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起 > 第484章 董卓的三把火

汉起 第484章 董卓的三把火

作者:赤血萌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16:59

第484章 董卓的三把火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当上司空的董卓,首先做了两件了不得的大事

第一个是用人五湖四海,重视名声实绩,不举亲信。重用凉州汉阳周毖,荆州南阳何颙,豫州汝南伍琼、陈留郑泰,幽州刘备等人。周毖乃荡寇将军周慎之子,曾经与董卓同一起西征。何颙、郑泰皆故大将军何进属吏,伍琼城门校尉,率先投靠董卓。

接着听从周毖等人建议吗,征召名士陈纪、郑玄、蔡邕、韩融、荀爽、孔融、华歆等海内名士为属吏!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姿态。

第二个公开宣称要给窦武陈蕃等众多党人平反,用其子孙。一时间舆论炸了锅,朝野上下为之侧目,整个雒阳、整个司隶议论纷纷,没有人想到出生行伍、历来亲近宦官的董卓,反其道行之,同士人站到同一条线上。

李儒:“这两件大事就是明公的安民告示!”

董卓大喜:“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本公身为司徒,折节以待士,倾心以爱众,士人怎会不归心!有了前面两件事,第三件才能顺利。”

“董公是明白事理的人啊!”袁绍立即公开对董卓的两项政策表示支持,并号召王允等对董卓大家赞扬。

内心却笑开了花,对何颙、许攸、逢纪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董卓拔擢党人而非故旧、属下,并非出自于真心,欲享大名而安定朝堂耳!”

何颙、许攸、逢纪等人皆以为然。

刘备对卢植说:“临时抱佛脚,被佛踢一脚!董卓久居行伍、外郡,既不熟悉朝中形势,又与士大夫关系不密切,谁忠谁奸,岂能得知?孰贤孰不肖,如何判断?

必定会错用袁绍之党,久之必生乱!”

卢植:“那不是很好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齐力同心!”

刘备:“就怕一山难容二虎。之前我与恩师打赌袁绍一定无法控制局势,这次再赌一事。”

卢植:“何事?”

刘备:“赌董卓会不会废当今立陈留王!”

卢植:“谁敢如此不讲规矩?当即皇帝是先帝的弟子,即使董卓天不怕地不怕,也必不敢改弦更张,以为赌注?”

颍川,

陈纪守孝家中未满三年,不愿立即出仕,董卓遣人逼迫之:“若不入朝,则槛车征之,并祸及亲朋!”

槛车乃是用栅栏封闭的囚车,陈纪不得已,带领儿子陈群一起上雒。

陈留

董卓招蔡邕入京,蔡邕也不愿意去,但董卓让人逼迫蔡邕亲戚:“蔡邕若不到,我便诛灭你等,并让人到陈留拿你族人。”

蔡邕畏惧而应命,董卓任命蔡邕为司空祭酒,而后举高第,三日之内,周历三台,升为侍中。

孔融为司空刘弘所征辟,刘弘去职,董卓接替司空,知道孔融向来向来名声很大,亦亲之近之,任命为北军中侯。

东莱

郑玄上表:乡野之人,为司空错爱,诚惶诚恐,本应即刻就征,只是年已六十又三,垂垂老矣,牙齿脱落,不良于行,岂能为国家所用。。。特遣弟子河北崔琰、犬子郑益恩前往效力。

郑益恩、崔琰离开前夜,郑玄语重心长交代:“何进,外戚大将军,名重天下,权势滔天,一朝死于宦官之手;何苗,外戚车骑将军,死于乱兵。其中必有不足为外人道之阴谋!

司空董卓,虽关西名将,于士大夫间却无甚名望,雒阳有得乱,你两人务必小心,一切听玄德安排。”

不避亲疏、大量启用名士的同时,董卓对皇帝和兵权抓得极为牢固。

令女婿李儒为侍中,率领甲士,随时在宫中皇帝、陈留王左右。

虎贲中郎将袁术本驻守在南宫之内,董卓表袁术为后将军,将袁术的旧部全部从宫中换走,改以孔融为虎贲中郎将,士卒成建制的换位自己和弟弟董旻的旧部,令董旻守护南宫嘉德殿、南宫四门。

显阳苑、上林苑等皇家园林皆在雒阳之西二三十里,合称西园,本西园八校尉驻地,董卓上表免去刘备上军校尉、袁绍中军校尉、曹操典军校尉等职务,给予名义上更清贵的职务,以关西人胡轸为上军校尉,以侄儿董璜为中军校尉,从而把西园八校尉牢牢掌握在手中。

名义上以曹操为骁骑校尉,以何进故吏刘表为北军中侯、刘备改任胡骑校尉,实际上却提拔女婿牛辅、徐荣、吕布等人为骑都尉,将北军的精锐抽出组建新军!又任命李傕、樊稠等为北军诸校尉的司马,有任何命令,都直接通知骑都尉、军司马,从而越过校尉控制控制北军五校之兵力!

基本整编北军、西园军之后,董卓招来袁绍:“天下之主,应择贤明为之,灵帝杀掉太尉段颎,杀掉叔父渤海王,逼死窦太后、宋皇后,杀死窦武陈蕃,不亲贤人、不爱亲朋,人神共愤,天降惩罚,因而三十出头即夭折。

董候聪颖,不知道能否胜过史侯,姑且让他试试。刘宏的种要是都不行,就从宗室里再选一个。”

袁绍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汉家四百年天下,万万百姓爱戴,当今陛下14岁,年龄正好,又没什么过错,董公岂能废嫡立庶?恐怕大多数人不会同意!”

“你是庶子,却压过嫡子承担朝野士人之望,本公是次子,成就也比大哥高。本以为你我有类似经历,看法也一致,所以才找你商量!如今看来,你胆小怕事,名不副实!”要是不能立董候,董卓就无法以外戚身份秉政,因而十分决绝,拔出陪到,斩断桌角,“天下之事,如今在我,我要立董候,谁敢不从?”

“天下有能力、有实力的人,岂止董公?悠悠之口,譬如大河,岂能防止?”袁绍亦拔出腰刀,横刀作揖,“我受何大将军厚恩,废立之事,绝不同意,董公找太傅商议吧。”

扭头就走。

第二天,董卓找袁隗商议废立,听闻袁绍悬挂司隶校尉印绶、节符于东门,逃奔冀州,感觉很奇怪:“我只是跟他商议个事,犯得着弃官逃亡么?”

袁隗一脸尴尬:“我这侄儿,性格有点倔强,君不要放在心上。”

董卓:“看来他还记挂着何进提携之恩,也算有情之人,非抓回来,让他低头为我效力不可!”

几日后,董卓主持朝会,当着何太后、皇帝的面,表示要做伊尹、霍光,改立皇帝,当时董旻、吕布等率领全副武装的甲士站在宫殿上,对诸人怒目而视,百官皆畏惧。袁隗也出言赞成董卓,众人见太傅都同意了,就更不敢发言,唯有卢植高声反对,认为董卓根本不够伊尹霍光的资格!

董卓大怒:“把他绑起来!”

刘备出列道:“董公不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