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宋煦 > 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始了

宋煦 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始了

作者:官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47:35

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始了

“朕绍膺骏命:法祖崇宗,人伦大礼,国之亦然,我大宋之制,操于奸佞,毁于昏吏……”

陈皮朗诵着这道诏书,声音平静,尖锐又有张力。

下面群臣听着,默默无声。

坐在龙椅上的官家,在未亲政的时候,借由诸多大案要案,将三司衙门给废除,权还六部,由此逐渐恢复了‘三省六部制’,在事实上,大宋朝廷其实已经完成了‘法祖’。

章惇,蔡卞等人对于这样的改制,内心是欢迎的。

朝廷集权,等于将权力放到他们手里。实实在在的辟除了诸多制度,权力上的掣肘,与神宗朝的境遇大不相同。

“复六部,集三省,以效破人浮,以制澄政清……政事堂统六部,理全国之政……”

群臣举着板笏,躬着身,一直在无声的听着。

‘旧党’心头阵阵发紧,难受,还有一声声哀叹。

‘制衡’二字,贯穿在大宋的骨子里,尤其是朝廷,充斥着‘制衡’二字。

六部之内,三省之内,朝廷,地方,军队,无处不‘制衡’,这是大宋吸取五代十国血泪教训的结果。

现在,这样的‘制衡’被废除了,恢复了唐朝的三省六部。

‘法祖崇宗’,这一句能堵住太多人的嘴。

‘旧党’纵然难受,却也无可奈何,他们无力在朝堂上反对。

“钦此。”

陈皮说完,抬头看向下面的群臣。

“臣领旨。”

章惇以当朝大相公的身份,第一个抬手应声。

“臣等领旨。”

群臣举着板笏,朗声应是。

陈皮这次没有将诏书递给章惇,将手里的放到一边黄门举着的盘子里,又拿出一道,道:“定军制。”

“臣等领旨。”

这一次,率先说话的,是枢密使章楶,接着是参知政事,兵部尚书许将,而后是两衙门所属的官员。

陈皮看了一眼,就道:“朕绍膺骏命:太祖定鼎,太宗安国,已百余年,军力日疲,军制渐废,以群臣之议,合历朝历代之强,定新制于军……”

章楶,许将举着板笏,面色不动。

对于‘军改’,哪怕是他们,诸多地方都难以接受,只是在赵煦的强制压力下,才勉强接受,寄希望于能够自行转圜,以确保军队的稳定,牢牢掌握在朝廷手里,不会重演唐末藩镇之祸。

‘旧党’就更是惶惶不安了,藩镇之祸,他们恐惧!

真要是再出现,那他们损失是最大的!

但他们没有任何办法,‘军改’已经推行近两年了,北方三路大体已成型,已在深入推进。

在南方的江南西路,也是磨刀霍霍。

“枢密院领调,兵部统帅,革厢、番之军,收禁军于大内,置十三路军于诸路,砥地方,拱汴京……钦此。”

陈皮念完,几乎是习惯性的又抬头看了眼殿中众臣。

“臣等领旨。”

章楶,许将等齐齐应声。其他如章惇等人则没有说话。

赵煦坐在椅子上,目光在章楶,许将等人脸上掠过,可以清晰的看到他们一闪而过的凝色与轻松。

章惇,蔡卞,以及文彦博等人,则平静的看不出什么情绪。

赵煦双眼微微眯起,目光不动声色的在群臣中慢慢扫视。

‘新党’也好,‘旧党’也罢,亦或者是不朋不党,此刻不少人都在暗暗皱眉,沉色。

‘军改’,始终是他们心头的一根巨刺,如鲠在喉,如芒在背!

赵煦一直坐的端正,一边听着陈皮诵念圣旨,一边也在思考着。

严格来说,并非是他的改革有多么超前,或者多么出格。他的诸多改革要求,秉承实际,借鉴于汉唐。之所以与朝臣矛盾,是因为大宋‘制衡’二字深入了每个人的骨髓。

只要动一动这‘制衡’二字,他们就会产生剧烈的不安全感,惶恐不安,夜不能寐。

‘政策易改,人心难变……’

赵煦心里低语,琢磨着加强舆论寻常,改变大宋军民风气的手段。

“朕绍膺骏命:律法之上,无所遁行……以大宋律,安万民之心,定国之大归……”

“朕绍膺骏命:尊礼守法,克己奉行,为人大道,天地所行,绍圣礼典之出,固国安邦,日月周转……”

……

陈皮在念着一道道诏书,念的是口干舌燥,声音开始沙哑。

朝臣们躬着身,反复的说着‘臣等领旨’也很累。

但没人矫情,随着既定程序,一步步的走着。

‘绍圣新政’,囊括了太多,既有大宋历代皇帝的‘新政’总结,也有赵煦对大宋政体方方面面的改革。

大宋律,礼典,宗室法,均田法,税赋法,吏法等等,这些律法,政策,早已经酝酿多时,而今已圣旨诏书,在紫宸殿颁布。

这无疑,就是大宋最为坚定的宣告,成了大宋集体的意志!

这是在向朝臣,向所有大宋臣民宣告:绍圣新政,开始了!

朝臣们一直举着板笏,不断的聆听,重复着‘臣等领旨’。

这些诏书他们之前是不清楚,但内容早就知道了。

政事堂与六部各寺等,就这些问题纠缠了太久,是一次次的冲突,磨合中定下来的。

这些圣旨,诏书的内容,依旧有着‘新旧’两党以及第三方势力都难以接受的内容,比如大宋律里的内容,比如礼典的大修,还比如宗室,朝廷官吏的俸禄,福利的削减等等。

总而言之,‘绍圣新政’,在众多人眼里,是对他们的严重制约,剥夺了他们太多的特权与好处,却又赶着他们去做事。

这也是‘新法’在朝野被定义为‘恶法’,是朝廷公然的抢劫,剥削,欺霸等的根本原因。

随着颁布的越来越多,朝臣的神情也在不断变化。

‘绍圣新政’远超过以往的‘新法’与历代的‘新政’,动刀的幅度前所未有的大与深,关乎了朝野几乎所有人的利益。

这种高强度,高烈度的改革,也就是赵煦完全掌握了权力,又有征夏大功在身,站在了权力与道德威望的最高处。

同时,又有‘新党’背锅,否则他这个皇帝,早就被人拱人下台了。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被清洗归来的‘新党’,赵煦这一切的改革,都可能只是他的想法,只能一步步小心翼翼的来,或许要再等个十年,二十年才有可能像现在这样。

恰好,就是那么的恰好。

归来的‘新党’满腔怨愤,对‘新法’的强烈执念,与赵煦一起,推动着‘绍圣新政’一步步披荆斩棘的来到了今天。

赵煦坐在椅子上,神态威严,肃重,坚定,俯看着所有朝臣。

他面容平静,内心熊熊如烈火。

终于是,要开始了!

“臣等领旨!团结一心,除旧迎新,创我大宋之国富民强,开古今未有之盛世!”

群臣整齐划一,举着板笏,朗声而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