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起 > 第630章 再造两个广陵

汉起 第630章 再造两个广陵

作者:赤血萌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16:59

第630章 再造两个广陵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兴平元年,五月,夏至已至

农忙间隙,张飞、张昭、阳雍、刘业等人,继续组织10万流民男丁,投入中渎运河挖深、拓宽,数十万流民家属,也因此聚集在中渎运河沿线,逐步安居乐业。

张昭指着河堤上下劳作的壮丁:“目前,江淮运河汛期可通千石船,秋冬可通百石船。我们的目标是秋冬能通千石船!”

一石13.5斤,千石船载重仅十几吨。一立方米水1吨,千石船仅仅是长宽皆不足十米的内河船,刘备琢磨着着实算不得大。

张昭:“施工过程中,分成100余段工段,每段1000户,数千人,并编户齐民,藏兵于民。”

张飞补充道:“为了便于管理和安置,广陵郡完成新设置淮口、淮安、兴化、天长等县,采用委任、选举等方式结合,选出乡有秩、啬夫、游徼各30余、乡三老约100个,亭长100个、里长1000个。按照县、乡、亭、里几个层级,清理全郡土地,采用长期租种和发放土地相结合的方式,给流民落实了土地。”

熬过最困难时期的流民,才能真正在广陵大地上,发芽生根,百姓们是淳朴的,除了立生祠外,还给新生婴儿取名“开渠”“江淮”“水运”“冬麦”“小满”“芒种”“丰收”。

新增加的数县后,广陵郡从12县,增加到18县,只增加了二人之一,人口却生生从40余万,增加到80余万,增加了一倍!而且增加的人口中大部分是青壮年,广陵郡的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通过长期的集体劳动,各个工段,各个乡、亭、里,管理和协同能力大大提高,基本上都具备了预备役或后勤部队的组织体系和能力。话说春耕之后,刘备就曾经从中选择精锐1万人,充实到军队当中,交由张飞、赵云训练。这1万生力军,是极其支持刘备的流民组成的,即使面对严格到近乎苛求的训练,也表现出了比广陵原住民更强的韧性、忠诚和战斗力,也就成为张飞部的主力!

正是依靠青州兵、广陵流民军、幽州军为基础,刘备才能在与曹操、袁术、孙策等人的战斗中占据优势,才能迅速的安定广陵和徐州,并通过屡次战胜后缴获的大量物资,部分填补前期巨大投入的缺口。

张昭:“广陵的民屯、军屯,主要有三类作物。

其一,冬麦100万小亩,因广陵气温高于东海、彭城,目前已经收获完毕,共得小麦135万石。除去向徐州陈氏的第一批30万石借粮,除去分发给官吏、屯兵、屯民的,还剩30万余石。

其二,春天种植的粟、黍,共1000万亩,收获有早有晚,预计将在七月十五中元节前后收获,能得超过1200万石粟米、小米!

其三,前些天芒种前后种植的水稻,因曹操侵徐州,张府君带兵北上,种植面积略少,只有500万小亩,预计产稻米超过1000万石!”

刘备皱着眉头:“才500万亩?水稻产量最高,应该多种些!

记得我曾叫你们先找小块土地播撒稻种,待到芒种前后再插秧。就算壮丁北上,插秧之事妇女老弱皆可为之,为何才500万小亩?”

张昭:“倒不是插秧问题,与曹操相持月余,男子作战、驻守、转运,老弱妇孺种田、织布,缺乏足够人手打堤坝、引水渠、耕地…”

除了张飞所帅万余士卒,广陵各县、乡还召集壮丁驻守,还需给张飞转运粮食、辎重!驻守、转运所费,加上之后的功赏、抚恤,数倍于张飞所率万余人所需!

打仗,终究要花费大批人、财、物。

一万之众,百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数十金。一个多月就是三千万以上!再算上江淮运河所花销的100多万石粮食,广陵在兴平元年耗费大约在1亿钱以内!

刘备原本以为,广陵是富郡,基本上能够平衡收支。

要知道广陵有原住民约40万,以每口15小亩,三十税一计算,可得田租1200万,再加不少于3千万算赋、口赋,不算盐税都有4千余万收入。再加上流民约40万,冬麦、春粟熟后,勉强能够支付前期所耗费。要是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000万小亩,民屯、军屯收稻之后能提供的赋税,除掉消耗,还能富余数千万,提供的粮食以百万石计算,不仅能够还清向静海钱庄和世家豪族的借贷,将反哺青州军队和官吏系统。

张昭:“如今看来,水稻种植面积不足,剩下日子只能补种些瓜果,今年别说富余,是否能够平衡都够呛。属下办事不利,请主公责罚!”

“罚什么?你都黑成这样,恨不得天天呆在农田,换任何人也不可能比你做得更好!”张昭已经是最具有政务才干、屈指可数的大牛,刘备还有什么不满意?他知道毕竟生产力、通讯设备落后,两千年前的中国速度,绝对不能与二千年后的中国速度相比。

刘备:“广陵原本约40万人,户籍田在600万,实际估摸800万小亩。你们开垦了1600万,相当于再造两个广陵!

有功当赏,赏赐20金,兼任安东将军幕府户曹掾!”

……

在广陵和青州,刘备所做不止屯田、新修水利、推广水稻。

四海皆通,青州水军和民船四处探索,一方面探索南方海陆,一方面卖北方商品,买南方商品,除了改良水稻的交趾稻外,在农业方面最大贡献是从交州的雷州半岛、海岛引入棉花。

南亚、西亚至少在几百年前就存在棉花种植和纺织,西汉年间雷州半岛已能织广幅布,该种棉花可称之为亚洲棉,一年生草本,生长期短,成熟早,只可惜色泽呆白。

这时候北方粮食少,又逢战争、动乱,灾害,马、羊的养殖数量大大下降,毛皮颇不够用。

刘备开通南海贸易,大量购入亚洲棉作为民用,又带来交州农人,不同的棉花种子,在广陵、毗陵加以种植和改进。

试种棉花,主要目标还是提供军队冬季在北方作战所需的棉衣、棉被、棉纱。亚洲棉纤维粗、长度短、弹性好,虽然不是特别适合做衣服用,但十分适宜填充在棉被、棉衣之中,冬季可有效减少非战斗损失。也适合给军队配备,经过蒸煮后蘸酒精擦拭、包扎伤口,可以有效减少伤亡、感染,提高可持续作战能力。同时,亚洲棉种植容易,可纺织成厚布,再制作衣服,妇女老幼都可为之,也能充分利用农闲时期的剩余劳动力。

就在广陵一切欣欣向荣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灾,引发了整个中国大陆,自西向东,从北到南陷入巨大危机、混乱、灾荒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