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起 > 第一百一二十一章 芍陂水暖养刘晔

汉起 第一百一二十一章 芍陂水暖养刘晔

作者:赤血萌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16:59

第一百一二十一章 芍陂水暖养刘晔

九江郡、阴陵

各曹主官,地方豪绅,汇聚太守府,给新上任的太守接风。接风本来是平凡的一件事,这些人确商量着,给新太守点颜色看看。

而卢植却恍若不觉。

陈品舟是贼曹:“敬府君,预祝府君步步高升。”

卢植:“好,干了。”

“士绅郑原敬府君一杯,预祝府君他日位列三公九卿。”

卢植:“过了,这话可不能乱说。来,喝酒。”

“主薄蒋文敬府君,预祝府君早日平定叛乱。”

这些人只道卢植是文士,不善饮酒,便相约都去敬酒,今日能把上司灌倒,明日谅他威风不起来!

卢植一连干了五杯。

士绅刘普在一旁劝解:“府君连喝了五杯,不能再喝了。”

“你闪开,别坏兴头。”陈品舟一把把他推开,还要再敬酒。

卢植站起来:“刚才诸位的好意,我感受到了。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也敬大家几杯,先说好规矩,我喝多少,你们喝多少,酒品见人品,不干的不是耿直人。”

他声音宏亮,“耿直”二字说的振聋发聩。谁愿意当众人面被府君指责为不耿直?

众人只能回答:“好”

“换大碗来。第一杯敬皇帝陛下,感谢他重视本郡,给本郡批了一百幽州突骑兵,此时正在路上。

第二杯,敬三公,不是他们我还在东观校书。

第三杯,敬阖郡父老乡亲,没有他们我等吃穿无着。”

卢植的祝酒词极有水平,换句话说,不喝就是对皇帝不敬,对三公不敬,对百姓不敬,而且点出他背后有人。

一大碗当前面三杯。大喝三碗,就有人坚持不住。

陈品舟本来想着让卢植出丑,哪想到会换成大碗,是他提议把太守灌翻,要是现在不喝,谁知道其他人会不会把他供出来。第二碗下去,就泛起酒嗝,第三碗勉强下肚,溢到满衣襟,更兼脚步摇晃。

陈品舟知道已经到量,就想尿遁。

不想被卢植一把抓住:“陈贼曹哪里去。出恭?走我二人同去。”

回来又灌了几杯,陈品舟现场直播,吐得地上、身上都是。其他主薄蒋文等几乎一半人也喝倒、喝吐了。

卢植挥挥手,让人把他们扶下去到厢房安置:“如何,你们几个还想灌老夫酒么?”

“不敢,不敢,属下孟浪。”“府君赎罪。”

卢植大笑:“我有个外号,叫卢一石,说我能喝一石酒。”

刘普等全部都面色大变:“府君真天人!”

卢植丢下他们,独自一人,回到后院,一声长啸,拔出长剑,对月起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请吟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那些属官、士绅以卢植今日才到,其他他早五天就到了,见民生凋敝,一时间泪如雨下:

“朝中不宁,政治不清。党派纷争,各谋私利。

地方小吏,蒙蔽上官。土豪劣绅,欺压良善。

百姓无过春之粮,豪门有烂臭之肉,怎能不群盗四起?”

从第二日开始,再没有人敢给卢植灌酒,真给起了个外号,叫“卢一石”“酒中魁”,喝酒能喝一石,就像喝水一样。

几日后,寿春县北,八公山南麓。

八公山北面、西面是淮河,南面寿春,有淝水从寿春东南绕东北八公山下流过。

湖山楼乃是周边一处佳楼。

高两层半,背靠八公山,面向寿县和淝水。春末夏初降雨渐渐多,芍陂涨水,可以看到芍陂北边缘,烟波浩渺方圆百里,也可看到北面起伏不尽的山峦。

几名士绅正吃喝半酣,讨论着这哪里的器物精美,那家青楼新来的女子漂亮,不知谁带偏了方向,说到政事上。

“听说了么,蛮人叛乱,文府君不能制,三公一致举荐涿郡卢植为本郡府君。”

“文府君为官数年,颇有政绩,怎就离开了?新来的卢府君是什么样的人?”

“听说是个博士,关西大儒马融的得意学生。”

“朝中诸公莫非昏了头,让一个没有治理地方经验的夸夸其谈之徒平定叛乱?”

众人皆叹息不已。

有一人说:“夸夸其谈才好咧!越是没武略,平定叛乱,就越需要依仗我等大族。我等只要出些粮食、壮丁,到时候平定叛乱,府君不能不奖励吧。九江土地不少,把山中乱民抓起来,就是我等大族的奴仆!”

“兄长大才!”“高,实在是高。”

听见议论,卢植脸色不变,多年读书养气功夫极佳,但刘普仍能从抽动的嘴唇上找出厌恶的情绪。

喝酒第二日,卢植便改任原主薄蒋文为他职,将刘普任命为主薄刘普是淮南成德人,成德北接寿春,家有良田数千亩,依赖芍陂灌溉,对九江地形、世家豪族情况极其了解。

几日来,刘普跟着卢植四处微服私访,知道卢植胸中极有城府沟壑,眼睛里容不得沙子:“我等都知道府君允文允武,几个乡野村无知之言,还请大人恕罪。”

卢植捋着胡须:“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况且他们也没说错,我本来就是博士而超擢太守,为什么要生气。”

刘普岔开话:“芍陂为春秋时期楚相孙叔敖所造,引花水、淠河、淝水入内,灌溉本郡的寿春、成德、西曲阳,庐江郡的安丰、六安等县,数十万亩水田。水田种稻、养鱼,一大亩产稻谷5石到10石。”

卢植指了指桌上的鲜鱼和米饭:“民以食为天,饭稻羹鱼,别有风味。涿郡一大亩熟田,不过产粟、麦3到5石,稻田产量倍于粟麦,若涿郡也可种水稻就好了。”

刘普:“青、徐、兖州也有种植稻米的。”

卢植打定主意,日后一定要在涿郡试试种水稻:“有如此灌溉设施,如此美田佳稻,九江郡怎么会有蛮人起事?”

刘普:“说来话长,春秋时有淮夷、徐夷,一些聚集在庐江郡的大别山,主要归庐江、荆州江夏管理。

一些聚集在江淮丘陵,阴陵、合肥以东,全椒以西,历阳以北的群山丘陵之中。这片山岭周长超过五百里,咱们九江郡和徐州的下邳国、广陵郡各占一半。”

这就难怪了,两州三郡交界,官府管理就很困难。地方土豪压迫蛮夷,山民逃税赋,与蛮夷土人联合合,到各郡之间流窜。

“可知道那山里多少蛮人,多少汉人?”

“这。。。怕是没人知道吧。”

卢植遥望着东方,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我欲深入东方山中探查,你可愿意陪我?”

刘普:“不能去啊,那可是蛮人匪徒聚集之处,弄不好连命都没了。我儿刚才出生一月,我是真不敢去。”

“你儿叫什么?”

“小儿暂名刘晔。”

“晔者,光明、繁盛也,好名字。你就别去了。走去你家看看。我这做上官的,也去随个礼!”

太守亲临,意味着地位和重视,刘普欢喜地当即行了大礼:“谢府君为普扬名,感激不尽,感激不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