寡人说一句公道话。”

周公御说循声看去,原来说话者乃是卫伯和。自平定国人暴动后,卫伯和领太宰,为百官之长,在朝中颇有威望。

卫伯和微微一笑,道:“此前,寡人不仅赞成出兵彘林,而且率本**队助战。朝中众卿,此事寡人有发言权罢?”

众人皆点头,卫伯和此役立下大功,说话自有分量。

虢公长父皱着眉头,闷哼了一声。很显然,他并不希望看到卫伯和替召公虎说好话。

见众人不再交头接耳,卫伯和朗声对虢公长父道:“寡人方才听太傅言下之意,似乎此前并不知晓周天子出奔于何方?”

“自然不知,”虢公长父没好气道,“不单孤不知周、召二公之密谋,堂上众卿也是蒙在鼓里。”他一指堂上众人,神情颇为不忿。

“哈哈哈,”卫伯和突然大笑起来,“都怪寡人失察,有罪有罪。”

“太宰有何罪?”虢公长父一愣,显然猜不透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说起来,寡人倒要向太傅赔个不是,”卫伯和不似作伪,“周天子隐居彘林一事,乃是寡人接到密报,故而私下告知周、召二公的。唯独漏了太傅,还请恕罪!”

“你……”虢公长父瞪大了惊讶的眼睛,“怎么可能,不是,你……你怎么可能知情?”他语无伦次起来。

不论是虢公长父还是召公虎,他们都心知肚明,只是没想到卫伯和竟然自愿背锅顶缸,来消弭这桩公案。

周公御说也吃惊不小。据召公虎所言,送密信告知周天子下落者,乃是周王胡的高徒蒲无伤。而卫伯和直到解了彘林之围,才得知周王师出兵的真正目的。

再看召公虎,他显然也对卫伯和的挺身而出始料未及,露出感激的神色。

“事后看来,寡人此行欠妥,”卫伯和意味深长,“好在太保用兵有方,这没让赤狄阴谋得逞。周、召二公彘林勤王有百功而无一过,太傅若要责备,便怪罪卫和一人罢!”

虢公长父本认定自己胜券在握,此时却哑口无言。良久方道:“太宰大人乃……乃社稷功臣,无罪,无罪。”

任凭太傅虢公平时多么嚣张跋扈,但满朝公卿中,他唯独不敢招惹卫伯和。

周公御说曾听坊间传言,当初参与国人暴动的罪犯曾举证虢公长父和卫巫勾结,而当时的主审官正是太宰卫伯和,故而虢公长父凡事皆不敢在卫伯和面前造次。

“那便多谢太傅恕卫和无罪,”卫伯和大功告成,大大方方对众人道,“既如此,出兵彘林一事就此不再追究。孤亲眼见周天子在溶洞中寿终正寝、托孤于太保召公,此事确凿,不可再起非议。”

见卫伯和把话说到这份上,众卿大夫纷纷附议,无人再提。

“且慢,”虢公长父还有话说,“今日朝议,周、召二公始终含糊其辞,我等需要一个表态——到底是否拥立王子友即位?”

“是啊,太保、太师,公卿大夫们需要个准信。”虞公余臣也捧着肥腻的大腹附和。

卫伯和点了点头,他并没有发言,但也是把期待的目光投向周、召二公。

很显然,周王胡驾崩于外,当今有资格即位者有且只有王子友一人。天下无主、周召共和的时代很快就要落下帷幕,没有人不想知道,召公虎到底在迟疑什么?

“诸位,孤与尔等心情一般,都希望天子储君之位尽快尘埃落定,”召公虎终于打破缄默,“但这一切,并没有想象中那般简单。”

“什么?”人群再次沸腾,卿大夫们不解,难道王位有变数?

“孤在等一个人,”召公虎大声道,“一个能决定谁来继天子位之人。”

“快说此人是谁?”虢公长父嚷道,他迫不及待想知道答案。

“王后戎姜的贴身丫鬟。”召公虎的回答出乎众人意料。

“丫鬟?丫鬟来决定王位?”堂上哗然。

“不是一般丫鬟,她是王子们的乳母。”召公虎平静地宣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