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起 > 第338章 张司空的恶毒

汉起 第338章 张司空的恶毒

作者:赤血萌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16:59

第338章 张司空的恶毒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一个马元义虽死,千千万万贫苦百姓却站了起来。从荆州、扬州聚集的数万黄巾,早已到达冀州,就如干柴,一点就燃。

二月初,冀州黄巾大盛,众二十余万,张角自称天公将军据巨鹿郡,张宝称地公将军下甘陵郡,张梁称人公将军破安平郡。

各路义军势如破竹,攻破郡县,焚烧官府,劫略聚邑,凌虐妇女。

三郡守相丞、各县令长丞尉大多逃亡,安平王、甘陵王为黄巾所劫持,安平郡郡治信都、清河国国都甘陵为黄巾攻破。

张角勒兵十万,自向魏郡邺城,而魏郡黄巾四起响应,黄巾大有割据河北之势。

皇帝御书房内,挂起巨大的帛制地图。

刘备拿起一支巨笔指着雒阳周边地图说:“除张角兄弟起于冀州,从东北方向威胁雒阳外,汝南黄巾波才进军颍川郡从西南威胁雒阳,陈国黄巾彭脱为之侧翼,众十数万南阳黄巾张曼城十万人攻击宛城,有进军关中与北上颍川两种可能卜己起于兖州东郡,众数万,向西攻击陈留郡,从东面威胁雒阳。”

卢植分析道:“从前期逮捕的奸细,以及最近半个月得到的情况来看,各地黄巾的目标很明确,就是里应外合、围攻雒阳!”本应由尚书令来分析,然而尚书令不懂军事,诸尚书中最懂军事的卢植责无旁贷担当了皇帝的军事参谋。

吸气声,惊呼声,尖叫声传遍整个御书房。

皇帝刘宏反应更过激:“围攻雒阳?雒阳不会被攻破吧?如之奈何?”

太尉杨赐拖着病躯,勉强站起来说:“陛下不必恐慌!马元义、唐周已然伏诛,雒阳也梳理过一遍,奸细虽然还有,但必不多。里应外合之势已经破了一半。

加上雒阳有南北军、执金吾、城门校尉,司隶校尉,当然不会被攻破,但要严防死守黄巾奸细进入雒阳起事。”

皇帝刘宏:“对,对!马元义和唐周,竟然与中常侍封谞等人勾结,图谋攻打皇宫,真是罪大恶极,罪不可赦!将封谞等人立斩之,以儆效尤。

赵忠、张让何在?”

“臣在!”

皇帝:“着你等进一步清理宫中,并择宦官中强健者操练,务必要保证朕和后宫的安全!”

太尉杨赐、司徒袁隗、尚书卢植、刘备等面面相觑,见过胆小的,没见过这么胆小的皇帝。若是雒阳守不住,南北宫又如何守得住?

皇帝长舒了一口气,仿佛没有看到三公等人的白眼,继续问:“然后如何?可是令北军出征河北击敌?朕绝不能放纵张角占据祖先的基业,屠戮朕的子民,百姓女眷!”

刘备悄悄翻了个白眼,皇帝刘宏真这话实在,不愧是个恋家、爱美人胜过江山的男人,除了后宫,还盯着民间美女。

司空张济:“陛下圣明!想必天军一到,张角等跳梁小丑必定土崩瓦解!”

“陛下圣明!天军一到,贼必瓦解!”赵忠等人亦附和。

张让见刘备一直眨眼睛,就忍着没说。

果然

太尉袁隗出列反驳道:“不可,北军兵力不足,不可单独北上!否则必败!”

尚书卢植亦说:“张角兄弟聚集二十余万众,连州带郡,必须朝中、州郡合力才能进剿,非北军能独任!”

太尉杨赐:“应招关西各地精锐与能战之将,发河南、河东、河内、弘农等地之卒,方能在兵力上勉强应对。”

皇帝刘宏懵逼了:“之前扬州的许生父子之乱、黄穰之乱,交州大乱,九江、庐江之乱都数万到十数万人规模,朝堂只要派出一员能吏或者良将、一些军吏、数千北军营士,加上州郡的力量,短则数月,多则经年不都能平定吗?”

见刘备噗嗤一声笑了,张济点名道姓呵斥:“刘备,你笑什么?讥笑陛下所说么?你要说不出个好歹来,就是不敬之罪!”

刘备当然不能说皇帝不对:“臣以为,司空大人赞成一将一军之力出征是在曲解陛下的话语。”

司空张济:“你说什么?你敢顶撞三公!”

几年前,张济曾经大放阙词,批评刘备欲效张仪、苏秦之舌,改变群臣制定好的扫穴犁庭国策曾经竭力压制,不欲给封刘备封侯曾经在刘备落难丢官时狠狠踢了一脚。

对张济这种对头,刘备不可能有敬意:“陛下的意思是一能吏、一良将、一军数千人之力对付二、三个郡的黄巾,自然完全正确。如今除了司隶,还有七州二、三十郡,自然要十余能吏、十余强将,数万士卒之力,这才是陛下的本意,难道张公怀疑陛下不会做乘法么?”

“你,你!”司空张济一张老脸崩得通红。

堂中诸重臣一阵哄笑,沉重的气氛一扫而空。

皇帝刘宏也一拍大腿:“对,刘议郎说的就是朕的本意啊,张公的确要好好学学算学,朕忧愁的是安得如此多的能吏、良将守四方!”

众人看张济的眼神多了几分别样的意味,皇帝在诸位重臣面前顺着一个小小议郎的话语,批评三公之一的司空,显然是一种对张济明确不满的信号。朝堂上的议论很快传到了百官和民间,日后张济多了个外号“不懂乘法张司空”“不懂算数做三公”,这是后话。

张济当堂哪里还有脸待下去,当即下拜:“臣愿辞去司空之位。”

“军事不利,非司空之责,张公勿虑。”出乎众人意料之外,皇帝刘宏并不想把张济一棍子打倒。

军事不利,的确需要有人来承担,但如果将张济罢免,就相当于把黄巾起义的责任归结到修健宫室上,归根结底是皇帝的锅,皇帝并不傻:“当务之急是哪些,诸公可畅所欲言。”

袁隗:“臣以为,京师防务,需一人统一指挥,此人需为陛下亲近之人,河南尹何进察觉黄巾马元义、唐周奸佞,可担任大任!”

“袁司徒所言甚是,但却忽略了另一件大事。”张济赶在杨赐之前发言,“幽州历来是精兵所出,目前幽州通向雒阳的驿站中断,情况不明,应派出得力臣子,作为使者,赶赴幽州,以保证驿站、信道通畅,有助于朝堂运筹帷幄。”

张济继续说:“老臣举荐议郎刘备担当此重任!”

刘备以为自己听错了,刚刚针锋相对让张济下不来台,张济怎么可能举荐自己?

卢植面沉如水、皱眉成川,出列拜服在地:“陛下,臣反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