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宋煦 > 第六百五十七章 恩科

宋煦 第六百五十七章 恩科

作者:官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47:35

第六百五十七章 恩科

在赵煦与章惇,苏颂二位相公说话的时候,礼部尚书李清臣也没闲着。

礼部尚书值房。

李清臣看着一道公文,抬眼看向身前一个满身甲胄的侍卫,道:“是枢密院转过来的?”

甲胄的侍卫抬起手,道:“是。这份国书,先到了通政司,而后是垂拱殿,后面是枢密院,政事堂,兵部,接着到这。”

李清臣闻言,又低头仔细的审阅这份国书,冷哼道:“辽人要我大宋撤兵,赔偿?”

甲胄侍卫道:“官家,大相公,章相公等,征询李尚书的意见。”

李清臣微微点头,拿起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下:坚决不允。

夹到公文里,递给那甲胄侍卫,道:“许相公回京了吗?”

甲胄侍卫接过公文,道:“许相公在北方巡视三路各军,暂时未回京。”

李清臣想了想,道:“宫里的咨政院是不是快建好了?”

咨政院,就在建在宫里,与政事堂相对,一东一西,去年就开建了。

只不过,因为大宋的皇宫太小,需要拆很多地方,又不能影响宫里生活,是以建造的很慢。

甲胄侍卫来自枢密院,他抬起手,道:“回李尚书,应该快了。”

李清臣站起来,道:“回转章相公,外务是由礼部负责,但这件事不同寻常,我建议涉及各衙门,找时间联席开会,拿出具体意见,上呈官家御览。”

“末将记下了,告退。”甲胄侍卫道。

李清臣默送他离开,站在桌子前,神情渐渐有些冷峻。

他知道苏颂今天到京,也知道苏颂,章惇被赵煦请走了。

对于苏颂的回归,他是千万不答应,在章惇,蔡卞等人面前说了不少次,甚至于,在垂拱殿与赵煦争辩,最终,他没能阻止。

苏颂的回归,是他们清算‘旧党’行动的巨大挫折,会给天下人一个危险的信号。

苏颂的回归,不止是在打击他们‘新党’的变法积极性,同样会加剧‘新旧’两党本就白热化的斗争。

在李清臣看来,苏颂的回归,百害无一利,于情于理,于家于国,都没有任何好处!

但不管如何,苏颂终究是回来了。

他的回来,预示着朝野的‘新旧’两党的党争势必加剧,对于‘绍圣新政’明里暗里的阻碍,将会更加严重。

李清臣心里转过无数念头,表情也变得越发冷峻,双眸闪动着冷冽寒芒,突然低喝道:“我绝不答应!”

有路过的小吏,吓了一跳,连忙躲开。

在朝野的‘新党’中,几乎所有人都对‘旧党’充满了怨愤,清算之心,充斥在所有人心头。

即便是章惇,蔡卞等为相者,最开始也是主策,推动者,到了无对手的现在,也是默认者,从未阻止过。

章惇,蔡卞位置不同,不会出手对付一些小辈,可李清臣等人不同。

他们满腔的怨愤,有私有公,为私为公,从未消减。

在章惇等人清算走了吕大防,范纯仁等人大佬的休兵后,是李清臣等人继续推动着各种清算。

其中,包括了挖司马光等人的坟,取消高太后的尊位,废孟皇后等极端行动。

这些,都被赵煦强行压了下去。

可这并没有打击到李清臣等人,他们转头向外,对全天下的‘旧党’进行着清算与报复。

他们这些动作,暗合了朝廷的吏治,倒是没有引起什么动静与阻碍。

可随着苏颂,这位‘旧党’魁首的复出,李清臣内心的怒火再次熊熊而起,已经在盘算怎么与苏颂的咨政院争斗了。

“来人,给刑部来尚书,御史台黄中丞发请帖,晚上来我府上。”忽然间,李清臣向外面喝道。

“是。”有小吏出现在门口,急急应着。尚书不高兴了,他们得小心谨慎。

李清臣出了值房,径直出了大衙。

来之邵与黄履,掌握着刑部与御史台,是章惇的铁杆亲信,是章惇手里两把最锋利的刀!

李清臣坐在马车内,走向太学方向。

他近来特别的忙,里里外外,重要的,还有绍圣元年的这场恩科。

他在马车里,已经抛开苏颂回京这件事,在思考着这次科举。

绍圣元年的恩科,无疑是非常重要,不仅是‘第一次’,还预示着当今在位的时候的科举走向,以及关乎‘绍圣新政’的发展!

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次的科举,是为‘绍圣新政’选材,储才,将来的朝廷,必将是这一界的进士的!

而参与这次科举的人,同样非常的多。

皇亲国戚,豪门大族,士人寒门,无所不包。

有太多人看到了机会,想要在这一次的恩科上崭露头角,迎来千古难逢的机会!

但等李清臣到了太学,与沈括交谈后,才发现,事情还有另一面。

两个大小主考官,面对面坐着,喝着茶,说着事。

沈括回京之后,一直很忙,这会儿有些头疼的道:“这次的恩科,参与人数不足三千,不到往年的一般。这些是名录上的,真正入考场的,怕是还要少。”

李清臣听着,也明白过来,勾起了苏颂回京的事,神情越发不好。

沈括看着他,道:“抵制这次恩科的,从南到北的越来越多,尤其是江南西路的事,引起了南方士族的剧烈反弹。”

李清臣怒气填胸,冷哼一声,道:“这次不来,以后就不准他们来!”

沈括见李清臣怒的有些莫名,道:“科举,国之大事,不能意气用事。李尚书,下官认为,得想想办法,如果三天后入贡院的人数抬手,朝廷的脸面,怕是无处安放。”

要是科举人数太低,这就说明朝廷‘不得人心,天下唾弃’了。

这种事,朝廷不能允许发生,官家更不能!

李清臣压着怒意,稍稍冷静,道:“没什么可担心的,跌不破三千。最重要的,还是选材。这次恩科的题目,是由大相公亲自会同我等拟定,我们就静静看一看,有哪些人能脱颖而出吧。”

沈括见李清臣没有那么紧张,心里也放松了些,心里转悠着不少人。

这一次的恩科,参与的人很多,既有孟唐这位身份特殊的国舅,也有章惇,蔡卞,李清臣等人的子侄,门生故吏。

当然,还有范,吕,司马,韩等大家族的子弟。

有人抵制,不肯参与;也有人挤破头,想要博得绍圣元年这一次恩科的彩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