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起 > 第787章 我名崔牛

汉起 第787章 我名崔牛

作者:赤血萌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16:59

第787章 我名崔牛

偷袭乌巢有危险,但这个险刘备敢冒,也必须冒。风险,从来与收益并存。

因为凌汛,黄河上暂时没有办法搭设浮桥,也无法稳定渡船。袁绍军从河北运输粮食到前线,就面临巨大困难。

袁军谋士众多,不可能想不到提前囤积粮食。屯积于前线危险性较大,距离百里的乌巢等地显然符合逻辑

一些优秀的军队强大坚韧、组织有力,甚至可以在没有军饷情况下,坚持数年。然而,除了极少数持有坚定信念之精锐,几乎不可能在饿肚子情况下坚持多久,尤其大规模军队。

如果能烧掉袁军屯粮处粮食,短时间内河北粮食无法过河,袁军大营存粮未必足够半月,可以预料必定引起极大恐慌。

刘备目光如炬,扫过面前的将军、校尉们。张绣、祖茂、段煨、徐岳……一个个能征善战,战功赫赫,此时却低下头,不敢看刘备眼睛

刘备暗暗叹气,这时一将出列道:“请大王安坐大营,属下愿领兵往,不烧乌巢誓不归。”

众人望去,原来是赵云

赵云既是坚韧不拔的将军,亦是刘备长女夫婿,极为擅长骑兵作战,由他领兵当为恰当

然而,赵云都督各部,统帅西线战事,岂能轻离?加之性格沉稳,不是破釜沉舟的人物

刘备不由叹息,若关羽、张飞、张辽、甘宁、魏延任一人在此,何至无将可用?安东战线太广,土地太阔,大将、虎将们多分居各地,以至于一时无人可用。

“父王,孩儿愿往。”一小将出列嚷道,乃王长子刘焘

刘备想了想,从能力、性格看刘焘都适合,只是太过年轻怕不能服众:“罢了,刘焘与子龙留守,我亲自去。”

众人皆劝,言语河北军有南匈奴、鲜卑乌桓为助,骑兵不少,此行凶险万分。

刘备道:“我不自往,谁人向前!”

贾诩从后面踢了张绣一脚,张绣一跤扑到地上,见众人都看过来,红着脸道:“末将愿追随大王!”

奇袭队于午后出发,张绣骑马立于营门外,一旁是亲将胡车儿,张绣低声嚷嚷着:“谶纬之说,如何可信?文和误我,误西北子弟!”

贾诩:“谶纬未必可信,将军或者赵将军往,未必能寻到袁军屯粮处,即便寻到,袁军必重兵把守,战未必能胜。”

“贾君误我!”张绣几乎要哭出来

“谶纬未必可信,吉凶又岂能尽数预知!”

贾诩:“大王用兵如神,计谋奇出,又最知进退。且不管他乌巢,还是鸟巢,只要找到袁军屯粮处,大王亲往战必能胜。若找不到,也能安全返回不至败亡。”

张绣苦笑:“只是此战凶险,不知伤亡多少西北子弟。”

贾诩:“无论如何,士卒皆有厚遇。将军必有功劳,更将获得大王情分,可保三代无忧。”

……

傍晚,数百骑兵,着袁军衣甲、打袁军旗帜,行进在小路上。

河济当天下之要冲,土地肥沃、交通方便,原本人口稠密、百姓富裕,如今十数里不见百姓。

张绣进入一个乡聚,乡聚围墙破了几个大口,原本密集的房屋大多倒塌,几个乡民畏畏缩缩躲在断瓦残垣间生火取暖,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神麻木。

考虑到此行绝密,张绣拔出长刀打算将村民全部杀掉。

却见牵招从手下接过几个饼,自己掰开一块放嘴里大口大口咀嚼着,把余下的递给跪地求饶的饥民:“不用怕,吃吧。”

一个少年率先夺过一个吃了起来,另外几个饥民这才上来争抢。

那少年身材虽然瘦弱,抹灰之下脸庞却白净,眼睛也罕见灵动,低声道:“将军为何从南方来?”

张绣瞳孔瞬间紧缩,心中责怪牵招粗疏,一手摸上胯刀。

牵招挥手拦下张绣:“别提了。南下袭击安东之后,为敌所破,抄小道这时才逃归。”

“原来是韩猛将军部下?”少年听牵招一口河北口音,不虞有诈:“想来经过血战,怪不得衣甲破烂!”

牵招:“千辛万苦方到此。听口音你是安平人?”

少年激动起来:“安平广宗人,姓郭名都,家父郭君讳永曾任南郡太守。家兄郭浮高唐令,为安东所破,与家兄走失流落至此。家父与袁公乃故交,将军若将我送回河北,必有厚报。”

一旁张绣这才发现,这少年与牵招口音竟然一模一样:之前大王让我少开口,多听牵招,我还不服气,如今看来自己太鲁莽。大王还真是慎密。

“原来是郭君。我名崔牛,家住安平观津”牵招露出市侩的笑容:“你说厚报,果真如此?”

