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卷2-08章 卫伯和 ? 壹(上)

大周中兴 卷2-08章 卫伯和 ? 壹(上)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卷2-08章 卫伯和 ? 壹(上)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昨日朝会不欢而散,卫伯和也颇为不解。

此时此刻,恰似彼时彼刻。就像当初出兵彘林前夜一样,召公虎和周公御说显然有什么难言之隐,故而联手演了一出神秘好戏,再次把公卿大夫们耍的团团转。

卫伯和从未对二公有过微词,也相信召公虎对于议立新君一事,也并非有意拖延的时间。但他们昨日的做法,诚然会让政敌们攻讦的良机。在权力场上,气焰此消彼长之间,胜负形势或瞬间转向。

虢公长父的表现则是一如既往地稳定。他昨日朝议时对召公虎的责难,堪称是恶人先告状的典范教材。

对此,卫伯和早有心理准备——那日在黄河南岸,虢公长父和虞公余臣煞有介事地迎接周王胡灵柩,怎一个虚伪了得。但卫伯和料定他们并未善罢甘休,而是包藏坏水,只待泼向好人。

太傅的这些小九九瞒得过别人,却不是寡人对手。虢公长父这老狐狸生怕周、召二公怪罪其临阵脱逃、致使救援彘林不力,显然想好混淆黑白之策。

只可叹召公虎忠心为江山社稷,却不谙阴谋权术,故而被冤枉得有苦难言。若不是卫伯和料敌于先,主动站出来为老太保分谤,后果怕是不堪设想。

卫伯和熟悉这种感觉,自他继位以来,“弑兄自立”的如潮非议就从未从耳畔消停。流言害人不浅,他感同身受。再说,位于政治漩涡中心,谁在誉满天下之时,又难保谤满天下?

刚想到这,只听得报时官喊“卯时已到”,新一日朝议又要开始。

走入议事堂,他故意大摇大摆路过虢公长父身边,待听到对方投来的轻微闷哼,卫伯和的心情反倒无以言状地舒畅。太傅,你不该选寡人作对手,更何况,你可记得早年与卫巫勾结的把柄,还握在我手上么?

卫伯和整了整仪容,淡定地在太宰位上站定。待周、召两位共和执政大臣左右入座,他又把目光投向召公虎——

老太保,你的底牌到底是什么?

对方今日依旧沉稳泰若,一副以不变应万变的姿态。他自从出征彘林之后,整个人的气质便发生剧变,软弱的言行渐渐被坚定的眼神所代替,卫伯和相信,看出端倪者大有人在。

这不,周公御说刚一宣布朝议开始,召公虎还没等虢公长父发难,便要主动宣布大事,倒大大出乎群臣意料。

他一脸肃穆,朗声道:“今日朝议,孤来提议周王王位继承人选!”

“这还用得着老太保提议?”虢公长父来者不善,冷笑道,“王子友即位一事,天经地义,不须你来宣布。”

卫伯和扫过堂上诸位,所有人都讶异目视着堂上对峙的虢、召二人。诚如虢公长父所言,召公虎若宣布拥立王子友登基称王,昨日何必费劲卖那些关子?

“非也,”召公虎长叹一气,道,“孤提议,拥立太子静!”

“什么?”

“太子静?”

“太子还活着?”

朝中一片哗然,没有人能掩得饰住惊诧之情。

“众卿大夫,”召公虎一捋长髯,“孤与太师昨日之所以不急于定储君之位,只因太子静尚在人世!”

召公虎的语气很平静,但此言一出,却如同旱日之惊雷,侧堂内如煮水般喧闹。

“太子静明明就被暴动的国人杀了,这厢哪来的太子静?”

第一个跳出来质疑者,不用猜就知道是虢公长父。他定了定神,一脸不屑地问道。

“他没死,暴民所弑杀者,另有其人。”召公虎淡淡地回应。

“太子静……唔,那他在哪?”虢公长父努力恢复镇定,这句话几乎是从他牙缝中挤出。

“正暂居于孤之太保府中。”老太保道。

“暂居?我看是藏匿罢!”虢公长父气不打一处来,“你既早已知情,为何十四年后才说此事?”

众人闻言,也都纷纷交头接耳起来,气氛变得紧张而诡异。藏匿太子,这可有些骇人听闻。

卫伯和也陷入沉默。坦白说,自己没料到太子静幸存于世,还被召公虎隐藏了十四年。但仔细回味之下,这消息虽然在意料之外,但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太子静是什么时候躲入太保府的,卫伯和无从得知。国人暴动爆发的当日他还远在卫国,当公石焕老将军劝自己前往镐京城勤王之时,已然得知太子静被杀的噩耗。

“诸位稍安勿躁,听孤细细说来,”召公虎清了清嗓子,道,“国人暴动当日,孤与太师在王宫内护驾,送天子出奔后,我二人分头将二位王子藏匿到各自府邸中。于是,太师带走了襁褓中的王子友,而孤将三岁的太子静藏到太保府中。”

众人纷纷点头,对于国人暴动时二公第一时间救驾之事,他们不仅不质疑,还为此肃然起敬。

召公虎继续道:“很快,闻讯而来的暴民包围了太保府,逼迫孤交出太子静。暴民们说,周王专利之策与孤无关,只要交出太子静,他们便不再与孤为难。然而,太子静年幼无辜,与专利之策有何关系?又如何要替天子受刑?我不能交出太子静!”

