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玉宸金章 > 第九百八十三章 天子(求订阅)

玉宸金章 第九百八十三章 天子(求订阅)

作者:一炁化三清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2-25 01:21:25

第九百八十三章 天子(求订阅)

玉宸金章正文卷第九百八十三章天子…………………………先发后改·半小时内更替·后半段为新文试读…………………………

“道友是想?”

八景天玄都观主望着通天,眼中隐约有清光浮现,似乎在推算什么。

“天帝的想法一直很清楚,他想要试探我能否帮助他脱离现在的状态。那我就顺着他的想法动手。正好,无论是按照神话的轨迹,还是先有的局势演变,日后商朝帝君之中,少不得有人以射天之举,维护王权。如今上清道人数太多,正好部分入驻商朝,合上清道和商朝双方气数,于射天之时,尝试撼动天帝位格。”

慈航听到这里,皱眉道:“道友打算以射天一事,借人道之力伐天帝,我能理解。只是,天帝情况特殊,此事必然无**成,让商朝帝君来做,是否不大好?”

广成道人闻言,点头道:“商朝帝君,虽在神道之中享有帝君位格。但无论位格还是气数,都比不得天帝。以他射天为核心,逆伐天道,气数反噬之下,不但他要身死道消,商朝恐怕也落不得好。毕竟不是谁都同通天道友你一般,能够无视伐天失败带来的气数反噬。”

广成道人说出这话的时候,还是有些羡慕的。

仙道演化出的诸多法理之中,能够以后天之姿,无视天地宇宙气数运转反噬的法理,并不多。

元始道祖的元始之道,为诸果之因,演先天混元之妙,算一个。

太上道祖的道德之道,本为变数集合,从未逆道而行,算一个。

再往下就是纪元五劫经对应的纪元之道,其中蕴含的万物起始终末,秩序运转崩坏,天地宇宙气数运转顺逆,都在其中。哪怕真的有所反噬,除非一次性超过纪元之道的承载极限,否则只可能被其消化,而无法影响到修行之人。

而通天道人道果之中,恰好蕴含了纪元之道。

这也是当年,通天道人能够一次次的斩杀天帝的缘故。

换个人来,哪怕当时有元始道祖庇护,事后斩天带来的气数反噬,也够其吃一壶。

广成道人怀疑,这些年通天和玉宸进步如此迅速,还有当初斩天之后,气数反噬带来的补益。

“我自是知道此举于商朝无益,可神话演绎,难不成他们还有其他出路不成?再说了,此举一旦成功,人族便能摆脱天帝影响,那时候人王转天子就不是称臣,而是平调甚至升格。”

通天的话,让在场众人都愣了一下。

玄都观主最先反应过来,感慨道:“此举,商朝或许不会答应,但人族会答应。”

广成道人也是纷纷明白通天话里的意思。

说白了就是将日后人族供奉的天,从人格化的天帝,转回象征意义的天,这种情况下的天子,对标的是已经归于天地终极的初代天皇。

如果成功,哪怕日后天帝归来,也最多是皇兄的名义,压天子半筹,对其并无任何的统治能力。

对于三皇五帝之后,只能凝聚人王位格的人族帝君而言,确实算是升格。

换句话来讲,也可以理解是牺牲商朝一系,换取整个人族未来更高的地位。

“道友有多少把握?”

“你想问的是什么?问我有多少把握斩断天帝和天的联系,还是问我有多少把握劝说火云天?”

“都有。”

对于广成道人的询问,通天直言:“斩断天帝和天的联系我一成把握也没有,至于劝说火云天……”

“若你们若愿意配合我,我有九成把握劝服火云天,七成把握说服商乙。若不答应,只有七成说服火云天,四成说服商乙的把握。诸位觉得是否可行?”

玉清道诸位道境修士纷纷看向广成道人,广成则是看向玄都观主,就见对方闭目不语,并未同他交流,显然是让他自己做主。

思索片刻,广成道人道:“此举于我等有利,我等没有拒绝的理由。只是,我想先确定一下,通天道友打算让我等如何配合你?”