郭都拿出一块玉佩:“当真。”

牵招将玉佩摸来摸去得把玩,也发现玉佩不凡,又见郭都唇红齿白,瘦弱却不矮小,知其出身不一般:“这玉佩很贵吧,权做抵押,回头给了金子铜钱便还你。”

“然”

月朗星稀,牵招、张绣率前锋骑兵一路摸过安东军、河北军封锁,终于到达一汪泽湖边,此泽南北各里许,方圆数百亩。

郭都大喜:“枣之东、延津渡口之南,有泽名乌泽。如果所料不错,北面不远处应该就是延津渡口,过得此处就能回河北!”

牵招、张绣目中皆有异色

牵招道:“果真是乌巢?”

郭都:“乌巢?我只知乌泽,不知乌巢。”

“天黑寒冷,道路难明,寻个里聚,休息一晚。”牵招与郭都寻找里聚前,对张绣使了个眼色

张绣自然明白,急忙派遣信使向刘备报信,又亲领兵摸黑探查周边

不到半个时辰,刘备亦率主力赶到周边几个里聚休息,皆人衔枚,马裹蹄,尽量减少声响,欲等天明探查清楚再做打算

不多时,两马食草料起了争执,几声嘶吼,周边几马匹也跟着叫起来

乌泽北面一处营寨守将乃沮授子沮鹄,也是个谨慎的,连夜派出十几个探马,连夜摸了过来,撞上暗哨。一阵拼杀,黑夜之中不明远近,被跑掉几个

张绣气得跺脚,亲自追出去

牵招立即叫醒队伍,一面派出骑兵部署在敌营西侧,阻断给袁绍报信,一面整顿队伍准备连夜攻城

刘备也醒来,认同了牵招应急处置,将亲卫们都派出整顿队伍

能不能连续行军,能不能连续作战,是检验军队精锐与否重要标准。安东军同等兵力下并非一定比河北军强,军队职业化程度却更好、伙食更好、奖赏更为丰厚,更重要的是这一批士卒多感安东之感恩,或出自于刘备乡里、故治,战斗意志更加坚定,拥有比河北军承受更长时间战斗的体力和意志。

安东军弓弩配备比例奇高,士卒们虽然睡眼稀松,却不妨碍四面皆围,将火箭、侵油煤罐倾泻敌军营中。

步兵将车辆列于敌营仅有的南北门口,插上矛戟,锁住车轮,连上铁链,防止地方冲出的同时,还可以靠着车辆瞌睡和饮食。

骑兵则轮流远远靠马休息,仿佛出来郊游

火借风势,将沮鹄营中以万石计的粮草点燃

沮鹄奔走灭火,狼狈十分

……

至天微明,沮授在酸枣大营,为左右惊醒,远远望见东面黑烟大起,来不及穿戴整齐就来见袁绍,建议派张合、蒋义渠等大将率精锐救援。

袁绍:“刘备诡计多端,极有可能用调虎离山之计,以轻兵袭我后,使我大营空虚。”

郭图:“已派出使轻骑探查。”

沮授:“乌巢屯粮重地,若真被烧毁,凌汛期间河北粮食难继。”

袁绍:“乌巢甚为坚固,又临乌泽,引水入营,不会轻易烧毁。大军发动,需要时辰。可使蒋奇率骑兵先行救援。”

不一会蒋奇派人来报,现场旗帜有刘、安东、张、牵等,疑是刘备帅旗,结合战斗和乌巢信骑报告,**不离十刘备亲领军至。

袁绍大喜:“刘备所领之军,必是精锐,着张合、蒋义渠立即进攻浚仪,并断刘备归路。令曹操、袁熙急攻荥阳,以连接司隶。”

张合:“乌巢乃屯粮之所,若为刘备所焚,十余万大军无粮可用,我等皆为俘虏矣!”

郭图:“不然,我军城池营寨连绵百里,屯粮岂只乌巢一处!酸枣、敖仓、虎牢亦屯颇多军粮,坚持半月不成问题。”

沮授:“粮草重地,乃全军士气所系,乌巢若被焚毁,我军士气必大受影响。”

郭图:“距乌巢被袭已数个时辰,再加派兵马兵过去又需数个时辰。

若非刘备亲至,沮校尉、蒋奇足以抵挡。

若刘备亲至,以刘备之能,张绣之勇,乌巢粮草多半已被烧毁,救之何益?”

沮授还待分辨

袁绍道:“沮君叫派援军,为公乎?为私乎?”

沮授:“属下之前就提议蒋奇率一支兵,与乌巢互为表里,属下为公之心请明公明鉴。”

袁绍:“事已至此,当使张合等将猛攻安东要地,而本公亲自截杀刘备归途。

若能杀了刘备,自然最好。不能,也足可获得几场胜利,以振士气!”

沮授思来想去,也无更好办法与说辞,跪拜在地:“乌巢要地,还请派一支兵前往,即便救不得,亦可抢回些粮草、士卒。”

袁绍十分烦躁,即令沮授领兵一万救援乌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