老太保说得声泪俱下,众卿大夫也闻言沉默。十四年前的惨剧还历历在目,所有人都仿佛在扪心自问,当时召公虎的境遇若换做自己,又该怎么做?

召公虎继续道:“孤挡在太保府门口,与群情激奋的暴民争辩未果,他们非杀太子静不可。眼看形势严峻,孤便在家中寻得一同龄孩童,告诉暴民这便是太子静。于是他们二话不说,从孤手中夺过孩子,当场杀死……”

召公虎说到哽咽之处,所有人都沉默无语。那日,正可谓大周立国两百余年来最黑暗的一天,大周天子出奔,王后服毒自尽,太子则惨遭一群国人屠戮。

“后来呢?”虢公长父似乎并无恻隐,催促着问道。

“暴民们不识太子静真容,行凶过后,便心满意足地离太保府而去。他们只道躲在太保府里的三岁孩儿,除了太子外并无他人……”

召公虎说到这,已经泣不成声。众人见状,皆面面相觑,不知如何相劝。

周公御说见召公虎已然难以再开口,便颤巍巍站起身来,把老太保的故事说完:“诸位,可知暴民们所杀的孩童并非太子静,却是何人?”

“何人?”侧堂中疑声四起。

“他是太保的独子,”周公御说如丧考妣,掩袂道,“暴民所杀者是假太子,乃是太保用自己爱子所替。他将其子换上太子服饰,使之代替太子受死。而太子逃过一难后,太保就把他藏在府中一十四载。”

众卿大夫听言,叹息声此起彼伏,纷纷朝召公虎投去同情的目光。

卫伯和这才醒悟,原来老太保为了保住周王静的性命,竟然用自己的爱子相代。世人只道当时太保为了保住自己一府老小性命,故而向暴徒们交出太子静。

殊不知,他这是李代桃僵,用一命换一命。

而这十四年来,召公虎一面忍辱负重、背负不能保全太子性命的骂名,另一面还要默默承受丧失爱子的痛苦。卫伯和设身处地想着,当年要是换作自己,又会不会如此因公废私呢?

“太保为大周社稷,宁愿舍弃自己骨肉,也要为保全天子血脉,此事迹可歌可泣也!”周公御说结束了自己的感慨陈词,惹得群臣纷纷抹泪赞叹。

唯独一人例外,那便是虢公长父。

卫伯和冷冷地看着这位气得不能自已的太傅,心中暗觉可笑。

他知道,这位虢公大人之所以关心新君人选,绝非出于公心。说这人是个不折不扣的政治投机犯,或许倒还抬举了他——毕竟,倘若太子静真的尚在人世,那他在王子友身上花的政治筹码,就会因此悉数打了水漂。

卫伯和等着他向周、召二公发难,太傅果未让他等太久。在让好人失望这件事情上,虢公长父从未让人失望。

“怪不得,怪不得,”虢公长父虚情假意地拍着手,泛酸地责难道,“二公死活不肯立王子友为王,原来早留了这一手,瞒得满堂公卿好生苦也!”

他依旧努力把众臣和自己绑在一条船上,但口气显然弱了不少。今日本是挑战召公虎权威的绝佳良机,但他没料到对方手中竟然还握有王牌,气焰不由得降下三分。

“兹事体大,召虎不敢擅专,见谅见谅!”召公虎只是频频给在场众人致歉。

卫伯和轻轻捋着长须,观察着议事堂上的众生之相,他表面平静,脑海中可丝毫不闲着——

召公虎究竟是出于什么考量,把这个重大的消息捂住长达十四年?期间如果公开这个秘密,又会如何?他是担心由此会酿成新一场国人暴动?还是担心太子静就此继位,形成旧王新王父子并立的不伦局面?

只恨公石焕并不在当场,卫伯和毕竟年轻历浅,琢磨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太保,你如何证明太子静还活着?”这次发难的换成了虞公余臣。

当然,准确地说这并非发难,而是一条很中肯的疑问。

尽管满朝文武都认定虞公、虢公早已沆瀣一气,是同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但唯独虞公余臣本人并不如此认为。他一直以贤良之后自居,在所有场合都尽量避免被虢公长父笼络。

“对,你有什么证据!”虢公长父厉声附和,他总有办法拉心宽体胖的虞公下水。

“孤有人证!”召公虎已从哀戚中缓和过来,语气也恢复坚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