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起 > 第470章 董卓的无间道

汉起 第470章 董卓的无间道

作者:赤血萌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16:59

第470章 董卓的无间道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皇帝刘宏自知病重,下诏征董卓为少府,令其将士卒交给留守长安的皇甫嵩统帅。

当时宣诏的乃是董太后侄儿董承,董承屏开他人,私下说:“陛下病重,因卿威名素著,故而令卿帅百余精锐入雒阳。待何进西行,即可协助国舅董重控制雒阳兵权,共立新君。三公之位,只在反掌之间耳!”

董卓大喜:“好得很,本官明日就出发。”

待董承出了门,李儒从屏风后转出来说:“不可!岳父大人威震西凉,名重关中,然而在关东非如皇甫嵩、袁绍、朱俊、卢植等人有名,登高一呼,无兵无人相随。

少府并无军队,若只有这精锐百余人,万一有变,如何控制雒阳局势?如何能敌过大将军、中军校尉?

而那时候兵已属皇甫嵩,回凉州亦退无可退,一小亭长可捕,几无葬身之地!”

董卓大惊失策:“董承竖子,董重无谋,几为两人所误!可陛下有诏,如之奈何?且也不能恶了董太后与董重。”

李儒:“陛下的密诏,众人无从知道,岳父大人不如派遣二叔前往。

二叔名声不如岳父响亮,担任军职也不会引起何进、袁绍的过分警觉,还可以当做人质令朝堂诸公安心!”

董卓如果直接带大兵入雒,就是摆明了与何进、袁绍、袁隗对敌,将自己放在明处给董重、董太后做马前卒。袁隗是董卓的故主,不到万不得已,董卓绝不能走出这一步。

董重、董太后建议皇帝刘宏征召董卓为少府,而不是卫尉、城门校尉、虎贲中郎将等军职,也说明皇帝之病虽重,却并未到达不可救药、立即病死的程度。换句话说,征召董卓入雒,是着眼于未来,以防不测!当然也有可能皇帝、董太后对董卓的信任不够。

李儒认为,要是前者,没有必要立即表态。

要是后者,董太后兄妹不会给出太大利益,没有要为之压上身家性命。作为边帅,只要有将有兵,谁当皇帝都要重用。

“关东人就是鸡贼,恁多心计!”

董卓于是在晚宴上告知董承,由二弟董旻帅前往。董卓早让李儒写了一份奏章:臣既无沉稳老练之谋略,又无可以称颂的壮烈之事,承蒙陛下天恩,掌戎马十年。士卒和大小官吏相处时间长了,都眷恋臣畜养之恩,不愿意离开,希望为陛下和臣奋不顾身。

如今鲜卑肆虐,占据河套数郡,匈奴反叛,不遵大汉号令,黑山贼、白波贼,此起彼伏,进逼司隶。此诚北疆危机之时,希望陛下能允许臣任并州牧,率领他们效力边垂,为陛下守土。”

董承大失所望:“此千载难逢之良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将军勿要失机!勿要让陛下和董侯失望!”

董卓安慰董承说:“我弟帅兵入雒阳,我则留于并州南垂,一旦陛下有诏书,太后或骠骑将军有事相召,上千轻骑十日内就能到雒阳,比待在雒阳更能发挥作用!”

董承郁郁而归,别无选择,只好与董旻将百余精锐一同返回雒阳,将相关事情向皇帝、董太后、董重汇报。

皇帝压下失望的情绪,立即改任董重为并州牧,又命董旻为奉车都尉,侍奉皇帝左右,如此将虎贲中郎将袁术挡在外侧。

在皇帝默许下,董旻将西凉精锐化整为零,偷偷从关中、并州纳入奉车都尉属下。

袁术前去质问董旻:“你们兄弟,都是袁门故吏,如今是想支持‘董侯’,与天下人作对,与大将军、袁家反目么?”

董旻低声下气解释:“我西凉董氏,与河间董重、董太后并非一族,怎可能与他们走到一起!只是陛下有诏,不得不从。我亦极其愤恨宦官专权,若贤弟要清扫宦官,我必相随!”

董旻又派遣文士贾诩,偷偷上门献上厚礼,找何进、袁绍谢罪。

贾诩表示:“董并州不愿意为骠骑将军董重所用,但有皇帝的明诏,这才不情不愿地派遣其弟来雒阳虚与委蛇。大将军、中军校尉手下数千人,奉车都尉只有百余西凉军,怎么敢螳臂当车?”

袁绍认为,董卓既不愿意入朝做少府,不为董重所用的态度是明确的,虽说不上绝无二心,也显示出无意、无胆参合夺嫡之争,大将军尽可用之。

何进对贾诩好言宽慰,回赠礼物,以示对董旻兄弟的信任。

将贾诩带回好消息,董旻长长的输了口气,但也不是很自信:“就文和看来,大将军、中军校尉是真的相信我兄长,还是做做姿态?”

贾诩说:“皇帝陛下派大将军西征,大将军和中军校尉应付面前的困难已经焦头烂额,又怎会在意远处的风险?只要不是数千外兵入雒,雒阳平衡不会轻易打乱!”

董旻:“若要取得何、袁两人信任,当如何做?”

自从皇帝立西园八校,可能传位于“董侯”的流言越来越广,朝中风波诡异。现在何家不顺,然而何皇后位居正室,何进兄弟皆典兵,有功绩,朝野支持者众多,大部分人依然相信“史侯”会继承王位,包括董旻在内。因此,何进的态度,意味着日后升官发财,还是秋后算账。

贾诩:“雪中送炭!

可写一书,将西凉军中善战之将,精锐之部,军制,关中形势、凉州叛军情况等描述其中,赠给大将军。表明即使大将军西征,将军和董并州、西凉军大小将校亦愿为马前卒!”

东汉的常备军,数量只是战时兵力的数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个个都是精锐,什长、伍长以上级别。战前再招募服役的普通壮丁充实补足。董卓部有近两万,服役的1万多壮丁几乎全部留给皇甫嵩,只将五千精锐将校、骑兵、义从,从蒲坂过黄河,借道河东,带往并州。

此时,白波军正在河东闹事,规模上万,堵塞道路

董卓大喜,顺理成章留下大部分兵力在河东襄汾、侯马,就地胁迫河东郡供应给养。

自襄汾,过轵关陉到雒阳只有5、6百里,轻骑数日可到。董卓时刻观望朝中局势,焦灼地等待着,操练士卒,时不时打一打白波军以练兵。距离雒阳越近,越是繁华,董卓部上下贪恋繁华,越发不想去荒凉的并州,他们团结一致在河东郡趴着,野心也渐渐膨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