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明汹涌 > 第廿二章 朝鲜用钞

南明汹涌 第廿二章 朝鲜用钞

作者:杜春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38:17

第廿二章 朝鲜用钞

且说,过了不到二十天,张煌言回到了南京。此时他一身素服,让李存真颇为奇怪。

“苍水先生,鲁王殿下呢?”李存真问。

张煌言悲痛地说道:“鲁王殿下早在去年腊月二十三……薨了。”

“什么?”李存真瞪大眼睛,不可置信地问道,“确定吗?能确定吗?”

张煌言默默点了点头。

“想不到啊,想不到啊。”李存真仰天长叹,“不知道洪武皇爷的子孙还有多少。”

张煌言道:“其实……烈皇的子嗣还在。”

“真的?”

张煌言点了点头,其实他很清楚崇祯皇帝儿子所在。长子朱慈烺此时已经身死,嫡三子朱慈炯此时做了和尚,五子朱慈焕做了上门女婿。张煌言是清楚其所在的。当下便向李存真说明。

“若是烈皇之子前来,殿下该如何?”张煌言问。

李存真眼珠转了转说道:“现在天下都尊奉永历为正统,只可惜这个陛下如今却在吴三桂手里。苍水先生难道忘了土木堡之变后英宗身陷敌营,代宗继位的事吗?我盼鲁王前来其实是希望鲁王能够主持大局啊。”

听得李存真这么说,张煌言心中一阵安慰。但是他想了想又说:“兴许,吴三桂可以争取。”

“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难道苍水先生也被他的说辞蒙蔽了吗?吴三桂岂能反正?”

张煌言说道:“可学勾践对文仲。”

“先生的意思……难道……”李存真又赶快摇了摇头说道,“不行,恐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毕竟陛下现在在他那里。”

“送还陛下便可反正,如何?”张煌言提议。

李存真眯缝着眼睛想了想说:“可以许诺让他永镇广西,只要他能灭了尚可喜。”

张煌言道:“驱虎吞狼,犹如水浒故事啊。”

其实,李存真的心思没有全部告诉张煌言,他一面打算诱降吴三桂,另外一面又打算把永历在吴三桂手中的消息透露给清廷。两面逼一逼吴三桂兴许会有对明李更好的结局。毕竟,大不了就是和吴三桂兵戎相见。

李存真道:“王辅臣与吴三桂是老相识了,让他去说,如何?”

张煌言道:“甚妙。”

于是,李存真立刻召了王辅臣、陈显祖、常琨等人到瞻园议事……

七日后,王辅臣启程去衡阳,然后转道贵州去云南,去见吴三桂;张煌言则北上去寻烈皇之子。

再说朝鲜。朝鲜君臣得到大明吴王李存真的敕令之后一时震惊不已,不知道作何答复。朝堂上面也争吵不休。

朝鲜著名儒学家,左议政宋时烈坚决反对使用金陵钞,他说:“金陵钞万万不可用!想当年顺治七年我朝曾经使用过中国铜钱。当时领中枢府事金堉请求在平安道地区通用中国铜钱,先王允诺,于是十五万文中国铜钱投入使用,效果一时非常之好,此举为朝鲜王朝正式使用中国铜钱之始。

先王又在翌年采纳还是户曹判书的元斗杓的建议,向辽东清商追加购买了一百三十余万文中国铜钱。导致中国铜钱普及于汉城一带。这一举措,以致影响到原定的用年贡倭铜铸造朝鲜铜钱的计划。

中国铜钱的使用看似是好,节省了铸造费用,但是其钱太多,在我朝广泛使用导致物价上升,民不聊生。于是在顺治十三年便停止中国铜钱的流通。

现在要用这金陵钞,还不是铸币,我朝必然被一级击垮。钞非钱也,岂可流通?”

自从仁祖反正以来,西人党一直把持朝政,但是西人党并不是铁板一块,其中还分为“山党”和“汉党”。汉党的代表便是以金佑明、金锡胄为首的清风金氏。二金在孝宗时代就开始反对宋时烈,到了朝鲜显宗李棩在位,这种反对就更进一步了。因为他们两个早就看出了朝鲜大王和宋时烈之间的矛盾。

当下,金锡胄说道:“我看最终还是你自己怕受了损失吧?”

