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起 > 第742章 国运蒸蒸

汉起 第742章 国运蒸蒸

作者:赤血萌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16:59

第742章 国运蒸蒸

陈瑀、陈琮兄弟自淮安城内高处北望

淮河北岸袁军营列依旧深深,风卷旌旗,马骡长嘶,炊烟时起。每日渡口激战,惊天擂鼓声,喊杀声震动旷野

世家豪族们,继续借袁术拿下下邳之机,在淮安金市大量抛售安东(吴国)债券,恶意做空市场,引发百姓挤兑静海钱庄

甚至导致安东发行的金圆券,一同发生挤兑。

金圆券,若能换成黄金,就是金圆券。换不成,就是废纸。

做空金圆券、国债,首先得能借到金圆券、国债。

事发之前,安东军的金圆券发行量,价值也就数亿钱,且主要用于异地远程兑换,陈氏能借到不过以千万计,本就不大,做空的空间有限。

国债就大不同,乃是以亿钱计,广泛发行于青、徐、兖、江东、海东、吕宋等地,做空空间大许多。形成恐慌情绪后,跌起来就没个底,1000钱一份的国债券,最低时只价值一两百钱。

淮浦陈瑀、陈琮兄弟在借、卖、买、还之中,可谓赚个盆满钵满。

可为了形成恐慌情绪,陈瑀、陈琮兄弟陈世家豪族也不是傻的,在大批卖出国债、金圆券的同时,也逢低收购一些,然后再卖,如此保持手中有做空筹码,随时对托底的王荣、刘德然以及其他做多者严厉打压。

幸运的是,家资巨亿的东海糜竺兄弟等加以吸纳,对国债给与做多托底,并拆借家中财富拆借给静海钱庄,发誓要协助静海钱庄度过最挤兑风潮。

淮浦陈氏把一两百钱低价买回的债券、金圆券,不肯迅速还给借方,而是继续持有或卖出,意图打压价格。

糜竺、王荣、刘德然等,则大额买进,然而资金有限,同时化整为零偷偷卖出,以回笼资金继续做多。

当时,淮安之外战争正烈,静海钱庄每日仅仅限量兑换价值五百万钱的国债或金圆券,导致城中百姓更加人心慌慌

淮安金市每日以亿计之债券、金圆券买入、卖出,双方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因为投资巨大,又都咬着牙,不敢、不愿放弃。

几天后,各郡县运来库金,一方面陆续投入市场,大量买入折价的安东国债,一方面提前还给静海钱庄

静海钱庄得到上亿现金补充,每日公开承兑国债、金圆券,从五百万上升到二千万

钱庄前面,排起了一眼望不到触头的长龙

“安东债券总额至少数十亿,每日只肯兑换二千万!可笑、可耻。安东库存能有多少钱?”

陈琮据此判断安东军、吴国资金有限,总数不过十亿。

红了眼,不肯获利走人,反而把本可还给借方的债券数百万、数百万卖出……

债券、金圆券价格从一、二百有所回升,也不过在五百上下徘徊

同是淮浦陈氏的陈珪,旁观堂兄弟的贪婪,闭眼摸着长须,思索良久,忽然睁眼,精光暴露,将其子拉到后堂:“恐其中有诈。”

次子陈应道:“袁公路二十万众攻拔下邳、逼近淮安不假,则何诈之有?”

陈珪一个巴掌拍次子头上去:“金圆券以黄金为基,战争(国)债以安东赋税为质,只要安东不灭,债券就不可能是废纸。安东会灭么?亦或是刘备会因资不抵债赖账?”

陈登:“孩儿闻海东有日本,其中小国十数,多臣服于安东,几乎每国皆有从事黄金、白银者开采者,总口数或近万。

安东擅其兵力强盛,欺压小国,以铜钱、布匹、丝绸等中原之物换之,尽赚五成利。

如此推算,则安东每年所得之金、银,价值过亿,又岂会缺钱?

既不缺,孩儿始终不明白静海钱庄为何每日仅兑换二千万。”

陈珪:“玄德之善战,远非公路能比,这次为何让袁术轻易拿下下邳,威胁淮安?”

陈珪、陈登父子低头沉思,都疑惑不解,忽想到一种可能,抬眼对望,眼中对方脸上都是无比震惊:

“难道,难道城外喊杀声是假?”

急忙登上高处,远望淮北袁军的炊烟

“军营之中岂能有飞鸟降落。”陈登顿时面红如血

……

这些“圈套”,陈琮、陈瑀兄弟远不如陈珪、陈登父子看得明白,许多跟风抛售之人,就更看不明白。

穷人才有一个铜板、花一个铜板。

富人从来有一个花两个。

富翁都是“负”翁,有两千万就敢借八千万,做一个亿的生意,欠不知多少的债务。

借钱才能掌握更多的资源,才能做大做强,大、强之后才能有话语权,甚至垄断地位,你看那万达、融创…苏宁、京东…以及各银行谁不是这样,专业点叫杠杆率、负债率、自有资本率…

刘备自然不白费后世之经验,组建静海钱庄、静海商社,莫不是各家入股。安东军、吴国其实本质上类似股份合作制公司,入股方从幽州众,增加青徐众,增加江东……

刘备也只是大股东 创始人,不过有了儒、法之学与军队,不用达到百分之五十一也能名正言顺绝对控股。

最初,不忿淮浦陈氏等世家豪族做空债券、发国难财,刘备打算责成刺奸直接将之锁拿

荀攸、糜竺担心对世家太过暴力引起反弹,献计攘外先安内:

击败袁术、纪灵后,派糜芳等带队入驻淮安城外袁军故营,变更服装、虚设旗帜、燃起炊烟,装作两军依然交战

继续模拟恐慌的外部环境

调集超过二十亿资金,不到半价吃进上四十亿钱之国债、金圆券,相当于净赚(减少债务)超二十亿元

这些可为军费,为开渠修堤之费,为铺路架桥之资…

之后,随着买盘不断增加,许多人都回过味来,捂盘不卖,市价从五百升到六百、七百、八百、九百、一千,最终冲破一千面值,达到一千一百

陈琮一张俊脸从黄到白,从白到黑,借来的数亿国债金圆券,尽数在低价砸掉,本寄希望压得更低价后买回,没想到买盘极多,市价节节攀升,他只抢回来几千万。

一想到亏损5、6亿,甚至更多,倾家荡产也赔不起,吐出两口黑血,双眼一黑,晕倒在地。

不远处陈登露出了洁白的小牙,挥舞着拳头,高兴的像个两百斤的孩子:主支既败,淮浦陈氏,现在轮到我父子做主!可惜资本少了些,只低价吃进了约亿钱。

……

诸葛瑾兄弟亦参与了此战,押运江东来的钱车入淮安,给陈氏等最后一击:“神仙打架,百姓遭殃,可惜苦了一些百姓,竟以三、四成低价卖出,亏损过半,亏损过半。”

诸葛亮:“兄长何须自责,吴王府、安东将军幕府、静海商社,三令五申,谆谆告诫。

居然还有人不听劝告,大笔卖出。其中或心怀不轨者,或投机者,或市侩者,或胆小者……

却无一个无辜者。

恶意挤兑债券,四处传言不能偿还,就是破坏财政、挖空国运啊!”

诸葛家、糜家等俱为吴国、为安东赌上身家性命,又岂容陈家等世家豪族猖狂,又岂会对轻易动摇者抱有愧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