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宋煦 > 第三百五十章 挑战心里底线

宋煦 第三百五十章 挑战心里底线

作者:官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47:35

第三百五十章 挑战心里底线

在章惇走后没多久,太学以至于开封府内,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争论的焦点就是章惇该不该杀辽使。

支持的一方,认为杀的好,大宋不可欺,辽国也没什么可怕的,又不是没打过。

反对的一方,则认为章惇脾气太刚烈,应该懂得隐忍,暂时忍耐,先答应了,完全可以等打败夏国再说。

双方争吵不休,舆论不止没有一面倒的指责章惇,反而支持的稍微占了点上风,尤其是以太学为主的士子,几乎是全力支持章惇,四处游走,慷慨而谈。

这些声音由下而上,逆流到那些六部等的高官身上,不自觉的减轻了他们的压力。

工部。

尚书值房。

王存正在写奏本,不止是章惇擅杀辽使这件事,将章惇入仕以来,甚至是未入仕,儿时的各种传言都搬上了奏本,洋洋洒洒千言,对章惇进行了全方位的抨击。

他身前站着工部的两个侍郎,二人面沉如水,没有说话。

否管外面舆论怎么说,章惇擅杀辽使,这件事不能这么轻巧的放过!

“尚书!”

王存正写着,王存值房里的主事快步冲进来,急声道:“户部那边的消息,据说,户部要削减全国官吏的俸禄,几乎是对砍。”

“什么!”

王存笔头一顿,猛的抬头。

二位侍郎看向他,表情更像要吃人!

削减官吏俸禄可不是小事情,全国近十万大小官吏,他们要是不满,那引起的不会是小动静!

“为什么?是章惇的主意吗?”左侍郎怒目圆睁。

主事有些忐忑,道:“不清楚,我只是得到消息。据说,户部那边正在做预案,具体怎么削减,还没有定论。”

右侍郎冷笑一声,道:“当初王安石就这么干过,闹的天下大乱,而今又来,变法派是觉得我大宋还不够乱,非要闹得亡国才肯罢休吗!?”

王存怒容满面,低头飞速写好奏本,站起来就道:“我进宫去见官家。”

左侍郎连忙道:“尚书,这件事,官家未必知道,如果是章惇他们属意,官家可能也不容易干预。”

右侍郎沉声道:“除了官家,还有谁能阻止他们?”

左侍郎目光闪烁片刻,没有说话。

作为朝廷的高层,对于‘新法’的内容,其实是心知肚明。或许大部分出自于变法派,但很多内容,来自于宫里那位越发不动声色的官家!

右侍郎陡然醒悟,看向王存。

如果削减俸禄,是官家的主意,那王存去与不去又有什么区别?

王存也想明白了,神色变化一阵,默默又坐了回去。

他看着手里弹劾章惇的奏本,脸色越发不好看。

左侍郎,右侍郎等人好像冷静了下来,王存手里的那道弹劾奏本,似乎变得无足轻重,已不再重要。

值房里静了好一阵子,还是主事开口道:“尚书,斩杀辽使这件事,既然官家袒护,我们再怎么做都行不通的。至于削减俸禄,让别人去折腾吧。”

现在‘新党’一家独大,王存势单力孤,何况又有官家在背后,他们怎么针对都行不通。

而今,不是熙宁年间了,没人能抗衡章惇。

左侍郎不甘心,却又说不出什么来。

主事见着,进一步的说道:“尚书,明天您就要出京巡查淮河,今年还要整修运河这么多事情,不可耽搁啊。”

王存闭着眼,脸角难看,最终还是睁开眼,看着两个侍郎道:“按计划行事吧,衙门就交给你们了。不管他们怎么闹,我们做我们的事情,不要多掺和。”

这也是王存从吕大防到苏颂的经验总结,越是出出头鸟,死的越快!

两个侍郎内心丧气,只能默默点头。

……

‘章惇斩杀辽使’这件事,上有赵煦庇护,下有章惇的种种手段,舆论很快得到控制。

章惇的注意力再次回归‘新法’,先是在开封府召开会议,针对开封府的‘方田均税法’进行新的布置,在丈量田亩的同时,开始了‘人口登记’,力争三个月完成初步计划。

开封府以及十六县的力量得到再一次充实,行政规划迅速落实,政事堂与开封府的一道道邸报、政令颁布,强力的推进既定计划。

而六部在关注开封府的同时,各项计划也在有序的推进。

尤其是十二路巡抚,陆续入京,六部尚书等密集的与他们谈话。

接着,是蔡卞,章惇,甚至是赵煦。

到了四月底,这些巡抚算是配备齐全,在经过充分的考核后,由蔡卞亲自送出京,并由吏部尚书林希陪同上任。

这些巡抚的任务很重,他们首先要选择官衙驻地,配备人手,在地方站住脚等等。

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但在极有的利益集团之上设置新的‘上峰’,这些巡抚,面临的是十分错综复杂的地方顽固势力。

五月初,太学一个实验室内。

皇宫,御花园。

赵煦正在对他改进的水车进行试验。

水车被水推动,通过‘绳索’牵引,后面是三个瓢形‘风扇’,以将水灌入另一边的‘田’里。

水车走动的很慢,灌溉入‘田’里的水十分的少。

“效率低下啊,果然是闭门造车了……”

赵煦看着,不自禁的摇头。

他的很多想法,并不难在原始的条件下落实,缺乏动力,也缺乏各种硬件。

“官家,章相公,蔡相公来了。”陈皮从不远处走来,站在赵煦身后,低声说道。

赵煦嗯了一声,看着眼前的水车,道:“拆了吧。这个没什么实用价值,还是让太学那些专业人士好好弄吧。对了,我让你弄的泥沙之类的,弄来了吗?”

陈皮道:“已经搬到瓦房里了。”

赵煦点点头,往回走,来到一处凉亭。

章惇,蔡卞来到的时候,就看到一身泥垢,水渍,满脸泥尘的赵煦,正在拿起茶杯喝茶。

两人都是一怔,上前行礼道:“臣等参见官家(陛下)。”

赵煦放下茶杯,摆了下手,道:“人都送走了?”

蔡卞躬身立着,道:“是。不过,臣认为他们此去,形单影只,怕是难有所作为。”

赵煦目光在两人脸上,道:“你们怎么看?”

蔡卞道:“官家,臣等考虑,将转运司,巡检司等调归巡抚辖制,增加他们的权威。”

赵煦听着,稍稍思索,看向章惇,见他面色严肃,又沉吟片刻,道:“这还是不够。这样,将一部分厢军,拨给巡抚衙门,两路,总数一万人以内,专门应对权职内的日常军务、匪盗、紧急情况。非必要情况下,禁军不出动。”

蔡卞细细考虑一番,犹豫着道:“官家,这是否有些不妥?”

大宋对地方向来极度警惕,根本不授予军权,现在给一封疆大吏授予兵权,太过挑战朝野的心里底线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