“你说什么?真是太无礼了!”宋时烈大声驳斥。

金锡胄本是宋时烈的门人,所以宋时烈此时才呵斥他无礼。但是,金锡胄虽然曾是宋时烈的门人,但同时也是朝鲜前首相西人党领袖金堉的孙子。顺治十六年朝鲜孝宗英年早逝,世子在顺治的旨意下继位,世子嫔清风金氏女成为了王妃,金锡胄正是李棩王妃的从弟,此时地位十分显赫,又是领议政,因此根本就没有把宋时烈的呵斥放在眼里。

当下继续说道:“据在下所知,购买倭铜铸币的正是大人吧。”

“你胡说!”宋时烈气得胡子都抖动了起来。

用日本的铜铸造铜钱,完全可以收取铸币税。西人党的山党凭借这一举措就可以大赚特赚。但是所赚的铜钱却一分钱也没有进入到国王李棩的口袋里,也没有汉党的份。不光是南人党,就连西人党中的汉党看着也是非常眼红的。

作为国王的大舅哥,金锡胄自然是要站在李棩一边的。如果能够把铜钱铸造把握在手里就可以打击宋时烈、郑维城,同时将权力掌握在手里。而吴王要求使用金陵钞,其实就是一个好机会,一个打击山党的好机会。

看到宋时烈气得胡子都颤抖起来,金锡胄也没有再继续刚才的话题,而是说道:“此前,我和大明有条约在,其中便要求使用共同的钱币。现在大明父亲之邦都开始使用金陵钞,我朝自然应当效仿。”

宋时烈道:“金陵钞是纸币,难道你不知道天下使用纸币的下场吗?”

金锡胄道:“什么下场?”

宋时烈道:“大厦倾覆!”

“宋大儒,我知道你学问惊人,可是你这么说未免危言耸听。金陵钞不过就是一张纸罢了,难不成还能让我朝倾覆?真是可笑。”

宋时烈大声驳斥道:“当年大宋的时候使用会子,会子就是纸币,想印就印,导致会子多如牛毛,最终大宋崩塌。再后来,大元把大宋的法子也学了去,发行中统钞,结果很快便崩溃了。太祖武皇帝的时候,发行宝钞,很快便也成了废纸,那些拿着宝钞的人更是倾家荡产。如今,这个吴王殿下又弄出了一个金陵钞,这不还是要重演一遍崩溃的大戏吗?有道是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可吴王殿下却不知史。这宝钞万万用不得啊!”

金锡胄却说:“会子乱发,中统钞乱印,全是因为背后无钱无金银所致。金陵钞虽然是纸钞,可是一百元就可以兑换一两白银,岂是一般白纸?若是我朝善加利用,积攒金陵钞便也可兑换白银,岂不是好?”

宋时烈却大声说道:“大明在我境内设立银行,叫做高丽银行,一切收支全在银行,又不在我朝手中。我朝要用钱的时候需要和高丽银行商量,这……岂能是好?万不可小看金陵钞!”

金锡胄说道:“我朝完全可以先用金银存入高丽银行,然后便能兑换出金陵钞来,再用金陵钞购买大明的债券岂不是好?大明现在与满清鞑子对敌,发行债券,收益极为可观,只是只接受金陵钞。大明必然获胜,到时候便能得多少利钱?这些利钱便够用了。再说,我朝仍然可以从倭人那里买了铜来,把铜铸造成铜钱,照样也能换取金陵钞。也可以和红毛人做生意,换取白银更是好。金陵钞本身并非只是一张纸,乃是兑换白银凭据,和宋先生所说的会子、中统钞不可同日而语也。”

宋时烈说不过金锡胄,一时语塞竟不知如何再说。

李棩又听了一会朝堂辩论,终于还是清风一派站着优势,便说道:“既然金陵钞并非白纸一张,乃是兑换白银的凭证,便和银票一样,只是银子在高丽银行里罢了。你看大明万里疆土,亿兆臣民,带甲百万,战舰万艘,其能赖账?便用金陵钞又有何妨?”

朝鲜显宗李棩四年,朝鲜开始使用金陵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