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万界试炼系统 > 第639章 苍穹战魂(上)

万界试炼系统 第639章 苍穹战魂(上)

作者:四号判官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2-25 01:20:36

第639章 苍穹战魂(上)

发生在1934年的坠龙事件之后,墨辰重新恢复到了对太阳系内各文明势力的同步监控状态,继续见证历史。

1935年2月,汪季新和蒋瑞元联名发布严禁排日运动命令。

10月,日军提出对华三原则政策,即:日中提携﹑承认满洲国﹑共同防共。

详细展开解释之后,也就是:

①华夏应彻底取缔排日活动,抛弃依赖欧美政策,采取亲日政策。

②华夏应正式承认“满洲国”,实现中日满在华北的经济合作。

③中日满应在防共问题上合作。

11月,日军在华夏东北境内的下五家子村,持续烧杀三个小时,全村被屠戮六十四户,被烧毁民房四百多间,共计被杀害三百八十七人。

1936年10月,德国和意大利签订《柏林协定》,形成“柏林——罗马”轴心。

12月5日,随着新宪法在苏俄的颁布,苏俄正式确立国家实行共和制度。

12月12日,华夏东北军领袖张毅庵和西北军领袖杨忠祥在镐京扣留了蒋瑞元,迫使其做出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决定。

1937年6月,华夏工农党代表周伍豪和蒋瑞元在庐山就联合抗日一事进行谈判。

7月7日,夜间,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华夏守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华夏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华夏守军随后奋起反击,史称七七事变。

而七七事变的发生,也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正式爆发。

7月29日,日军攻陷北平。

7月30日,日军攻陷津门。

11月25日,日军攻陷梁溪县城,国民军最后国防线,澄锡国防线随即被攻破。

同年12月1日,日军攻陷澄江要塞,开始控制长江。

同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金陵,随后,日军在金陵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事件。

在大屠杀期间,日军士兵对金陵城内的华夏人,随意的奸辱、放火、抢劫,最终致使这次大屠杀事件的华夏遇难人数超过30万。

同年12月14日,日军在华夏扶持的傀儡政权于北平成立。

在1937年华夏和日军爆发了全面战争之后,同年8月14日,华夏空军与日本空军之间的第一次空战爆发。

对于华夏早期的空军,墨辰在后世通过互联网上的资料,有过一些了解,知道早期的华夏空军非常悲壮惨烈。

也因为如此,墨辰对华夏空军特意多关注了一些。

说起早期的华夏空军,就不得不提起笕桥航空学校,作为华夏一族步入工业文明时代之后,华夏空军的摇篮之一,笕桥航空学校在抗日战争中为华夏一族提供了大量的优秀飞行员。

作为华夏早期的空军航校,笕桥航空学校的校训,异常悲壮:

“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之所以会有如此悲壮的校训,与当时华夏的大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时的华夏综合国力弱小不堪,工业基础薄弱残缺,更没有研发生产飞机的能力。

同时,华夏被世界各列强任意欺辱划分,境内的许多地区,都有各列强的所谓租界和军队。

而1932年9月18日之后,日本更是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就占领了华夏的东北全境,使得华夏一族进入到了国土沦陷的状态。

在这一系列的糟糕背景下,华夏早期的空军注定了会充满各种悲剧。因为在工业时代初期的战争中,空军是非常具有优势的兵种,在作战双方的某一方空军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前提下,另一方能够赢得战争胜利的可能性极低——制空权的争夺掌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战争的发展和最终结局。

也因为空军在工业时代早期战争中,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战争中作战双方都会想尽办法,优先解决掉对方的空军战机。

而在当时,日本的战机超过两千架,华夏的战机不到三百架,双方悬殊的战机数量,更是注定了早期华夏空军的悲壮。

1937年8月14日,华夏空军第四大队被调防到茧桥机场刚着陆,未及加油,即遭日军机空袭。

大队长高铭久在飞机余油不多、气象条件恶劣的情况下,毅然率领所属3个中队27架飞机紧急升空迎敌。

高铭久驾驶霍克3型驱逐机起飞后,先爬高至云上,未见敌机,随即下降至云下,发现日军96式飞机1架,遂迅速逼近目标,连续两次射击,该架96式日军机当即中弹坠毁。

随后高铭久又发现3架日军机,便抓住机会迅速占位瞄准攻击,又击落日军机1架。

与此同时,第21中队中队长李桂丹等人也发现2架日军机,经连续攻击,先后击落、击伤日军机各1架。

在空战中,日军机为躲避华夏驱逐机的攻击,时而钻进云中,时而降至云层下。

但这挡不住华夏飞行员英勇顽强,紧追不舍,经约30分钟激烈战斗,共计摧毁日军机3架、击伤1架,华夏空军仅有1架飞机轻伤。

此次空战,华夏一方驾驶的霍克3型驱逐战机的参数如下:

最大平飞速度——360kmh

实用升限——8410m

航程——1284km

总重——1887kg

乘员——1人

武器——1挺12.7mm机枪,1挺7.62mm机枪,可根据需要选择挂装1枚227kg炸弹,或4枚53kg炸弹

日军驾驶的96式攻击机参数如下:

自重——4770kg

最大重量——7642kg

最大航速——350kmh

续航距离——4000km

上升限度——7500m

乘员——7人

武器——3挺7.7mm旋回机枪,可根据需要选择挂装1枚航空鱼雷,或挂装800kg炸弹

华夏空军和日本空军的首次交战,虽然华夏空军取得了3:0的优秀战绩,但这依旧改变不了华夏空军只有不到300架战机,且这些战机型号还不统一,配件等难以筹备的致命缺陷。

对比日本空军拥有2000多架战机,且型号井然和工业体系完备的情况,华夏空军的劣势更加明显。

就在高铭久的第四大队,反击日军机,首战告捷的同一天。

1937年8月14日,奉命驾驶战机由江右庐陵飞赴金陵对日作战的飞行员张锡祜,由于当时气象测报不良,而张锡祜又急于前往金陵杀敌,冒险飞行,终因天气恶劣,在前往金陵的中途失事殉国,时年26岁。

而在1937年元月十日,张锡祜与未婚妻在金陵刚刚订婚。在张锡祜牺牲的12天前,他曾在给父亲张寿春的信中如此写道:“阵中无勇非孝也!”

得知儿子死讯后,南开大学的创建者之一,担任校长职位的张寿春,压住失子之痛,悲怆说道:

“我本人出身水师,今老矣,每以不能杀敌报国为恨,而今吾儿为国捐躯可无遗憾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