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宋煦 > 第六百一十五章 升级

宋煦 第六百一十五章 升级

作者:官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47:35

第六百一十五章 升级

董铮没有再理会,继续烧着。

他表情有些漫无目的,心里还在思索着种种对策。

他没有去洪州府,知道去的那些人没有好结果,他很庆幸,可也同样的在考虑着退路。

朝廷来势汹汹,分明要大动干戈。

“也不知道,我之前做的那些准备是否能奏效?”董铮轻声自语。

他没有坐以待毙,一直在动用各种关系。但大势所趋之下,他难以确定,是否还能像以前那样保准。

袁州府坐落在宜春县。

县衙里,一个文吏走出来,哈了口寒气,向着不远处的茶楼走去。

他走进去,就有人上前,低声道:“梅押司,早就在等着了。”

梅华应着,上了二楼包房。

包房里,立即有三个大汉站起来,一脸激动的喊道:“哥哥。”

梅华三十多岁,面色沧桑,看着三人,抬手道:“三位兄弟深更半夜等我是?”

三个人对视一眼,其中一个异常高大的汉子,抬手道:“哥哥,出事了。前几天,我们劫的那家有人跑了,据说要去洪州府告状。”

梅华脸色大变,道:“是什么人,现在在哪里,能拦得住吗?”

其中一个人有些尴尬,没说话。

还是那个大汉,道:“是一个小娘子,不知道现在到哪了,估计快到了。”

梅华脸上恢复镇定,慢慢坐下来,下意识的拿起茶杯。

从短短几句话中,他就知道事情经过了。

前不久,宜春县有村落大旱,百姓食不果腹,他们四个便合谋劫富济贫。

梅华是策划,三人执行,过程中,他们中有人不小心露了脸,被几个人看见。

除了那个小娘子,其他人都被他们杀了灭口。

那小娘子,被其中一个兄弟看上,藏于山寨,却没想到,没有看管好,让人跑了。

所谓的‘押司’,是一种‘敬称’,根本不是官,只不过是底层小吏。

即便是底层小吏,梅华也清楚,整个江南西路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那些当官的都惴惴不安,在准备着跑路,何况他这种底层小吏。

不说他经手的钱粮不干净,这种‘劫富济贫’的事,他与他的兄弟们就没少做。

而且,不少人是知道,不过是心照不宣,没有揭发。

但袁州府风云突变,他还能安稳吗?

那说话的大汉,见梅华不吭声,情知不好,便大声道:“哥哥不用担心,我们占了一个山头,有吃有喝,哥哥跟我们走,就是我们大哥,绝不会慢待分毫!”

对于这样的话,梅华一百个相信,只是,能安稳的做官,谁想落草为寇?

“再等等看。”梅华说道。

劫富济贫,梅华不在现场,所以他暂时是安全的。

三人又对视一眼,另一个说道:“哥哥如果不信我们,我们还认识了几位好汉,他们占山占湖,连县衙都拿他们没办法,实在不行,我们去投靠他们。”

梅华又喝了口茶,道:“没到那种地步。”

他很镇定,至少脸上是这样。

袁州府还算平稳,宜春县相对就更安静了,那些纷纷扰扰,真假难辨的流言蜚语,并没有真切的落到宜春县。

明显是领头的大汉看着梅华,沉声道:“哥哥,我得到消息,洪州府那边,正在调兵遣将,明显是要大动干戈,再走,我怕来不及了!”

纵然变法飓风还没有袭来,可能雷声轰鸣,任谁都不敢小觑。

梅华表情很沉默,好一阵子,才抬起头,笑着道:“诸位兄弟不要着急,我来想想办法,我在洪州府,还是有些关系的。”

三人倒是不信,毕竟是多年的兄弟。

梅华虽然被人称为‘押司’,实际上权力,影响十分的小,并不能疏通这样的‘劫掠杀人’的大案。

“我先回去了。”

梅华笑着站起来,拿起帽子就要走。

三人面面相觑,却又不好阻拦。

梅华出来后,抬头看了眼黑漆漆的天色,摸着黑往回走。

刚回到家,家里的婆娘就一边和面一边唠叨道:“天天这么晚回来,钱钱没有,官官也没有,半个月前,就听你说要晋升了,我跟你说,你要是养外宅就早点说,老娘趁着年轻,还能改嫁……”

梅华没理会她,将打包回来的饭菜放下,就进了书房。

他坐在椅子上,面无表情,双眼里都是忧色。

之前,知县告诉他,他会晋升,从吏变成官,一旦迈入了‘官’,那就是前程远大。

可洪州府那边,突然风雨大作,将一切都给打乱了。

刚才,那三兄弟的话,更让梅华忧心。

若是洪州府那边的巡抚衙门彻查,他终究难以脱身,别说前程了,性命都未必能保得住。

落草为寇,非不得已,他万万不想走那一步。

而洪州府,其实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个案子。

那个幸存下来的女子,在洪州府控诉遭强盗抢劫,杀人,她被掳走侮辱。

这个案子,自然落到了巡检司身上。

可巡检司初建,手里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对于宜春县是鞭长莫及。只能将案件下发给宜春县来调查,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宗泽等人,忙着对江南西路官场权力的重新架构,夯实,事情有方向,却又千头万绪,忙的不可开交。

受害女等了一天,眼见无望,一咬牙,从故旧那借了一笔银子,只身前往汴京,准备告御状。

而此时的开封城,早已经陷入了巨大的旋涡之中。

朝野对于江南西路进来发生的种种事情,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新事旧事全都被翻了出来,攻讦朝廷,攻讦章惇,攻讦‘新党’的奏本与声音,充斥了开封城。

垂拱殿。

章惇,文彦博,苏轼,来之邵四人站在赵煦身前,各有表情。

赵煦坐在椅子上,神色如常,听着他们说话。

苏轼抬着手,愤慨又沉色的道:“官家,这内监预政事,是千古大忌!那李彦,在江南西路横行霸道,无人可制,早就惹的天怒人怨。臣请官家将其召回,发有司,严厉审讯!”

来之邵表情淡淡,道:“不说什么天怒人怨是从哪来的,李彦身为内监与皇城司一同被不法刁民围殴,苏尚书怎么只字不提?再说,李彦是宫内黄门,发有司审讯,天威何存?苏相公这些话,不妥吧?”

苏轼直接转过头,怒声道:“那些士绅为何围殴他,来尚书心知肚明!李彦一个内监,不知本分,肆意妄为,不严惩,何以平息民怨,众怒怎能消?”

来之邵看都不看他,依旧淡定的道:“民怨?我怎么不知道有什么民怨,倒是听说不少百姓对楚家被抄,是拍手称快,弹冠相庆。众怒,苏尚书指的是哪些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