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中兴 > 卷2-12章 方兴 ? 贰(上)

大周中兴 卷2-12章 方兴 ? 贰(上)

作者:姬为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3:51

卷2-12章 方兴 ? 贰(上)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次日午后,方兴心满意足地从太保府书房中走出,伸了个懒腰,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空气。

“真是值得纪念的一天!”他自言自语道。

今晨,召公虎请来的教书先生给自己上了大半天的《颂》诗,总算圆方兴儿时一大梦想。

尽管先生为了照顾召芷,故而讲得浅显易懂,但其内容却是方兴闻所未闻,倍感兴奋。

《颂》诗是大周宗庙祭祀的歌舞乐辞,大多是颂扬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召公奭功业的诗篇。此前听老胡公说大周当属礼乐文明最为璀璨,今日才算窥其一斑。

美中不足的是,《颂》诗中的大部分诗篇都过于生涩拗口,毫无韵律之美。方兴这才刚出书房,便已然将诗中内容忘却十之七八。

他百无聊赖,突然想起另一诗篇,信口吟道: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适安归矣?

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这首诗名曰《采薇》,方兴年幼之时,亡父方武便已教视令熟。今日回想当初,声犹在耳,却物是人非,感慨唏嘘之余,不由潸然含泪。

“嘿!你念什么呢?”召芷声音未到,手掌便已拍在少年肩头。

“是诗……参见女公子。”方兴作了一揖,泪珠还在眼眶里打转,低头不敢直视对方。

“哟,学了诗便知礼不少嘛!”召芷嘻语含笑,“没想到你识得这么多字,老先生都对你赞不绝口呢!”

“贻笑大方,贻笑大方。”他有口无心,只想借机溜走。

召芷却聊兴正浓:“这是什么诗?又是‘兮’,又是‘矣’的,可比先生教的《颂》诗有趣多了。”

方兴无奈,只得答道:“禀女公子,此诗乃是周初隐者叔齐、伯夷在首阳山上所作,确是婉转凄恻,上口动听。”

“伯夷、叔齐,唔,这是‘不食周粟’的故事!没想二位贤士饿死之前,还吟出如此飘逸脱俗的诗歌!”召芷长叹一口气。

“然,然也……”对方竟对这段典故熟稔于心,倒是方兴小瞧于她了。

召芷幽然道:“听说镐京城最近流传着不少好诗,只不过公父不让芷儿出府,无缘相闻。”

“好诗?什么诗?”方兴初来京畿,觉得稀奇。

“都是些诸侯国民间流传的诗歌,”召芷顿了顿,“公父说,早年大周还有采诗官到各地采风,可国人暴动一闹,这些歌谣便全部失传咯。”

看样子,召芷为此颇为惋惜。别看她一副养尊处优的刁蛮模样,谈及诗歌还颇有兴致。

“嘿,你想不想出去玩?”召芷见方兴沉默,于是神秘兮兮地问道。

“当……当然想。”

这话说得方兴怦然心动。来镐京城已有数日,他何尝不想出去透透气,见识一番大周西京的繁华和熙攘。

召芷见状怂恿道:“想就去呗,顺便替芷儿打听点新鲜事。”

“那……我怎么出去?”少年一头雾水。

“傻呀,当然是走出去!”召芷盈盈一笑。

“走出去?”

“你是贵客,又不是囚徒,”召芷啼笑皆非,“太保府门拦得住芷儿,却拦不住你!”

“这么简单?那我去试试!”

午后本是温书自习的时间,但方兴此刻喜上眉梢,已然迫不及待。

“等等,”召芷叫住方兴,嗔道,“说走就走吗?你也太不客气了罢!”

“怎么?”方兴心中咯噔一下,她不会是逗我玩吧。

“你可不能白出去,芷儿交代你一个任务!”她突然转怒为笑,浅颦中带着七分期盼,三分谄媚。

“何事?杀人越货的坏事我可不敢干!”少年不经意地耍了句贫嘴,浑然忘了自己眼前之人乃是召芷,而非茹儿。

她倒不以为意:“去打听下,老天子驾崩后,谁会是新王人选。”

“难道不是王子友么?”方兴脱口而出。回想起彘林突围前夜,老胡公曾谈及这个爱子名讳,不由得心下踌躇。

“聪明!当然是友哥哥。”

召芷露出盈盈笑容,言笑晏晏,把方兴看得如痴如醉。

“女公子认识他?”

