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起 > 第389章 王莽光武之误

汉起 第389章 王莽光武之误

作者:赤血萌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16:59

第389章 王莽光武之误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卢养:“不患寡患不均,不患贫患不安,行仁政的关键是减少田租、赋税,耕者有其田。”

郦炎:“说得好。只是耕者有其田太困难,昔日冯谖焚薛地百姓借条,使孟尝君得薛人之心。我建议,向皇帝陛下申请免除一年赋税,同时行文要求各县豪族免除田租和借款利息!”

关羽不以为然:“我是个大老粗,士卒出身,不知道圣人和仁政对平定叛乱有什么用。要是行仁政就可平天下,孔子、孟子、董仲舒、郑玄才应该做皇帝或霸主,而不是齐桓、秦穆、汉武、汉桓、檀石槐。”

“你说什么!不许侮辱圣人、大儒!”

郦炎、卢养站起来,指着关羽额头,引经据典批评起来,唾沫横飞脸上。

关羽一手一个将二人推到几步远:“乃公才不信什么圣人,士卒才不信圣人,乃公只信刘侯。”

夏侯博、张飞急忙居中劝告:“都是同僚,有话说话,斗气劳什子气。”

“都静一静,大家都听我说。”拥有后世的知识,刘备可以很容易理解东汉末年的社会矛盾,“光武皇帝依靠世家豪族力量迅速扫灭铜马、绿林、赤眉起义,胜利后,首先封赏有功劳的官员、将士,并让大部分士卒到地方复员。此时光武皇帝遇到一个大困难,没有足够的土地给复员的将士们,光武帝数次下诏,州郡县依然解决不好这个问题。”

张飞最近修身养性,读了不少书,奇道:“怎会如此,建武初年百姓虚耗,十存二三,应该到处都是空地吧。”

关羽亦奇怪:“光武皇帝是开国皇帝,是全天下最有权力的人,下个诏书谁敢不从?”

郦炎思索片刻:“还真有此事,光武皇帝下令‘度田’,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结果刺史、太守多为诈巧,以度田为名,兼并聚小民之田,并将百姓的草庐房屋屋、里聚村落度为田地,导致小民‘遮道啼呼’,同时优待照顾豪右,侵夺苛刻赢弱。”

卢养:“当时有陈留上计吏的小抄上写着‘颖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光武帝责问上计吏,吏拜伏于地,不敢说。

孝明皇帝时年十二,据实告曰“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逾制,不可为准。”上计吏这才老实交代。

光武皇帝大怒,派出亲信官员分赴各地,监督州、郡度田,考核州郡长官贪污者,打击豪右抗法者。

之后大量豪族聚众为乱,郡国大姓及将吏,合为群盗,处处并起,攻劫治所,害杀长吏。

光武皇帝多次下令诛杀贪赃枉法和群盗为乱者,每当郡县派兵追讨,盗贼就解散,每当郡县兵离开,盗贼就再次集结。

最后,田虽然度了,光武皇帝对于世家豪族大姓占据的大量膏腴田地却给予承认,条件是按时交纳赋税,复员士卒只能占据水源不佳、贫瘠、或丘陵土地。”

刘备:“度田一事,实际上只做做了前半篇文章,没有起到遏制土地兼并、耕者有其田的目的,最终不了了之。你们知道为什么?”

众人皆摇头

刘备:“因为反抗度田、聚为盗贼以青、徐、幽、冀、南阳最为严重。而这几地又是功臣最为集中之地啊!反对度田的,本就是建立后汉帝国的功臣们!豪族地主占光武帝手下功臣比率太高。”

云台28将,无一出生平民!东汉政权先天不足!先天阶级矛盾突出!

之后贫富差距越发大,执政者无法扩大蛋糕,分蛋糕就是最大难题。数次党锢之乱、宦官、外戚、世族、区域之间的激烈斗争,清流浊流、官宦士族的激烈斗争,黄巾起义、各地叛乱,从根本上讲都是东汉社会主要内部矛盾——分糕点的矛盾爆发造成的。

诚然,郦炎、卢养都是杰出人物,他们敏锐地发现了后汉倾颓的根源所在,勇敢地提出了耕者有其田。

但他们没有开出正确的药方。

刘备、公孙瓒、王门、李定本身就是大地主,张飞、郦炎、卢家、田楷、阳雍等则是中小地主或商人,支持他们的也多是地主、商人、富农。

没有什么错误比背叛支持自己的人更恐怖。用后世做比较,行仁政、减赋税、少徭役、均田地等都是“改革的深水区”,需要极大的政治智慧、政治威望和壮士断腕的决心。不搞一定会亡国、为农民起义说淹没,搞不好就会像光武帝一般给后世留下慢性自杀的毒药,搞快了就像王莽一般立即自掘坟墓!

刘备:“王莽作为接受禅让的伪“圣人”颁布井田令而败亡,光武皇帝作为开国之君度不好的田地,分不均的糕点,我刘备现在只是一个都尉,何德何能自信能做到!”

若刘备同王莽、郦炎、卢养一般,只认识到分蛋糕这个内部矛盾,只开出行仁政、耕者有其田、均田的药方,在政治上就太过幼稚、天真,绝对不配“玄德不出,于幽冀百姓何”与“春之甘霖”的评语。

刘备:“当前合适的方案,是农民、流民交租交息,豪族地主减租减息,我静海刘家带头降租息。”

郦炎:“可是。。。”

刘备打断郦炎:“豪族愿意跟随,我们欢迎;不愿意的,我们也不强迫。”

郦炎涨红了脸:“可如此一来,叛军裹挟的流民怕短时间无法回归家乡,无法迅速削弱叛军力量啊。”

卢养责问道:“目前,豪族地主们多半愿意减租减息,叛乱平定后多半又会继续苛刻,一苛刻,叛乱又会复起,治标不治本。”

刘备:“黄巾之乱前,中原连续三年旱灾,草原有没有旱灾?西羌有没有旱灾?江南有没有旱灾?

虽曰人事,亦非天命也哉!

不弄清楚这个问题,就无法理解叛乱为何此起彼伏,就无法理解西羌的叛乱为何一两年之内无法平定!就没法理解鲜卑不断南侵、乌桓人越发不老实!”

东汉已经占据了中国除东北之外的绝大部分富饶区域,却只有5000万人口,而明、清能够上亿,很显然,东汉人口并未超环境承载能力,而这个待开发希望之地,在东方、在南方。

刘备斩金截铁:“如果治不好标,就没有人给我们机会治本!”

如果把握不好浅水区、深水区的关系,把握不好增量改革、存量改革的先后秩序和节奏,就成不了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不管黑猫白猫,先抓住耗子,才有安坐而论姓社姓资的资格。

静海会议开了三天,众人提出了一个个责难和问题,刘备一个个解释、演示,直到众人皆释去疑惑,从思想、利益上统一到刘备身边。

静海会议做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决议,从此以卢植为核心的幽州系官员,分出了一个以刘备为中心,独立程度相当高的静海系。

局外没有人理解,作为军事主官的刘备,第一个动作,不是整军备战,不是搜刮军饷,不是拉壮丁,不是探听敌情,不是联合友军,而是向朝堂、向南方推荐代表人、代理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