“很简单,我等定下契约。首先,日后商周开战,你我两脉斗法,只是仙道斗法,不可过分涉及人道众生。若要借助人族城池、地利、气运布置阵法,不论胜负都要承担相对应的部分气数反噬。”

“此乃正理,哪怕道友不说,也应如此。”

慈航道人率先点头称是,玄都观主随后称善,其余广成等人,自然不会拒绝。

“其次,我等斗法,我等斗法,败者元气回归天地,转修神仙道,入天庭任职。”

“原来如此!”

广成道人,这才明白通天的算计。

他这是打算直接架空了天帝啊,此事若成,倒也能够迂回的斩断天帝对人族的影响。

广成道人几位互相对视了一眼,他们自己作为道君化身倒也无需担忧,最多是这具化身被困在神位之上,于自身影响算不上道。

而门下弟子,虽有天资卓越之人,但更多的还是无望长生之辈,转入神仙道也算是条出路。

几人互相点头,广成道人同通天道:“此事亦可,只是我等需要加一个条件,我等弟子入驻神位,需要有个时限。”

通天笑道:“既然演绎神话,我等不妨以气数兴衰作为时限?只要对应神祇,能够找到继承之人,便可退位。如何?”

而后,广成道人又是和通天讨论了一些细节,双方定下约定后,通天便起身向着火云天而去。

于火云天中,通天也没有花费太多的功夫,很快就是得到人皇轩辕氏和地皇神农氏的认可。

有了两位圣皇的认可,人族残留的五帝,自然不会反驳,连带着后续劝说商乙和商朝诸神也简单了许多。不过,作为通天的老相识,商乙这位商朝开国之主,也算计的上是一位狠角色,直言不愿意坑害后世子孙,表示需要的时候,提前告知他一句,方便他转世入商朝,再次登临帝君,举弓射天。

通天自然不会拒绝商乙的这个要求,点头答应,随后他又是拜访了几位人族大能,便回转蓬莱岛。

唯一让通天有些诧异的是,在他离去的时候,天皇伏羲氏依旧处在闭关的状态,未曾现身一见。

…………………………先发后改·半小时内更替·以下为新文试读…………………………

“我妙有宗,有内门七峰七传承之说,指代根本法《金阙无上妙有仙经》,以及六门根据仙经演化出的传承。清都峰无需多说,作为七峰之首,传承的自然是根本法,也是真传弟子必修的法门。”

王养志一边带着弥罗向着藏经阁内前进,一边解释:“接着万象、天工、丹元、云箓四峰,传承分别对应了修行四大技术技艺,阵法、炼器、外丹和符箓。基本上每一位真传弟子都会兼修一门,甚至两门,像我除了学习玄台峰传承典籍《太虚玄景妙有金章》外,还兼修了云箓峰的《上清太微八籙洞玄真文》。”

“四峰之下,德明峰的人数多一些,这一脉的传承典籍需借秩序法理,凝练三天法意。因此,这一脉弟子大多是宗门内的执法者,同时德明峰也是内门护卫、道兵的修行之地、你日后要领取任务,外出游历,或者外出归来,提交任务,也是去那登记。”

说着,二人正好路过一个书架,王养志伸手一招,从上面取下一卷竹简,递给弥罗:“德明峰剩下的情况,同林师兄先前所言,相差无几,算是宗门内唯一一个有特权的地方,这一点清都峰都比不上。但他们也是最忙碌的一支,一天到晚四处跑,空闲下来还需要背诵各种法典,你手中的那份就是目录,就是他们的入门资料,具体内容那边,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弥罗看了眼王养志指的书架,又打开手中的竹简,看到七百多本书籍的名称,以及简介。

从最基础的凡人律法,到地方的法律法规变动,大约有三百多本。从宗门的宗门律法,到修行界通用的各类规矩也有渐进两百多本。这五百本书籍还配套了一百多本各种案例解析,六十多本函夏五万年历史中律法的变迁史,三本记录了妙有宗创立三千年来,宗门门规的修订史。

“读完这些东西,起码也要十年的功夫吧。这还只是入门,德明峰应该没什么人吧!”