话刚出口,方兴便觉多余——周、召世交,王子友在太师府中长大,自然没少和太保父女打交道。或许他们还是青梅竹马的玩伴呢,就像自己和茹儿一般。

想起茹儿,方兴便不由想起“七年之约”来。他鼻尖一阵酸楚,方才自己对召芷的美貌动心,实是不忠,径直想自扇几个耳光。

“他是有串过几次门,”召芷痴痴看向墙外,“可他是王子,芷儿高攀不起。唉,十几年过去,如今他都要当周王咯。”说着,她脸上泛起了红晕。

方兴仔细观察召芷神情,她历来快人快语,毫不擅长掩藏小情绪。不难看出,她似乎对王子友颇有几分情愫。

这不奇怪。方兴还记得几天前在镐京城郊外时,初见亲迎父王灵柩的王子友。他风度翩翩、神采奕奕,举手投足间尽显王室风范,令少年自惭形秽。

“唉!小时候,芷儿日夜幻想着能嫁给他,”召芷并不讳言情事,“后来公父知道此事,便把我训斥了一顿。”

“这是为何?”好奇是人之天性,方兴亦然。

“大周祖训‘同姓不藩’,我和他自然无缘,”她眼神突然黯淡,“芷儿的命运早就注定,只能远嫁畿外异姓诸侯,当个国君夫人……”

“挺好的呀。”方兴随口安慰,他并不懂政治联姻对她意味着什么。

召芷唉叹道:“好什么?不过是出了一个牢笼,跳进另一个牢笼。不像你们这些野人,能追求幸福……”

“唔?”方兴哭笑不得,她太天真。

“喂!芷儿秘密被你知道了!”召芷拭完泪痕,又破涕为笑,调皮地掐着方兴臂膀,疼得他跳将起来。

“杀人灭口啦!”方兴故意轻声叫嚷,“我什么都没听见,是你逼我听的!”

少女莞尔笑道:“芷儿可以饶你,但你得好好出去打听消息,听到没?”

“遵命!”方兴煞有介事地行了个军礼。

告辞回屋后,他心不在焉地用过午食,便准备好出门的行装。

诚如召芷所说,当方兴迈步出府门时,不仅没受到任何拦截,两名侍卫反倒恭恭敬敬地行礼相送。见此场景,他反倒觉得受宠若惊不已。

镐京城,我来也!

方兴记得自己初次踏上脚下这片热土时,还是跟随周王胡棺椁入城之时。那日来得匆忙,走时也仅在召公虎轺车上走马观花,未曾领略大周京都的万千气象。

他是在边陲长大的乡下野人,此前见识过的最大城邑也不过是晋国附庸下的赵邑而已。而在大周都城的街巷之中漫步,始终是孩提时的梦想,如今如愿以偿。

曾几何时,方兴对镐京城的唯一印象便是国人暴动。在亡父口中,十四年前的丰镐之地堪称人间地狱,到处都是屠戮,到处都是乱民,到处都是战火。

今日,当他闲庭信步穿过一条条工坊、巷弄,领略繁华市集,游览深深宫墙,感受着镐京城的呼吸,看到安居乐业的国人,这一切,很难让他与当年那场浩劫联想在一起。

国人们着装得体,与赵家村民有天壤之别。镐京居民们祖上大都有贵族血统,他们由内而外散发着雍容气质,举手投足间风度清雅。

方兴就这样漫无目的地走着,直到听见有人叫唤自己——

“小兄弟,小兄弟!”

“是谁?奇怪,镐京城里我也会有熟人?”方兴转头找寻,莫非是幻听?

就在这时,一个商贾打扮的中年男子一把揽住方兴,正是他在热情地呼唤自己。

“你是?”少年对他并无印象。

“嗨,贵人多忘事,”那人一口市井商贾的腔调,“小兄弟,我给你驾过两次车呀,不记得了?”

“啊也!是你!”方兴稍加回想,终于认出对方。

当初自己从彘林突围,误投虢公长父大营,虢季子白亲自相送。去往召公虎大营的途中,正是此人驾车,还滔滔不绝地讲着周王师历史。后来在解彘林之围后,召公虎命自己乘车找寻周天子栖身溶洞,御者依旧是这位仁兄担任。

只不过,今日这百夫长未着戎装,而是换成一副商贾装扮,方兴故而没能相认。

“哈哈,老弟,别来无恙呀?”对方依旧热情而健谈。

方兴刚要作礼,只见一少年火急火燎地朝二人跑来。

“爹爹,出大事了!”男孩年纪与方兴相仿,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我找了大半个镐京城,原来你在这闲聊。”

那百夫长白了他一眼:“何事如此惊慌?没看你爹在和故友聊天么?”

其子急得口不择言:“兮……兮甲那个大淫贼,又来勾引我姊啦!我不敢和他搏斗,所以赶紧来找你……”

“岂有此理!”那百夫长突然怒目圆瞪,家丑不可外扬,只碍于方兴还在身边,尴尬道,“小兄弟,我先告辞?”

“后会有期!”方兴挥手作别。

百夫长再迫不及待,转身同儿子飞奔回家。

方兴毕竟少年心性,眼前这热闹不看白不看。待百夫长走远,他连忙追将上去,可哪还寻得其踪迹?

眼看日近黄昏,方兴只得悻悻然作罢,准备打道回太保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