十年时间,弥罗还是往少了算,毕竟这七百多本书又不是通俗易懂的,读一次忘记也没关系,每一本都是巨无霸级别的大部头。

其中涉及到的律法知识,外加不同时代,不同区域的处理方式,就足够让人头秃,更何况一百多本案例解析,更是能把人逼疯。

反正弥罗在外门的时候,看了两本类似的东西,直接被绕晕过去。他自认为给自己十年时间,也无法将这七百多本书读完。

对于弥罗表现出显而易见的排斥,王养志眼角含笑,回应他先前的问题:“准确的来说,比起其余四峰,德明和玄台二峰,一直没什么人。其中德明峰好一些,鼎盛时期同时存在七位真传弟子,现在虽然少了点,但除去林师兄外,还有他的老师和师叔两人,比起来我玄台峰才是真的没人。”

“现在玄台峰有多少真传弟子?”

对于弥罗的疑惑,王养志也没有隐瞒:“现在就我和一位九代师祖挂名在玄台峰。”

弥罗瞪大眼睛,有些不敢置信,先前一路走来,他可看见了不少人。

“你别看玄台峰内往来人数不少,那是因为这里是宗门典籍之地,内门弟子常来此兑换、修行术法神通,所需杂役也比较多,才看起来人多。实际上,传承了《太虚玄景妙有金章》的弟子少之又少,从创立至今,满打满算,有记录的也就九人。”

“九人?那不是除了第十代,代代单传?”

弥罗面上惊讶更甚,妙有宗建立至今,已经传承十一代。

但初代和二代真传中,有不少是在祖师开宗立派前被收入门下。

当年宗门建立,真传弟子大多是从第二代,或者第三代开始计算,其后三千年,每隔三百年算一代。

而玄台峰的建立,是从三代开始,现在有记载的就九人,可不是代代单传?

“你这话,倒也算不上错。玄台传承,讲究一法生万法,学的越多,功法越强。虽然不用像德明峰那样,入门就要死记硬背七百多本书,再将其读透、明悟,但我们要看的书更多。”

“大概有多少……”

弥罗说出这话的时候,总有一种不大好的感觉。

“想要小有所成,大概要将藏经阁的书看完六成,那时候你已经可以在函夏大地上纵横无碍。但想要大成,则需要游历天下,见识诸多神通妙法,多看多实践才有机会。好了,我们到了。”

王养志带着弥罗走入一个房间,直接指出平台道:“这里是提供给内门弟子学习的地方,平日我也会在这里推演功法、神通。现在来选一下你日后打算学习的术法吧,根据宗门规矩,你能选择三门。”

一手抬起,一枚枚符文在王养志的手上浮现,于他身前凝聚成一块虚幻的屏幕,落在弥罗身前,其上记录了密密麻麻的术法信息。

弥罗一看,便明白这些术法,并非单纯的杀伐之术,其中或多或少都蕴含了一些道则法理,在回忆一下先前钱皖所言。

弥罗挑选了三门术法分别是观气、服食和御风三门神通。

“确定选择这三门?”王养志看了眼,又确认了一次,才将对应的玉简交给弥罗,并且同他签订法契,保证术法不会外传。

“王师兄刚才再问了一句,可有什么讲究?”

弥罗将玉简收好,随口问了一句。

“我妙有宗作为九大仙门之一,神通术法无数,内门弟子乐意,随时可以入玄台峰看书。像一般术法和修行理论,更是没有任何门槛,允许门人自由学习,这种情况下,你觉得宗门为何要在外门弟子升入内门时,特地以三门术法为奖励?”

“想来这三门术法,并不简单。”

“仙道神通术法,最高莫莫过于天数六六,地数**两种。而所有入内门的弟子能够选择的三门术法,不是来源于这两脉神通,便是根据一些高妙仙道理念衍生。对于你日后修行,大有好处。这也是让你们来玄台峰选法的缘故,一般筑基能够修行的术法,直接下发就是。”

ps:希望大家能喜欢新书设定,然后日常求订阅、、和推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